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高校創新創業課程教學體係改革探析

發布時間:2020-11-19 14:21: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大眾(zhong) 創業(ye) 、萬(wan) 眾(zhong) 創新”已經成為(wei) 我國的努力方向。深化創新創業(ye) 教育改革是高校推進教育綜合改革、提升人才培養(yang) 質量的關(guan) 鍵舉(ju) 措。其中,創新創業(ye) 課程是高校創新創業(ye) 教育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內(nei) 容和方法對於(yu) 培養(yang) 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創業(ye) 能力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目前,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改革和完善,傳(chuan) 統的教學理念、教學內(nei) 容和教學方法已無法滿足創新創業(ye) 課程的發展需求,此時就需要對其進行創新,以有效提高創新創業(ye) 教學效果。近年來,東(dong) 南大學結合本校師生特點及專(zhuan) 業(ye) 需求,把教育為(wei) 本、立德樹人的理念貫穿教學工作全過程,轉變教學觀念和思路,找到高校創新創業(ye) 課程的突破口,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yang) ,為(wei) 社會(hui) 培養(yang) 了一批批優(you) 秀的實用型、複合型、責任型人才。

  當前,我國不少高校創新創業(ye) 課程建設已取得了顯著成效,但部分高校受師資、經費等因素的影響,在創新創業(ye) 課程體(ti) 係的建設中依然存在一些短板。一是缺乏專(zhuan) 業(ye) 的師資隊伍;二是教學模式單一,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此外,一些高校在開設創新創業(ye) 課程時,對於(yu) 不同專(zhuan) 業(ye) 的學生並沒有實現差異式教學,沒有引導學生把所學的創新創業(ye) 知識融入到自己的專(zhuan) 業(ye) 中。

  針對上述短板與(yu) 不足,東(dong) 南大學不斷創新人才培養(yang) 機製,以理論與(yu) 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改革創新創業(ye) 課程,並從(cong) 以下三個(ge) 方麵做出一些探索,打造出具有創新性的“專(zhuan) 業(ye) 課程+創新創業(ye) 課程+實踐應用課程”的課程體(ti) 係。

  進一步加強實踐教育,提升學生創新創業(ye) 的實踐能力

  創新創業(ye) 教育不僅(jin) 要對學生進行理論基礎知識的培養(yang) ,更要側(ce) 重對學生動手和實踐能力的訓練,推動學生能夠真正學以致用。東(dong) 南大學高度重視學生的實踐效果,積極鼓勵學生參與(yu) 創業(ye) 實踐訓練活動,通過舉(ju) 辦創業(ye) 設計大賽、開設創新創業(ye) 論壇、開展模擬公司運營等活動,讓學生走出課堂,融入到實踐場景中,激發學生創新和創造潛力。一方麵,充分利用校內(nei) 創新創業(ye) 教育實踐基地,鼓勵學生自主創辦企業(ye) ,並安排專(zhuan) 任導師進行指導,使學生直觀認識企業(ye) 如何贏利,檢驗企業(ye) 經營管理的思路和方法,了解企業(ye) 的組織結構和日常工作安排;另一方麵,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級別的大學生創業(ye) 項目、創業(ye) 競賽等活動,組織學生到企業(ye) 參觀實訓,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對創業(ye) 的興(xing) 趣;同時積極開發校外學生創業(ye) 實踐基地,與(yu) 企業(ye) 開展校企合作教育,組織學生深入真正的企業(ye) 與(yu) 崗位感受創業(ye) 氛圍,提高創業(ye) 實戰能力。

  不斷完善創新創業(ye) 教育課程體(ti) 係,改革傳(chuan) 統教學模式和方法

  創業(ye) 課程的實踐性對教師開展相關(guan) 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東(dong) 南大學根據當前我國創新創業(ye) 教育的深刻內(nei) 涵和人才培養(yang) 建設的目標,製定出一係列與(yu) 當前學校師資能力和學生需求相匹配的創新創業(ye) 教育與(yu) 專(zhuan) 業(ye) 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養(yang) 方案。在課程設置上,針對全校師生不定時開展創新創業(ye) 係列講座,培養(yang) 和挖掘學生創新創業(ye) 意識,在各學院內(nei) 則根據不同專(zhuan) 業(ye) 特點設置具有針對性的創新培養(yang) 方案。同時,任課教師從(cong) 激發引導學生創新興(xing) 趣著手,改變課堂傳(chuan) 統講授理論知識單一的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豐(feng) 富教學內(nei) 容。授課過程中,強調以學生為(wei) 本,將課堂主體(ti) 轉為(wei) 學生,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作為(wei) 課堂的主體(ti) ,與(yu) 教師進行積極互動,將理論課和實踐課緊密結合、有效銜接,將枯燥的理論知識情境化、情感化、生動化,通過理論課上情境式、 案例式教學等模式,讓學生掌握專(zhuan) 業(ye) 的創新創業(ye) 概念。針對部分專(zhuan) 業(ye) 采用互動式小班教學進行分組討論,通過師生互動的形式完成案例或主題作業(ye) ,提高學生的參與(yu) 度和創新激情;同時,將創新創業(ye) 教學與(yu) 當前流行的互聯網技術相結合,充分利用慕課、學校在線學習(xi) 網站等新興(xing) 教學平台,開展創新創業(ye) 教學,讓學生在網上深度參與(yu) 和分享創新創業(ye) 成果,分享創業(ye) 團體(ti) 的成功經驗,從(cong) 而實現教學效果的有效發揮。

  注重校內(nei) 外結合,打造高水平“雙師型”創新創業(ye) 教育師資團隊

  新時代背景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ye) 指導教師隊伍,需要專(zhuan) 業(ye) 教師和專(zhuan) 任教師的參與(yu) 。一方麵為(wei) 提高課程質量,根據實際教學需要,東(dong) 南大學不僅(jin) 擁有國內(nei) 創新哲學理論專(zhuan) 家,而且聘用了一批具有較高理論水平、豐(feng) 富實踐經驗以及不同學科背景的青年教師擔任校內(nei) 導師。同時還聘請了各行各業(ye) 的優(you) 秀人才,比如知名企業(ye) 家、媒體(ti) 人、經濟學家等擔任校外指導教師,為(wei) 學生傳(chuan) 授創業(ye) 的實際經驗,共同打造“雙師型”創新創業(ye) 教育師資團隊。另一方麵,學校以“國家社科重大項目”課題組為(wei) 主體(ti) ,不斷開發相關(guan) 領域教師資源,有目標地培養(yang) 一批青年學者加入創新創業(ye) 課程中,通過定期組織培訓、學術會(hui) 議交流、出國訪學、企業(ye) 實地調研等,既豐(feng) 富教師的創新理論、市場營銷、工商管理等相關(guan) 知識,也豐(feng) 富他們(men) 的實踐經驗和操作技能,多種形式建設高水平創新創業(ye) 教師隊伍。同時,學校還不斷完善創新創業(ye) 指導教師的激勵機製,鼓勵指導教師積極帶領學生參加創新創業(ye) 比賽,對表現突出的團隊和個(ge) 人予以資金支持和榮譽表彰。

  課題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技術創新哲學與(yu) 中國自主創新的實踐邏輯研究”(19ZDA040)

  (東(dong) 南大學人文學院博士研究生 汪一舟)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