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急救知識 中小學頻出招
北京10中學生學習(xi) 心肺複蘇 攝影/ 郭謙
急救隊訓練 (資料圖)供圖/海澱實驗四小
練習(xi) 急救包紮(資料圖) 供圖/北師大附中
北京市教委日前印發《2020年中小學健康教育宣傳(chuan) 月等係列活動的通知》,其中提到,提高青少年學生防災避險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全麵普及應急救護知識。新學期開學已有兩(liang) 個(ge) 多月時間,北京青年報記者從(cong) 本市中小學了解到,開學之初,部分中小學已通過各種方式進行了應急救護培訓。
如何讓同學們(men) 掌握在危急時刻學會(hui) 自救、互救越來越成為(wei) 各校關(guan) 注重點,掌握“應急救護”的新技能在學生們(men) 中形成“新時尚”。
“應急救護”進課表
線上線下同步學
鏡頭:創傷(shang) 救護、止血包紮練習(xi) 、模擬人心髒複蘇操作……在首師附密雲(yun) 中學的教室裏,每逢遇到應急救護課程,同學們(men) 都會(hui) 邊聽邊記,積極參與(yu) 。校醫老師先給同學們(men) 講應急救護的知識,隨後還帶大家現場實踐操作,包紮有哪些方法、如何給傷(shang) 者進行固定……老師和學生們(men) 通過互相操作記住每個(ge) 細節,並及時反饋糾正。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首師附密雲(yun) 中學每學期都定期舉(ju) 行應急救護演練。本學期初,該校紅十字會(hui) 還開展了學校急救員救護培訓活動。與(yu) 首師附密雲(yun) 中學一樣,北京10中初一一班的同學們(men) 也在10月30日剛剛上了一堂專(zhuan) 業(ye) 的應急救護培訓課程,來自豐(feng) 台區紅十字會(hui) 培訓中心的劉雙雲(yun) 老師為(wei) 同學們(men) 演示心肺複蘇的操作流程,全班三十餘(yu) 位同學聽得津津有味。“從(cong) 新學期開學到現在,我們(men) 已經學習(xi) 了頭部包紮等基本救護操作。學了這些知識,遇到危險的時候,我就知道該如何自救。”剛剛下課的陳維洋說。據悉,北京10中自1953年就開始在校園中推行紅十字應急救護教育,目前“紅十字”課程已經進入該校初一課表,每周一課時,授課內(nei) 容不僅(jin) 包括紅十字教育、應急救護知識、應急救護實操培訓等,還包括紅十字曆史、法規以及人道法等知識。
與(yu) 北京10中一樣,海澱寄讀學校、台頭小學也將急救課程作為(wei) 校本課程。“未來學校還將推動紅十字課程、急救課程、探索人道法課程、誌願服務課程、社會(hui) 公益課程等,實現和學分、綜合素質評價(jia) 相融通。”北京10中副校長宋振中表示。
在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每年都會(hui) 為(wei) 新入學年級的學生進行急救知識培訓。與(yu) 以往的全部現場培訓不同,在2019-2020學年的培訓中,學校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邀請北京市紅十字會(hui) 的專(zhuan) 業(ye) 老師講解“CPR的心肺複”、“AED”的使用及相關(guan) 知識。在現場的同學們(men) 以兩(liang) 兩(liang) 班級為(wei) 一組,親(qin) 自動手操作練習(xi) 。培訓考核結束後,為(wei) 合格的參訓人員製作發放“紅十字會(hui) 救護技能證”。此外,密雲(yun) 區教委也統一要求,各個(ge) 學校的應急培訓課程每學期不少於(yu) 4次。
除了急救專(zhuan) 題課程,不少學校還把急救內(nei) 容融入到日常教學科目中,如台頭小學將數學課與(yu) 紅十字知識結合,開發出“數學魔方課”,將魔方的每一麵都印上紅十字相關(guan) 知識,再用魔方結合小學數學圖形知識,做成紅十字魔方學具、教具,更快地讓學生了解知識點。
各校還在活動、社團中融入“應急救護”的內(nei) 容。如海澱區台頭小學將紅十字和快板社團結合,用快板唱紅十字,宣傳(chuan) 急救;學校的紅十字戲劇社讓學生用戲劇表演形式了解知識、普及技能。166中學在校園內(nei) 設有“紅十字會(hui) ”,在各班培養(yang) 紅十字隊員,學校也定期組織紅十字會(hui) 會(hui) 員,圍繞創傷(shang) 救護開展培訓。
VR、AED訓練機
助力應急培訓
鏡頭:走進北京10中的教學樓,可以看到每層樓的樓道中都放置了應急箱,應急箱中應急包、消防應急用具一應俱全,遇到特殊情況,打開應急箱就可以緩解燃眉之急。更令人吃驚的是,為(wei) 了讓同學們(men) 更深刻地了解應急救護知識和紅十字曆史和精神,北京10中更是專(zhuan) 門設置了一整層樓的“紅十字”長廊,宣傳(chuan) 紅十字的曆史、紅十字的精神以及10中的應急救護教育曆史。長廊中的一個(ge) 房間中,還設置了VR體(ti) 驗區,同學們(men) 戴上VR眼鏡就可以模擬不同的應急場景。不僅(jin) 如此,學校還配備了自動體(ti) 外除顫儀(yi) (AED)及其訓練機。
“這樣做就是為(wei) 了給孩子們(men) 提供模擬應用場景以及了解紅十字知識和曆史。”北京10中副校長宋振中說。
完備的課程離不開教材和裝備做支撐,不少學校也在這些方麵下足功夫。日前,本市已啟動在軌道交通車站內(nei) 配置自動體(ti) 外除顫儀(yi) (AED),預計2022年底,所有軌道交通車站將實現AED設備全覆蓋。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北京中學等學校的校園內(nei) 配置了AED機,海澱全區也已有超10所學校擁有AED真機及AED訓練機。據海澱多所學校介紹,該機器隻能在實際有需要的時候使用,不供學生們(men) 訓練使用。“目前我們(men) 還沒有使用過,急救培訓課上我們(men) 給學生用的都是AED的模擬機進行訓練,通過這個(ge) 模擬機訓練的學生,基本就能掌握對真機的使用技巧。”海澱寄讀學校的張旭老師介紹。位於(yu) 海澱寄讀學校的全國首家“中國紅十字會(hui) 青少年人道教育實驗基地”,今年也將打造成為(wei) 含有專(zhuan) 業(ye) 急救培訓教室、配備全麵急救設備以及專(zhuan) 門的知識講座場地等實體(ti) 內(nei) 容的基地,將可為(wei) 全區進行急救方麵的培訓服務。目前該實體(ti) 基地已經建成,預計不久後將對外開放。
北京10中還編寫(xie) 了《紅小豆的青春修煉手冊(ce) 》校本讀物,其中的內(nei) 容包括紅十字青少年起源及現狀、紅十字法規、紅十字的組織建設、紅十字急救知識等。宋振中說:“這本校本讀物,不僅(jin) 在北京10中使用,而且還給長辛店教育集群超過8000名師生使用,成為(wei) 長辛店教育集群紅十字校本讀物。未來,我們(men) 要把課程在不同年齡段繼續推廣,學校將在《紅小豆的青春修煉手冊(ce) 》的基礎上繼續細化,推動集群內(nei) 幼兒(er) 園、小學、初中和高中課程的銜接和融合。”
學生變身“小導師”
走出校園講急救
鏡頭:兩(liang) 個(ge) 同學在活動過程中,一位同學頸椎受到了傷(shang) 害,海澱寄讀學校“紅小龍急救隊”成員張同學非常有急救意識,果斷為(wei) 這位學生進行頸椎的固定和包紮,非常及時地進行了救援,而後及時送校醫院,打了急救電話,讓其避免受到二次傷(shang) 害。
以上場景是海澱寄讀學校發生的真實事件。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同學們(men) 在掌握急救這門技能之後,都能夠在遇到緊急情況時做出準確應對。不僅(jin) 如此,不少學生還主動變身“小導師”,讓應急救護得到更廣泛的普及。海澱寄讀學校在2017年就成立了一個(ge) 類似於(yu) 社團性質的“紅小龍急救隊”,一般參與(yu) 對外培訓,師生共同為(wei) 全區各中小學、社區進行服務,服務主要包括為(wei) 各校講解紅十字精神、進行急救技能培訓等。三年來,海澱寄讀學校已經為(wei) 北外附小、西二旗小學、農(nong) 大附中、上莊中心小學等60所中小學做了急救培訓。
海澱實驗四小也擁有一支由37名教師、41名學生組成的急救隊,老師裏既有德育主任、保衛主任,也有體(ti) 育教師、美術教師、班主任等等,而學生則由1-6年級各班學生組成。北京中學更有一支學生自發組織的基礎生命支持社團,經常在不同年級開展急救培訓及實地演練。
內(nei) 存
各學段分層教學培訓教師“持證”上崗
北京青年記者從(cong) 全市各中小學了解到,高中生、初中生以及小學生,在年齡和接受能力等方麵層次不同,因此在急救知識掌握的側(ce) 重點上,各年齡段也會(hui) 有所不同。
“小學階段還是偏向於(yu) 急救知識的教授,急救技能也集中在急救包紮,五六年級階段才會(hui) 推廣心肺複蘇的技能,但也僅(jin) 限於(yu) 流程講授,沒有實操。由於(yu) 小學生體(ti) 能受限,隻是了解心肺急救的知識,為(wei) 初高中學習(xi) 鋪墊。”海澱區台頭小學副校長、北京市紅十字會(hui) 注冊(ce) 急救師王燕介紹。
專(zhuan) 業(ye) 課程需要具有專(zhuan) 業(ye) 資質的教師進行授課。北青報記者從(cong) 本市多所學校了解到,在學校中開展紅十字、應急救護知識授課的老師均具備專(zhuan) 業(ye) 資質。
比如,京師實驗中學、北師大附中等學校,每學年都會(hui) 邀請北京市紅十字應急救護講師為(wei) 師生開展應急救護技能培訓,學習(xi) 急救知識,增強救護能力。除學校邀請專(zhuan) 業(ye) 的紅十字會(hui) 專(zhuan) 業(ye) 教師授課之外,166中學、 台頭小學、海澱寄讀學校等學校的老師們(men) ,也通過專(zhuan) 業(ye) 培訓,取得急救證。(文/武文娟 林豔 蒲長廷 劉婧 雷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拉薩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組織民警觀看《警務急救技能教學片》
日前,根據全警實戰大練兵工作安排,拉薩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組織全體民警觀看《警務急救技能教學片》,為增強民警現場自救互救能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詳細] -
西藏日喀則拉孜縣消防救援大隊開展應急救護知識培訓
為著力提升消防指戰員應對災害事故處置效率,增強消防指戰員的戶外應急救護知識和自救能力,近日,拉孜縣消防救援大隊開展了應急救護知識培訓。[詳細] -
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教育部:將心肺複蘇納入教育內容
通知指出,學校紅十字工作要把健康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針對青少年生理、心理特點,積極開展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