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我國學者研究分布式量子精密測量取得重要進展

發布時間:2020-12-02 08:56:00來源: 新華網

  記者從(cong)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wei) 院士與(yu) 同事陳宇翱、徐飛虎等人利用多光子量子糾纏技術,近期首次實現分布式量子相位估計的實驗驗證,為(wei) 未來構建基於(yu) 量子網絡的高精度量子傳(chuan) 感奠定了基礎。國際學術知名期刊《自然·光子學》日前發表了該成果。

  近年來,隨著量子科技的蓬勃發展,傳(chuan) 感技術也開始邁入量子化時代。量子網絡是麵向未來的重要應用,可以執行各類遠程多節點任務,當對多個(ge) 空間分布的參量進行測量時,量子傳(chuan) 感能夠實現超越傳(chuan) 統統計極限的測量精度。但是,分布式量子傳(chuan) 感麵臨(lin) 一個(ge) 技術難題:如何選擇、製備能實現最優(you) 測量精度的量子糾纏態?近期,潘建偉(wei) 研究團隊設計了一種新測量方案。這項研究成功實現了多參量分布式量子傳(chuan) 感的原理性實驗驗證,評估了不同糾纏結構情況下的測量精度,驗證了糾纏結構對測量精度的增強效果,擴展了資源利用率和可測量的參量數量,向分布式量子傳(chuan) 感的實際應用邁出了重要一步。

  《自然·光子學》雜誌審稿人對該研究給予高度評價(jia) ,稱讚這是一項“重要的裏程碑式工作”。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