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雲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發揮高等職業教育獨特作用和優勢 助力脫貧攻堅

發布時間:2020-11-19 09:39:00來源: 雲南網

  雲(yun) 南農(nong) 業(ye) 職業(ye) 技術學院提高政治站位,勇於(yu) 擔當作為(wei) ,聚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發揮高等職業(ye) 教育在脫貧攻堅戰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獨具特色的自身優(you) 勢,紮實開展教育扶貧、產(chan) 業(ye) 扶貧、技能扶貧、文化扶貧、生態扶貧、電商扶貧、消費扶貧、駐村幫扶等,助力雲(yun) 南脫貧攻堅。

  發揮資源優(you) 勢,開展教育扶貧

  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誌。近5年來,麵向貧困地區招生14000人,逐步擴大貧困縣單獨招生、中高職銜接招生規模並向建檔立卡戶傾(qing) 斜照顧,招收建檔立卡戶學生3341人。與(yu) 麗(li) 江、臨(lin) 滄、普洱、昭通、文山等9個(ge) 州市20所中職麵向貧困地區開展中高職銜接培養(yang) ,五年製3+2招生工作中專(zhuan) 設建檔立卡戶專(zhuan) 項計劃,招收五年製大專(zhuan) 轉段學生3075人。多方式、多途徑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確保他們(men) 順利完成學業(ye) 。2017年以來,為(wei) 建檔立卡戶學生提供專(zhuan) 項獎助學金2470.02萬(wan) 元,減免246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費共計75.3萬(wan) 元。對生源地為(wei) 耿馬縣並在我校就讀的學生,免收3年學費和住宿費,並在獎助學金方麵給予優(you) 先考慮;對生源地為(wei) 掛鉤扶貧點耿馬縣大興(xing) 鄉(xiang) 龔家寨村,扶貧期間考入其他大學就讀的學生,給予每人2000元的困難補助;在龔家寨小學每學年設立雲(yun) 南農(nong) 職學院獎學金5400元,每學期獎勵品學兼優(you) 的小學生9名。每年設有固定學生勤工崗近600個(ge) ,優(you) 先滿足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施校校結對,幫扶貧困縣提升職業(ye) 教育水平。與(yu) 臨(lin) 滄農(nong) 校、耿馬縣職教中心就師資培訓、專(zhuan) 業(ye) 建設、聯合辦學等開展合作幫扶。與(yu) 州市近20所中職學校開展五年製3+2合作辦學,在人才培養(yang) 方案、專(zhuan) 業(ye) 建設、課程設置等方麵給予支持幫扶。對貧困地區學生就業(ye) 、創業(ye) 給予各方麵支持和幫助,努力實現“就業(ye) 一人、脫貧一家”,近五年來貧困地區學生年終就業(ye) 率都在98%以上。2016年以來,共為(wei) 2876名畢業(ye) 生發放求職補貼286.7萬(wan) 元,其中家庭經濟困難家庭畢業(ye) 生占81%。

  發揮技術優(you) 勢,開展產(chan) 業(ye) 扶貧

  產(chan) 業(ye) 扶貧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關(guan) 鍵舉(ju) 措,是實現脫貧攻堅的根本之策。積極發揮和利用設置在學院的雲(yun) 南省生豬、油菜、馬鈴薯試驗站,雲(yun) 南省禽蛋遺育室和雲(yun) 南省蠶桑產(chan) 業(ye) 、肉牛產(chan) 業(ye) 、草產(chan) 業(ye) 、淡水魚產(chan) 業(ye) 經濟研究室的技術優(you) 勢和推廣作用,每年按任務要求完成8個(ge) 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工作,積極開展農(nong) 業(ye) 管理人員、基層技術人員培訓,開展示範養(yang) 殖種植,積極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有效促進當地馬鈴薯、玉米、油菜、蛋禽、生豬、肉牛等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學院2016年開始承擔麗(li) 江市、迪慶州科技增糧技術指導與(yu) 服務工作,每年舉(ju) 辦麗(li) 江市、迪慶州農(nong) 業(ye) 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培訓班,共建立玉米、馬鈴薯、水稻等示範點20個(ge) ,麵積達3170畝(mu) ,推廣先進技術11項。積極服務地方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與(yu) 永德縣、施甸縣人民政府簽訂全麵戰略合作協議,發揮技術人才優(you) 勢,幫助永德縣對油葫蘆豬保種開發利用,幫助施甸縣發展畜牧產(chan) 業(ye) 。2020年10月30日與(yu) 昆明市晉寧區人民政府簽訂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合作備忘錄,在晉寧成立昆明市晉寧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學院以及雲(yun) 南農(nong) 業(ye) 職業(ye) 技術學院創新創業(ye) 學院晉寧分院,助力晉寧區產(chan) 業(ye) 發展。發揮專(zhuan) 家團隊及資源優(you) 勢,積極幫助、指導耿馬縣申報各種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項目,耿馬縣成為(wei) 雲(yun) 南省11個(ge) 蔬菜產(chan) 業(ye) 強縣之一,耿馬縣以甘蔗產(chan) 業(ye) 優(you) 勢被列入雲(yun) 南省“一縣一業(ye) ”特色縣名單。結合掛鉤點耿馬縣大興(xing) 鄉(xiang) 龔家寨村產(chan) 業(ye) 發展特色,每年安排資金扶持發展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有計劃地幫助當地成立養(yang) 殖種植合作社,免費提供種子、化肥,在前期資金投入、技術指導、銷售等環節進行幫扶。2015年以來直接投入122萬(wan) 元資金,扶持龔家寨村建立茶葉初製所合作社一個(ge) ,建立村互助社一個(ge) ,扶持當地農(nong) 戶累計開展1350畝(mu) 玉米、2000畝(mu) 米蕎、430畝(mu) 烤煙、450畝(mu) 豌豆種植,為(wei) 貧困戶購買(mai) 豬仔350頭,羊仔300頭。駐村工作隊組織實施“村互助社+養(yang) 殖大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養(yang) 殖模式,建立村互助社,扶持養(yang) 殖大戶,幫助貧困戶入股養(yang) 殖大戶。連續3年支持3戶養(yang) 殖大戶每戶2萬(wan) 元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支持30戶貧困戶每戶3000元入股養(yang) 殖大戶,由養(yang) 殖大戶負責養(yang) 殖,年底為(wei) 每戶入股貧困戶返還本金加分紅現金1300元、返還互助社價(jia) 值2000元的實物,養(yang) 殖生豬100頭。

  發揮人才優(you) 勢,開展技能扶貧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院積極發揮培訓優(you) 勢,幫助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掌握一技之長。2015年以來,學院圍繞雲(yun) 南省職業(ye) 煙農(nong) 培訓、基層農(nong) 技人員培訓、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培訓、農(nong) 藥經營許可資質培訓、綠色高質高效集成技術培訓、青年農(nong) 場主培訓以及農(nong) 民創業(ye) 指導服務等項目,開展各類培訓8.7萬(wan) 人。積極參與(yu) 雲(yun) 南“三區”科技服務工作,助力精準扶貧,累計服務30多個(ge) 深度貧困縣區,服務企業(ye) 、合作社、養(yang) 殖戶300餘(yu) 家,服務資金180萬(wan) 元。組織專(zhuan) 家在扶貧點積極開展種植養(yang) 殖等實用技術培訓,讓村民掌握一技之長,改變等、靠、要的思想。完在大興(xing) 鄉(xiang) 龔家寨村舉(ju) 辦種植養(yang) 殖技術培訓班11期,培訓龔家寨村農(nong) 戶1473人次。在學院小哨校區免費為(wei) 大興(xing) 鄉(xiang) 組織開展為(wei) 期15天的畜牧獸(shou) 醫技術培訓,培訓畜牧獸(shou) 醫技術人員15人。駐村工作隊充分發揮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牽頭組織耿馬縣職業(ye) 教育中心、臨(lin) 滄市土壤肥料站相關(guan) 技術人員,結合龔家寨村當地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實際,申請實用新型專(zhuan) 利一項。

  發揮智力優(you) 勢,開展文化扶貧

  組織開展“雙聯係一共建雙推進”活動,駐村工作隊黨(dang) 支部與(yu) 村黨(dang) 支部聯建、共建,共同開展“三會(hui) 一課”、主題黨(dang) 日等活動,發揮好基層黨(dang) 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學校黨(dang) 政主要領導在走訪慰問貧困戶期間,給駐村工作隊黨(dang) 支部、扶貧村黨(dang) 員幹部講授黨(dang) 課,宣講黨(dang) 的十九大和十九屆四中全會(hui) 精神、黨(dang) 的扶貧政策,充分調動黨(dang) 員幹部群眾(zhong) 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激發內(nei) 生動力,帶頭脫貧致富。發揮自身人文優(you) 勢,在扶貧點龔家寨村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培育特色文化村寨,安排資金幫助組建民族風情特色文化演出隊,聘請專(zhuan) 業(ye) 人士指導演練,拍攝了音樂(le) 短片《愛在那卡爬》,讓龔家寨村拉祜族歌舞原汁原味走向鄰村、走向縣城。組織大興(xing) 鄉(xiang) 30名中小學教師開展網絡培訓,通過培訓使當地教師熟練掌握信息化教學方法,提高普通話水平及英語交流能力。開展“自強、誠信、感恩”主題實踐活動。通過講黨(dang) 課、深入農(nong) 戶宣傳(chuan) 、設置宣傳(chuan) 專(zhuan) 欄等多種形式,激發脫貧內(nei) 生動力,教育引導貧困群眾(zhong) 樹立自強不息、誠實守信、脫貧光榮的思想觀念和感恩意識。聯合龔家寨小學在學生中開展“小手拉大手,脫貧致富齊步走”活動,將“自強、誠信、感恩”主題實踐活動融入活動當中。將耿馬縣作為(wei) 學校大學生暑期“三下鄉(xiang) ”社會(hui) 實踐點,組織開展黨(dang) 的十九大精神、扶貧政策、農(nong) 業(ye) 科技知識、禁毒防艾宣傳(chuan) 服務等實踐活動。

  發揮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開展生態扶貧

  通過大學生暑期“三下鄉(xiang) ”誌願服務活動以及駐村工作隊開展活動,通過宣傳(chuan) 標語、宣傳(chuan) 欄、發放宣傳(chuan) 手冊(ce) 等積極開展生態保護宣傳(chuan) ,推動生態文明理念進鄉(xiang) 村、進學校、進家庭、進頭腦,增強貧困地區人民群眾(zhong) 的生態保護意識。駐村工作隊積極開展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支持組建衛生服務隊,清理填埋垃圾、清理河道、清理畜禽糞汙、清掃路麵,推廣使用節能灶等,切實改善村莊人居環境。實施人居環境改善提升工程,撥付32萬(wan) 元在龔家寨村安裝太陽能路燈71盞,切實解決(jue) 村組道路照明問題,塑造美麗(li) 鄉(xiang) 村新風貌。撥付19萬(wan) 元幫助龔家寨村委會(hui) 建設附樓1層,包括宿舍、廚房、洗澡間等。為(wei) 龔家寨小學安裝太陽能熱水器、廚房蒸飯機,搭建彩鋼瓦遮雨棚,不斷改善辦學條件。

  發揮行業(ye) 優(you) 勢,開展電商扶貧

  堅持以“校企合作,產(chan) 教融合,精準扶貧,服務鄉(xiang) 村”為(wei) 核心,成立“雲(yun) 農(nong) 職·慧農(nong) 時邦高原特色農(nong) 業(ye) 產(chan) 教聯盟”,實施“互聯網+農(nong) 業(ye) +精準扶貧”項目,目前已有68家企業(ye) 加入。先後與(yu) 耿馬縣、滄源縣、廣南縣、昆明市農(nong) 業(ye) 局建立校政合作關(guan) 係。與(yu) 滄源縣人民政府簽訂了《校政合作助力精準扶貧佤雞展銷中心項目合作協議》,被滄源縣政府授予“佤雞品牌運營中心”。與(yu) 廣南縣人民政府簽訂了《校政合作助力精準扶貧農(nong) 產(chan) 品運營中心項目合作協議》,被廣南縣政府授予“綠色農(nong) 產(chan) 品展銷中心”。與(yu) 昆明市農(nong) 業(ye) 局高級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分會(hui) 建立了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品牌展銷實訓中心。2019年共銷售滄源佤雞55000隻左右,銷售額達到550多萬(wan) 元。目前,產(chan) 教聯盟累計為(wei) 雲(yun) 南農(nong) 業(ye) 中小企業(ye) 、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銷售有機綠色食品及農(nong) 產(chan) 品合計2000萬(wan) 元,建立了一批優(you) 秀的省外精準客戶群,為(wei) “雲(yun) 品出滇”“滇貨出山”戰略貢獻了力量,為(wei) 精準扶貧提供了有效的推廣範式。學院“深度產(chan) 教聯盟,通過電商助推滇貨出山”的典型案例入選《2018中國高等職業(ye) 教育質量年度報告》。

  發揮平台優(you) 勢,開展消費扶貧

  通過產(chan) 教聯盟積極開展線下體(ti) 驗,線上銷售,社區拚團,小區地推,商超促銷等方式,為(wei) “老少邊窮”地區的農(nong) 業(ye) 企業(ye) 銷售農(nong) 產(chan) 品,多措並舉(ju) 開展消費扶貧,助力精準扶貧。2020年,平台幫助銷售省內(nei) 滄源、廣南、德欽等8個(ge) 貧困地區的佤雞、粽子、玫瑰凍幹等地方特色農(nong) 副產(chan) 品,總計銷售額達到了930萬(wan) 元。學院與(yu) 五華區政府合作打造茭菱路民族團結特色示範區,逐步將茭菱路打造成以綠色食品展銷為(wei) 主題的精準扶貧示範街區,圍繞民族地區的培育特色亮點,進一步打通貧困地區產(chan) 品流通和銷售“瓶頸”,合力構建消費扶貧長效機製,實現從(cong) “幫扶輸血”向“市場造血”的轉變形成校地共建、民族聯合發展的典範,將雲(yun) 農(nong) 職·慧農(nong) 時邦產(chan) 教聯盟打造成為(wei) 民族地區消費扶貧的窗口,推動少數民族地區的產(chan) 業(ye) 發展。2020年9月7日,以“萬(wan) 企參與(yu) 、億(yi) 人同行”為(wei) 主題的全省消費扶貧月活動在學院啟動,雲(yun) 南省首個(ge) 消費扶貧示範館和昆明市首個(ge) 消費扶貧專(zhuan) 館掛牌雲(yun) 南農(nong) 職學院並開館。消費扶貧示範館和專(zhuan) 館采取市場化運作模式,依托產(chan) 教聯盟平台建成的集消費扶貧人才培訓、產(chan) 品品牌培育孵化和線上線下同步展銷的綜合示範館,統籌各方資源拓寬消費扶貧產(chan) 品銷售渠道,動員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消費扶貧,助力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收官戰、鞏固脫貧成果。按照《雲(yun) 南消費扶貧專(zhuan) 櫃進高校實施方案》安排,學院成為(wei) 雲(yun) 南消費扶貧專(zhuan) 櫃進高校第一批唯一一所示範高校。

  發揮人力優(you) 勢,開展駐村幫扶

  遴選素質優(you) 、能力強、作風實、熟悉基層的優(you) 秀幹部作為(wei) 駐村工作隊員,駐村隊員充分發揮各自的專(zhuan) 業(ye) 資源優(you) 勢,全身心投入幫扶工作,竭力幫助貧困群眾(zhong) 脫貧。2015年以來共調整選派13名工作隊員,學院71名領導幹部共結對幫扶143戶579人。到目前,向龔家寨村撥付扶貧資金共計452.85萬(wan) 元。積極與(yu) 雲(yun) 南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hui) 聯係,向大興(xing) 鄉(xiang) 下轄6個(ge) 行政村及四排山鄉(xiang) 東(dong) 坡村無償(chang) 捐贈1萬(wan) 件服裝。組織教職工為(wei) 龔家寨及龔家寨村小學捐贈衣物、毛毯、電熱壺、水杯等2000餘(yu) 件。積極聯係與(yu) 學院合作的企業(ye) 為(wei) 龔家寨村讚助資金2萬(wan) 元、捐贈電視機30台;廣泛動員學院掛鉤幹部為(wei) 部分幫扶對象捐贈了沙發、床單、米、油等物品。自掛包幫扶臨(lin) 滄市耿馬縣大興(xing) 鄉(xiang) 龔家寨村以來,充分發揮農(nong) 業(ye) 高職院校優(you) 勢,紮實開展產(chan) 業(ye) 扶貧、教育扶貧、技能扶貧、文化扶貧、消費扶貧和電商扶貧,龔家寨村人均收入從(cong) 2015年的3023.31元增加到2019年的6161元,結對幫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出列。龔家寨村於(yu) 2018年年底順利通過省級驗收整村脫貧出列,2018年學院被授予“臨(lin) 滄市脫貧攻堅獎扶貧先進單位”榮譽稱號,在2018年度220家省級單位定點扶貧考核工作中,學院扶貧工作被考核為(wei) “好”等次。2019年龔家寨村順利通過國家抽檢,達到了零漏評、零錯退、零質疑、高質量脫貧退出。

  下一步,雲(yun) 南農(nong) 業(ye) 職業(ye) 技術學院將勇於(yu) 承擔時代使命,全力以赴,在鞏固好脫貧成果的基礎上,強化脫貧攻堅責任意識,主動作為(wei) 、創新舉(ju) 措,建立高等職業(ye) 教育精準扶貧、穩定脫貧、防止返貧的長效機製,為(wei) 雲(yun) 南堅決(jue) 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貢獻力量。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