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啟航 滿園芳香—昌都市教育工作綜述
圖為(wei) 昌都市實驗小學的“未來教室”。周婷婷 攝
圖為(wei) 課堂上專(zhuan) 心聽講的學生。周婷婷 攝
1951年1月20日,西藏第一所現代學校——昌都冬學正式開學,時有學生60餘(yu) 人。同年5月1日,在冬學基礎上正式成立昌都小學,結束了昌都普通群眾(zhong) 沒有受教育權利的曆史,拉開了昌都現代教育的序幕。
近年來,這所學校發展突飛猛進,新建了教學樓、宿舍樓,改造了運動場,設立了圖書(shu) 閱覽室、多媒體(ti) 教室、計算機教室、舞蹈教室、音樂(le) 教室、專(zhuan) 用美術教室等功能性教室,建立了學校自己的網站、校園新聞、教學資源庫等,為(wei) 雪域高原培養(yang) 出越來越多的各類優(you) 秀人才。如今,這所學校已更名為(wei) 昌都市實驗小學,有38個(ge) 班級約2200名學生。
昌都市實驗小學的發展,隻是昌都市教育發展的一個(ge) 縮影。從(cong) 僅(jin) 有一所學校,發展到全市各級各類學校669所,在校學生147859人,人數是1951年的2464倍,可見昌都教育發展變化之大,規模壯大之快。
規範管理化 提升教學質量
“細、實、嚴(yan) 、恒、全”是昌都眾(zhong) 多學校的管理指導方針,雖然隻有五個(ge) 字,卻可以看出昌都始終把加強學校管理、提高教學質量擺在重要位置,通過實施精細化管理,著力規範學校教育教學和辦學行為(wei) 。
在促進管理規範化過程中,昌都市專(zhuan) 門製定了《昌都市星級學校創建實施辦法》,明確星級學校創建的8個(ge) 一級指標、17個(ge) 二級指標和90個(ge) 三級指標,努力創建一個(ge) 讓學生喜歡、家長放心、社會(hui) 滿意的和諧校園。
但這些遠遠不夠,每一項都印證著昌都教育事業(ye) 的發展足跡:
建立學前、小學、初中、高中四大教育“聯盟”,通過學校間優(you) 質資源共享、優(you) 勢互補、合作共贏,實現聯盟內(nei) 校際均衡;
開展高中六校聯考暨教育年會(hui) (昌都3所高中、天津紅光中學、重慶西藏中學、河南新鄭高中),促進高中辦學水平提升;
在內(nei) 地西藏初中班、高中班、中考、高考、對口高職“四大考試”中,少數民族單獨劃定分數線,招生不斷向民族考生傾(qing) 斜,向基層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子女傾(qing) 斜,大力促進教育公平;
針對全地區交通不便,學校點多線長麵廣特征,大力實施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積極推動教育信息化建設,全市教育係統500多人次的電教作品在全國各類多媒體(ti) 大賽中獲獎;
……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在各學校和天津、重慶、福建援藏省市協調下,越來越多的昌都學生走出大山、走向內(nei) 地接受優(you) 質教育。
強化思想政治 凸顯教育陣地
上午10時,在昌都市實驗小學的操場上,學生們(men) 正在跳課間操。隨著音樂(le) 節奏的變化,男生動作奔放,女生輕柔舒展。這不是廣播體(ti) 操,而是昌都傳(chuan) 統民族舞蹈改編而成的弦子舞課間操。
跳弦子舞課間操,是昌都市實驗小學思政課堂“活”起來的成果。將昌都鍋莊、丁青熱巴、芒康弦子、江達長袖舞等民族舞蹈改編為(wei) 課間操,推進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進校園堅持德育與(yu) 教材相結合,與(yu) 現實問題、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從(cong) 而做到“教學做合一”“知行合一”。
一直以來,昌都市高度重視學校黨(dang) 建工作、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道德建設,不斷加強學校德育工作,堅持立德樹人、德育為(wei) 先,以理想信念教育為(wei) 核心,全麵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走進任何一所學校,便可看到教室、辦公室等場所懸掛著“領袖像”,路燈杆、教室裏處處有小的五星紅旗。學校用直觀的形式,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樹立核心意識,並通過講授《國旗法》相關(guan) 內(nei) 容,介紹國旗升降儀(yi) 式相關(guan) 知識,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
此外,學校深入開展“ 扣好人生第一顆扣子”“過好當下幸福生活”“新時代好少年”“四講四愛”等主題教育,讓師生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不斷增強“五個(ge) 認同”。
豐(feng) 富體(ti) 育活動 促進全麵發展
9月26日,首屆藏東(dong) 羽毛球賽在昌都市第一高級中學羽毛球館舉(ju) 行。作為(wei) 昌都市第一高級中學體(ti) 育老師的劉忠嶽在比賽中取得了一份好成績,他表示,希望更多人能參與(yu) 到體(ti) 育活動中,強身健體(ti) ,同時也希望學校更加重視體(ti) 育課,讓學生全麵發展。
一直以來,昌都各級各類學校就把體(ti) 育課列入教學計劃,學校體(ti) 育逐步成為(wei) 貫徹“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教育方針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學“兩(liang) 課”“三操”“兩(liang) 活動”全麵普及,青少年陽光體(ti) 育活動廣泛開展,體(ti) 育施標麵達到100%,達標率90%以上。
數據是最好的證明:昌都體(ti) 育代表團在自治區曆屆運動會(hui) 上榮獲19枚金牌,多次在全區中學生運動會(hui) 、全區少兒(er) 田徑賽上獲得第一名,被授予多個(ge) “體(ti) 育道德風尚獎”。
除了現代體(ti) 育項目,民族民間體(ti) 育項目也在發揚光大。近年來,以大象拔河、抱石頭、抱沙袋等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民族體(ti) 育活動廣泛開展,每年組織群眾(zhong) 性體(ti) 育活動30餘(yu) 次(項),經常性參與(yu) 體(ti) 育鍛煉人數超過20萬(wan) 人次,人民群眾(zhong) 健身意識普遍增強。
在昌都各大公共場所,很容易便能見到一組組全民健身器材。近年來,昌都在發展和繁榮昌都體(ti) 育事業(ye) 上加大了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修建體(ti) 育場地、健身步道,投放健身器材,為(wei) 群眾(zhong) 體(ti) 育活動的開展創造了硬件條件。
成績的取得凝聚著黨(dang) 中央、國務院的親(qin) 切關(guan) 懷;凝聚著內(nei) 地援昌省市、企業(ye) 的無私援助;凝聚著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腳踏實地的昌都人民正放眼未來,努力譜寫(xie) 昌都教育新的輝煌篇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昌都市洛隆縣著力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
為進一步提高全縣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推動信息技術與新時代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10月28日至10月30日,洛隆縣開展了2020年教育係統電教員培訓工作會。[詳細] -
昌都市舉辦2020年政協委員和幹部培訓班
29日上午,昌都市舉辦2020年政協委員和幹部培訓班,圍繞《深入學習貫徹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 全麵落實區黨委政協工作會議部署的各項任務》進行專題講座。[詳細] -
西藏昌都市2020年“雙創”活動周啟動
日前,以“創新創業、創響三級”為主題的昌都市2020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啟動。[詳細] -
在西藏昌都察雅縣感受教育扶貧效果
2015年以來,察雅縣累計向859名學生兌現“中鋁·格桑花”基金146.27萬元,兌現區市縣困難大學生資助資金1081.716萬元,受益大學生1555人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