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一名退休教師為村莊奉獻的兩張名片

潘誌賢 發布時間:2020-10-27 09:59: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今天上午不到8時,河南省封丘縣王村鄉(xiang) 瓦窯村文化廣場內(nei) 鑼鼓喧天,歡聲笑語不斷。一大早,村民們(men) 就陸續往村文化廣場趕,70歲以上的老人更是迫不及待等著參加盼望已久的敬老孝親(qin) 節慶祝大會(hui) 。

  當天是瓦窯村的大日子——全村第十個(ge) 敬老孝親(qin) 節慶祝活動。這場活動是由從(cong) 瓦窯村走出的全國優(you) 秀教師王俊仁牽頭組織的,2010年秋季開始籌辦活動時,他和其他4位村民成立了封丘縣農(nong) 村第一個(ge) 孝道文化傳(chuan) 承小組。10年來,這項活動一直通過引資、村民集資等形式堅持舉(ju) 辦至今。

  活動當天,在76歲的王俊仁、瓦窯村村兩(liang) 委幹部等人的精心組織下,老人們(men) 戴著紅花和生日帽,一起吃蛋糕、看大戲、享美食、收禮品,村裏的“好兒(er) 媳”“好婆婆”和村民們(men) 歡聚一堂,共享濃濃溫情。其間,村委還表彰了一批持家有道、孝老愛親(qin) 、和睦鄰裏的“好媳婦”“好婆婆”。

  談到發起重陽節活動的初心,王俊仁說,十幾年前,村裏有些不好的風氣,“一些村民平時對老人不咋地,老人去世後卻把葬禮辦得風光,這可不行!”

  為(wei) 此,他和一些有威望的村民挨家挨戶看望老人,並找他們(men) 的子女談心做思想工作。

  2011年第一屆瓦窯村敬老孝親(qin) 節活動舉(ju) 辦時,王俊仁自掏五六千元,加上村集體(ti) 和部分村民讚助的資金,用一萬(wan) 多元請全村70歲以上的72位老人吃了一頓飯,還分別為(wei) 過生日的老人準備了蛋糕、送去了禮物。如今,這項活動內(nei) 容越來越豐(feng) 富,有村民自發為(wei) 老人們(men) 準備專(zhuan) 場文藝表演,各種捐助和讚助款物也日益增多。

  現在,瓦窯村有兩(liang) 張的“活動名片”:一個(ge) 是敬老孝親(qin) 節活動,另一個(ge) 是歡送大學生、資助大學生活動。1995年,曾在封丘一中任教的王俊仁聯合村兩(liang) 委幹部、村裏的教育工作者、愛心人士共同出資舉(ju) 辦後一項活動。那時,村裏放映電影慶祝,給考上大學的孩子發放助學金。

  9月13日晚上,瓦窯村文化廣場,全村百姓齊聚一堂看戲曲、賞歌舞,為(wei) 今年高招錄取的大學生舉(ju) 辦歡送會(hui) 。考上河南理工大學的王鑫接過2000元獎學金後激動地說:“以後我會(hui) 繼續努力拚搏,回報我們(men) 瓦窯村。”

  26年來,在耕讀傳(chuan) 家、重視教育的氛圍影響下,瓦窯村成了當地遠近聞名的“秀才村”“狀元村”。今年,全村又出了7名大學生。截至目前,1400人的瓦窯村已有222人考入大中專(zhuan) 院校,其中,還有19名博士和碩士研究生。

  現在的瓦窯村有個(ge) 特點:村民不比吃穿和排場,比的是誰家的孩子考上了名校,崇學重教觀念已蔚然成風。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