新利平台 > 教育

學校體育的春天真的要來了?

慈鑫 發布時間:2020-10-20 10:09: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guan) 於(yu) 全麵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ti) 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繼《深化體(ti) 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意見的通知》之後,近段時間國家指導學校體(ti) 育工作的又一份重磅文件。不少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以及基層學校的校長、體(ti) 育教師在看到文件之後的最大感受是,學校體(ti) 育真的要進入一個(ge) 新的發展時期了。對於(yu) 家長們(men) 來說,他們(men) 最關(guan) 注的是文件提到的中考體(ti) 育增加分值和體(ti) 育可能進入高考的表述,但這也引起了一部分家長的憂慮。其實,以中考、高考為(wei) 導向,對學校體(ti) 育評價(jia) 機製的加強,隻是學校體(ti) 育進入新時期的變化之一,“意見”賦予學校體(ti) 育在理念、策略、教學方式等方麵的要求,可能將給中國學校體(ti) 育帶來深遠影響。

  湖南省長沙市高新區虹橋小學校長周琳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說,“我看到文件後的第一感覺就是,這個(ge) 文件終於(yu) 下來了,它給我們(men) 這些中小學校長進行學校體(ti) 育改革指出了一個(ge) 非常明確的方向。”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附屬中學副校長趙莉表示,“中華民族要發展,學生的身體(ti) 是第一位的”。

  南京理工大學動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教授認為(wei) ,“意見”說到的是新時代學校體(ti) 育工作,那麽(me) 新時代學校體(ti) 育工作應該怎麽(me) 加強和改進?就是要體(ti) 現出體(ti) 育麵向所有學生的屬性,即“全覆蓋、保底線、促均衡、扶弱勢”。

  “意見”的指導思想裏關(guan) 於(yu) “以立德樹人為(wei) 根本”、“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xi) 和體(ti) 育鍛煉協調發展”的表述令全國學校體(ti) 育聯盟(教學改革)主席、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毛振明印象深刻。他認為(wei) ,“立德樹人”體(ti) 現了體(ti) 育在鍛煉身體(ti) 之外的教育功能,“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xi) 和體(ti) 育鍛煉協調發展”則指出目前學校體(ti) 育的兩(liang) 大參與(yu) 人群都在很大程度上遇到問題,“大部分人,隻顧著文化學習(xi) ,體(ti) 育鍛煉的不夠,另一部分人隻注重體(ti) 育鍛煉,文化學習(xi) 又有很大欠缺”。

  基於(yu) 以上指導思想,“意見”給出了學校體(ti) 育改革的三個(ge) 原則,也就是改革方向。即:“改革創新,麵向未來”、“補齊短板,特色發展”、“凝心聚力,協同育人”。

  所謂的“改革創新,麵向未來”,“意見”指出,使學校體(ti) 育同教育事業(ye) 的改革發展要求相適應,同廣大學生對優(you) 質豐(feng) 富體(ti) 育資源的期盼相契合,同構建德智體(ti) 美勞全麵培養(yang) 的教育體(ti) 係相匹配。毛振明解讀道,“使學校體(ti) 育同教育事業(ye) 的改革發展要求相適應”是指我們(men) 作為(wei) 一個(ge) 教育大國,但體(ti) 育是一個(ge) 薄弱點,體(ti) 育必須在教育中有地位。中國教育的發展,不能缺了學校體(ti) 育的發展;“同廣大學生對優(you) 質豐(feng) 富體(ti) 育資源的期盼相契合”,毛振明認為(wei) ,這是指廣大學生對參加體(ti) 育活動是有期待的,不是學生們(men) 不喜歡體(ti) 育,而是因為(wei) 受方方麵麵的製約,我們(men) 一直以來沒有給學生提供很好的體(ti) 育課和體(ti) 育活動;“同構建德智體(ti) 美勞全麵培養(yang) 的教育體(ti) 係相匹配”,毛振明表示,是指體(ti) 育作為(wei) 五育之一,需要與(yu) 德、智、美、勞一起並進發展。

  正如“意見”的標題裏用到了“改進”的字眼,這在國家以往發布的學校體(ti) 育文件的標題裏幾乎從(cong) 未出現過。“改進”二字表達了“改”的含義(yi) 。

  我們(men) 之前對學校體(ti) 育的理解,還未能充分體(ti) 現出體(ti) 育育人的全麵價(jia) 值。周琳回憶,2016年,當她開始在虹橋小學做體(ti) 育改革的時候,也曾受到過外界質疑,認為(wei) 她隻是想利用體(ti) 育給學校弄一個(ge) 特色,這實際上也是很多人過去對學校體(ti) 育的理解——品牌工程、形象工程。但周琳希望推進的學校體(ti) 育改革卻並非如此,她在專(zhuan) 家的幫助下,從(cong) 全員運動會(hui) 和體(ti) 育教學走班製入手,試圖打破學校體(ti) 育曾經的兩(liang) 大怪圈——大多數學生從(cong) 來沒有參加過運動會(hui) 、上了十幾年體(ti) 育課卻不會(hui) 任何一項運動技能。

  全員運動會(hui) 通過改變運動會(hui) 的舉(ju) 辦理念和方式,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賽;體(ti) 育教學走班製則打破了行政班級的局限,讓所有學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興(xing) 趣從(cong) 學校開設的體(ti) 育專(zhuan) 項課裏選擇中意的課程。

  從(cong) 2016年以來,長沙市高新區虹橋小學的體(ti) 育課教學和體(ti) 育活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孩子們(men) 的身體(ti) 素質增強了,連帶著學校成績也有提升。周琳介紹,“去年、今年區裏的兩(liang) 次教學質量抽測,我們(men) 學校都是全區第一,所以,體(ti) 育不僅(jin) 不會(hui) 影響學生的成績,還會(hui) 促進它。”也是因為(wei) 虹橋小學的體(ti) 育改革,讓當地很多人看到了學校體(ti) 育更全麵的價(jia) 值。曾以為(wei) 周琳隻是為(wei) 了創學校特色而搞體(ti) 育的人士也終於(yu) 改變了學校體(ti) 育隻是形象工程的偏見。

  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附屬中學,民族體(ti) 育開展的有聲有色。此次“意見”裏提到 “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學校體(ti) 育發展新局麵”,趙莉認為(wei) ,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對於(yu) 學校推動體(ti) 育工作非常有效,“這個(ge) ‘一品’或是‘多品’不僅(jin) 是一個(ge) 學校品牌,而是調動了所有人去重視體(ti) 育工作,是更好地開展學校體(ti) 育工作的一個(ge) 抓手,比如,我們(men) 推進以民族體(ti) 育為(wei) 載體(ti) 的多課程聯動等工作。”

  但是在學校最初開展“一校一品”的工作中,也有家長們(men) 不理解。趙莉回憶,“甚至有家長打電話到教委投訴,認為(wei) 學校的體(ti) 育活動太多,擔心影響孩子學習(xi) 。我當時也挺有壓力,畢竟小學有教學質量的抽測、中學有中考,如果真的因為(wei) 學校體(ti) 育活動的開展影響到孩子學習(xi) ,這項工作確實很難再得到家長們(men) 的支持。”但是幾年下來,學生們(men) 的變化是有目共睹的,趙莉介紹,學生的身體(ti) 素質和學習(xi) 成績都有提升,家長們(men) 因此不僅(jin) 不再反對學校開展民族體(ti) 育活動,還在學校需要家長協助的時候積極參與(yu) 其中。

  像長沙虹橋小學、北京二外附中這樣的學校,已經在學校體(ti) 育改革上進行了幾年的實踐,有些實踐的內(nei) 容在此次“意見”裏也有體(ti) 現。比如,“意見”要求,“義(yi) 務教育階段體(ti) 育課程幫助學生掌握1至2項運動技能”,在毛振明看來,幫助學生掌握1到2項運動技能的具體(ti) 措施就是教會(hui) 、勤練、常賽,而“要想教會(hui) 、勤練、常賽,就必須打破現在蜻蜓點水、低級重複、淺嚐輒止、半途而廢的體(ti) 育教學方式。盡快探索走班製的體(ti) 育教學。”毛振明認為(wei) ,“學生可自選的、專(zhuan) 項化的走班製體(ti) 育教學(小學高年級以後),可以促進我們(men) 的學生一生一長,教師一師一專(zhuan) ,學校一校多品。”

  正如周琳所說,“此次‘意見’的發布,給了我們(men) 這些比較重視體(ti) 育改革的中小學校長一個(ge) 指導性文件,讓我們(men) 更加堅信(學校體(ti) 育改革)這個(ge) 事情是對的。”

  此次“意見”還有很多亮點。如提到“鼓勵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每天開設1節體(ti) 育課”,毛振明表示,這個(ge) 說法也是以前沒有過的,“這就為(wei) 很多想多開體(ti) 育課的學校給了一個(ge) 政策支持。注意,還不是鼓勵有條件的學校,而是鼓勵基礎教育階段的學校。可以預見,將來,國內(nei) 很多學校每天都會(hui) 有體(ti) 育課。”

  “意見”提到,“推廣中華傳(chuan) 統體(ti) 育項目。認真梳理武術、摔跤、棋類、射藝、龍舟、毽球、五禽操、舞龍舞獅等中華傳(chuan) 統體(ti) 育項目”,在王宗平看來,這是“堅持了文化自信”。“意見”還提到,“著力保障學生每天校內(nei) 、校外各1個(ge) 小時體(ti) 育活動時間。”王宗平表示,之前說的都是每天鍛煉1個(ge) 小時,那是把體(ti) 育課、課間操、課外活動都加進去了,現在說的是除了校內(nei) 的體(ti) 育活動,還有1個(ge) 小時的校外體(ti) 育活動。他說,根據相關(guan) 研究,學生的戶外活動每增加1個(ge) 小時,近視率會(hui) 下降10%。

  對於(yu) 學校開展體(ti) 育活動存在的追責問題,“意見”給出了解決(jue) 方向——試行學生體(ti) 育活動安全事故第三方調解機製。毛振明認為(wei) ,“學生的安全事件處理引入第三方,可以在學校開展體(ti) 育活動發生意外事件時,讓學校往後撤一步,由第三方來判斷是不是學校有責任,以及承擔多大的責任,並給出處理建議。這將有助於(yu) 給學校開展體(ti) 育活動‘減壓’‘鬆綁’。”

  當然,此次“意見”隻是給出了學校體(ti) 育改革的一個(ge) 方向,許多具體(ti) 工作還有待後續文件、政策的跟進。

  比如,關(guan) 於(yu) 體(ti) 育師資的補齊,王宗平表示,“體(ti) 育老師怎麽(me) 配齊?怎樣才叫配齊?文件沒有明確。如果學校的體(ti) 育老師應該達到什麽(me) 比例和數量不明確,學校可能還是不招體(ti) 育老師,那麽(me) 體(ti) 育老師又怎麽(me) 能配齊?”

  還有廣受關(guan) 注的體(ti) 育中考的增加分值和體(ti) 育進高考的問題,“意見”也隻是給出了方向性的意見,教育部體(ti) 衛藝司司長王登峰在10月16日表示,中考體(ti) 育分值將逐漸提高到與(yu) 語文、數學等主課相同的分值,很快就引起了部分家長的疑慮,認為(wei) 孩子的負擔會(hui) 更重。而關(guan) 於(yu) 體(ti) 育進高考的話題,也引起了一部分家長的質疑。王宗平認為(wei) ,按照中國的教育評價(jia) 機製,也隻有體(ti) 育進了中、高考才能受到全社會(hui) 的重視。可以先試行將體(ti) 育納入高考的選考科目,把選擇權交給學生。毛振明認為(wei) ,“國家對體(ti) 育課程的評價(jia) 機製肯定會(hui) 加強,包括在探討怎麽(me) 把體(ti) 育加進高考裏去,但應該不是像中考體(ti) 育那種方式。高中的體(ti) 育測試、體(ti) 育課成績、體(ti) 育評定等可能會(hui) 加進對學生的評價(jia) 裏,對學生的高考產(chan) 生影響,但這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事情,非常敏感,具體(ti) 的辦法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探討。”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