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路更寬 幸福感更強
圖①: 在噶爾縣生態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內(nei) ,噶爾縣左左鄉(xiang) 上左左村村民宿加在查看蔬菜生長情況。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圖②:八宿縣擁巴鄉(xiang) 村民格鬆旺紮(右)在八宿縣西巴村小型磚廠裏忙碌。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圖③:丁青縣尺牘鎮烏(wu) 巴村村民斯朗德吉在尺牘鎮的一家超市裏打工。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存糧萬(wan) 鬥,不如一技在手。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指引下,西藏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高度重視農(nong) 牧民技能培訓和就業(ye) 扶貧,搭建平台、精準施策,按照農(nong) 牧民意願實施技能培訓和轉移就業(ye) ,培養(yang) 了一批又一批掌握一定技能的新時代勞動者,為(wei) 農(nong) 牧民穩定增收和長期致富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支撐。今日起,西藏日報推出“走向我們(men) 的小康生活·技能培訓拓寬致富路”欄目,集中報道西藏自治區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主動參加技能培訓,以技立身、以技脫貧、以技致富,用勤勞雙手創造美好生活的鮮活事例,充分展示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參與(yu) 技能培訓轉移就業(ye) 前後的巨大變化。敬請關(guan) 注。
就業(ye) 是民生之本,連著千家萬(wan) 戶,關(guan) 乎民生冷暖。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辦好群眾(zhong) 各項“急難愁盼”問題。要落實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突出做好高校畢業(ye) 生、退役軍(jun) 人、農(nong) 民工、城鎮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ti) 就業(ye) 工作。
拓寬就業(ye) 渠道“指路子”、解決(jue) 財力匱乏“給票子”、加強就業(ye) 引導“轉觀念”……“十三五”以來,西藏自治區堅持把增加農(nong) 牧民收入作為(wei) 核心目標,通過精準開展技能培訓、工程項目吸納就業(ye) 、組織化轉移就業(ye) 等舉(ju) 措推動農(nong) 牧民就業(ye) 。2016年以來,西藏自治區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累計實現近500萬(wan) 人次,促進農(nong) 牧民持續增收。
就業(ye) 渠道不斷拓寬
日喀則市南木林縣群眾(zhong) 旺加,利用多年務工經驗率先掙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並於(yu) 2019年組建了秋木鄉(xiang) 敏果普村荀旺勞務合作社,帶領40餘(yu) 名群眾(zhong) 實現勞務收入100餘(yu) 萬(wan) 元,年人均收入達2.5萬(wan) 元。
拉薩市當雄縣龍仁鄉(xiang) 22歲的次旦卓嘎在青海格爾木藏青工業(ye) 園區工作已近5個(ge) 月了。坐在生產(chan) 車間控製室電腦前,她一會(hui) 兒(er) 看看監控大屏幕,一會(hui) 兒(er) 在電腦上敲敲打打,褪去了剛工作時的青澀與(yu) 懵懂,現在的她儼(yan) 然是一名“行家裏手”。
2018年起,拉薩市林周縣強嘎鄉(xiang) 曲嘎強村由村委會(hui) 主任瓊瓊牽頭成立了林周縣羅瑪倉(cang) 農(nong) 機種植合作社,合作社采取村委會(hui) 主辦、村民參與(yu) 監督方式運營,雇傭(yong) 本村村民27人作為(wei) 駕駛員、維修工等,通過不斷整合資金和完善機械種類,合作社現有固定資產(chan) 940餘(yu) 萬(wan) 元,各類機械30餘(yu) 種104台,今年創收達90餘(yu) 萬(wan) 元。
……
區外就業(ye) 、組建勞務合作社、積極參與(yu) 村集體(ti) 經濟發展,新時代,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對於(yu) 更好參與(yu) 市場就業(ye) 有了更多新想法、新行動。
在滿足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多元化就業(ye) 需求方麵,項目帶動是一條好路子。“十三五”以來,西藏自治區充分發揮項目帶動就業(ye) 作用,通過施工單位、勞務輸出組織等,引導群眾(zhong) 參與(yu) 項目建設。2020年以來,項目吸納農(nong) 牧區富餘(yu) 勞動力轉移就業(ye) 的人數占用工總量的60%,群眾(zhong) 在參與(yu) 項目建設過程中,既為(wei) 家鄉(xiang) 建設作出了貢獻,也有效增加了現金收入。
西藏自治區還在全區範圍內(nei) 建立了652個(ge) 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基地,6.9萬(wan) 名農(nong) 牧民依托就業(ye) 基地實現就地就近就便就業(ye) ,通過就業(ye) 基地增加勞務收入10.3億(yi) 元。
營造良好就業(ye) 環境
走進日喀則市公共職業(ye) 技能服務中心,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這裏開設的廚師、挖掘機、鋼筋工和農(nong) 機維修等20個(ge) 工種的培訓課堂個(ge) 個(ge) 圍滿了培訓人員。
日喀則市公共職業(ye) 技能服務中心教務辦主任格桑羅布說:“我們(men) 的目標就是通過培訓提升農(nong) 牧民的能力素質,促進就業(ye) 、促進增收。服務中心自2016年5月運營以來,截至目前,累計培訓1.5萬(wan) 人次,培訓合格率達98%,培訓後轉移就業(ye) 人數達總人數的80%以上。”
擁有“一技之長”不僅(jin) 是農(nong) 牧民脫貧致富的“金鑰匙”,更增添了其以平等的身份通過競爭(zheng) 獲得工作機會(hui) 的底氣。
據了解,2016年至2019年,西藏自治區共下達貧困農(nong) 牧民技能培訓補助資金2.79億(yi) 元,通過“訂單定向式”和送教下鄉(xiang) 等方式,使15.31萬(wan) 貧困人口得到技能培訓。今年1至10月,全區共舉(ju) 辦各類技能培訓班1954期,培訓10.5萬(wan) 人次,支出培訓資金21087.2萬(wan) 元。
與(yu) 此同時,為(wei) 進一步營造平等的就業(ye) 環境,西藏自治區堅持“勞動者自主就業(ye) 、市場調節就業(ye) 、政府促進就業(ye) 和鼓勵創業(ye) ”的方針,先後製定了做好新形勢下就業(ye) 創業(ye) 工作的實施意見等多項政策措施,著力保障農(nong) 牧民平等就業(ye) 的權利,幫助解決(jue) 就業(ye) 門路等群眾(zhong) 最關(guan) 心、最直接、最需要的問題,覆蓋了農(nong) 牧民、高校畢業(ye) 生、中職畢業(ye) 生、就業(ye) 困難人員等,並針對不同群體(ti) “因地製宜”製定具有針對性、可操作的就業(ye) 創業(ye) 扶持政策,確保享受就業(ye) 創業(ye) 政策的人員全覆蓋。
強化就業(ye) 服務保障
“感謝就業(ye) 扶貧政策的幫助,讓我找到了一份好工作,掙的工資除了生活費以外,還可以補貼家用,家裏的生活也有了改善。”如今在林芝市人民醫院工作的羅布頓珠樂(le) 嗬嗬地說。
羅布頓珠以前是林芝市工布江達縣加興(xing) 鄉(xiang) 雪朗村村民,2012年到2013年,由於(yu) 母親(qin) 患病,不僅(jin) 花光了家裏的積蓄,還欠下了外債(zhai) 。他雖有心改變現狀,卻因缺乏技能無法就業(ye) 。林芝市脫貧攻堅指揮部轉移就業(ye) 脫貧組得知情況後,針對他的實際情況,將其送到拉薩參加了保安和消防理論知識培訓,並推薦他去林芝市人民醫院工作。
在西藏自治區,像羅布頓珠一樣享受到需求谘詢、培訓、就業(ye) “一條龍”服務的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數不勝數。
為(wei) 更好地解決(jue) 就業(ye) 問題,西藏自治區還在全區範圍內(nei) 實行城鄉(xiang) 統一的就業(ye) 創業(ye) 登記製度,將農(nong) 牧民工全麵納入失業(ye) 登記範圍,提供免費職業(ye) 介紹、職業(ye) 指導、求職登記等公共就業(ye) 服務。通過農(nong) 牧民就業(ye) 專(zhuan) 場招聘會(hui) 和企業(ye) 用工需求對接會(hui) 、“春風行動”“送崗下鄉(xiang) 專(zhuan) 場招聘”等活動的舉(ju) 辦,把就業(ye) 崗位和就業(ye) 服務送到了群眾(zhong) 的家門口,讓群眾(zhong) 不離鄉(xiang) 、不離土就能享受到優(you) 質的公共就業(ye) 服務。
此外,西藏自治區各市地依托就業(ye) 服務站點,幫助農(nong) 牧區富餘(yu) 勞動力有序、有效外出務工,主動回應他們(men) 在吃飯、住宿、往返、權益保障等方麵的需求,切實解決(jue) 後顧之憂。就業(ye) 過程中,群眾(zhong) 完全自願選擇,如果不適應或者不想繼續工作,隨時可以返回家鄉(xiang)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拉薩市今年最後一場招聘會舉行
為落實“穩就業保就業”目標任務,12月15日上午,拉薩市2020年最後一次現場招聘會在市人力資源市場舉行。[詳細] -
拉薩達孜區:“巾幗夜校”促婦女增收致富
近日,在邦堆鄉克日村,村婦聯組織20餘名婦女集中開展了“巾幗夜校領學”活動,學員們現場進行手工編織。[詳細] -
首屆西藏希望工程培訓班在拉薩舉行
據了解,西藏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是共青團西藏自治區委員會、西藏自治區青年聯合會、西藏自治區學生聯合會和少先隊西藏自治區工作委員會於1992年6月聯合創辦。[詳細] -
山南市開展網信從業人員綜合素質能力提升培訓
日前,山南市組織各縣(區)委網信辦負責人和各網站、新媒體從業人員、專兼職網評員,開展了為期5天的網信從業人員綜合素質能力提升培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