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則白朗縣旺久:技能培訓改變了我的生活
“這些青椒苗得澆水了,旁邊的雜草也該清理清理了。”隆冬時節的一個(ge) 午後,在白朗縣珠峰農(nong) 業(ye) 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育苗大棚裏,一位膚色黝黑的中年技術員在指導身旁的小夥(huo) 子。這名中年技術員名字叫旺久,站在他旁邊的是他的兒(er) 子紮西雲(yun) 丹。父子倆(lia) 都是珠峰農(nong) 業(ye) 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蔬菜種植人員,主要負責各大棚內(nei) 的育苗工作。
旺久,巴紮鄉(xiang) 查吾衝(chong) 村人,在2016年以前,他隻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農(nong) 民,由於(yu) 致富手段單一、收入少,被列為(wei) 建檔立卡貧困戶。
“家裏的那點青稞田,無論你多麽(me) 努力幹活,也隻能自給自足,根本就滿足不了更高的生活需求。”旺久無奈地說道。
2017年,白朗縣農(nong) 牧民技能培訓工作全麵展開,旨在加大鄉(xiang) 土人才和土專(zhuan) 家的培養(yang) 力度,利用引入的科技力量加強對本地人才特別是農(nong) 牧民科技特派員的培訓。得知這一消息後,旺久報了名,十幾天的專(zhuan) 業(ye) 培訓讓旺久有了“脫胎換骨”的感覺。
“聽著有十幾年種植經驗的老師授課,我覺得沒有技術,幹什麽(me) 都有點心虛!”旺久說。由於(yu) 技術過硬,在參加完白朗縣蔬菜種植訂單式技能培訓後,旺久在一次實操課中被珠峰農(nong) 業(ye) 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相中”。
2017年年底,旺久成為(wei) 珠峰農(nong) 業(ye) 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一名種植員。工作中,憨厚樸實的旺久一邊向老技術員虛心求教,一邊利用休息時間研究種植技術。很快,他就成了公司蔬菜種植技術骨幹,每個(ge) 月能夠領到4500元的工資。
幹一行,鑽一行。2017年,隨著公司蔬菜銷售量的增加,工作難度也在加大,旺久認真研究各種種植方式,並結合當地土地的特點,探索出適合基地蔬菜種植的方式,進一步提高了蔬菜種植質量、降低了種植成本。
高原蔬菜種植工作的特點是:天氣越熱,活也越多,逢年過節,更是不得閑,廣大市民對蔬菜的需求量大,種植人員不能停息,必須按時種植,確保蔬菜供應量。
旺久作為(wei) 珠峰農(nong) 業(ye) 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一名種植技術員,無論刮風下雨,無論哪位種植人員遇到技術問題,總是毫無怨言、隨叫隨到,滿腔熱情地投入工作。
“一個(ge) 人可以沒有文憑,但決(jue) 不可以沒有知識。”這是旺久的座右銘。平常,旺久幾乎把所有的業(ye) 餘(yu) 時間都用在了種植技術鑽研上,除了向有經驗的老技術員求教外,旺久還收集了很多種植科技方麵的書(shu) 籍和影像資料,一有空就學就實踐。
有時候,身邊的工友不理解,開玩笑地說:“咱就是一個(ge) 農(nong) 民工,操那份閑心幹啥呀?”每當這時,旺久是淡淡一笑,告訴身邊的工友:“是技能培訓改變了我的生活,幹了這一行,就得要刻苦鑽研蔬菜種植方法,精益求精。”
由於(yu) 不斷的努力,旺久已練就了一身硬功夫:隻要聽聽其他種植人員的簡單介紹,就大體(ti) 知道種植問題出在什麽(me) 地方。憑著對蔬菜種植技術的鑽勁,旺久已經成為(wei) 公司的全能型人才。任職四年來,旺久以出色的工作能力、員工之間和睦相處、團結一心的高尚情操和無私奉獻的精神,贏得了公司領導、同事的交口稱讚。
2019年,在旺久的鼓勵支持下,兒(er) 子紮西雲(yun) 丹也成為(wei) 公司一名蔬菜種植人員,在父親(qin) 的帶領和細心指導下,也逐漸成為(wei) 公司的種植骨幹。“自從(cong) 掌握了種植技術,我覺得自己實現了人生價(jia) 值,隻要自己努力了、勤奮了,明天的日子會(hui) 更好。”紮西雲(yun) 丹告訴記者。
現如今,旺久和兒(er) 子每個(ge) 月的收入加起來有1.3萬(wan) 元,全家也早已脫貧,都過上了幸福、有質量的生活。
“旺久是普普通通的蔬菜基地種植人員,既沒有多高的文化,也沒有超人的智慧,但他以不甘平庸的鑽勁、心係公司的情懷和默默奉獻的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jia) 值。下一步,我們(men) 將通過連片包幹等方式,開展由企業(ye) 負責對專(zhuan) 合組織、群眾(zhong) 的科技服務,培養(yang) 一大批像旺久這樣的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為(wei) 鞏固好脫貧攻堅成果作出新貢獻。”珠峰農(nong) 業(ye) 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巴桑頓珠告訴記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肖丁瑜:職業教育成就別樣人生
就讀於西藏職業技術學院供用電技術班的肖丁瑜,在高考前從未想過會來到拉薩,更未想到一次偶然選擇竟是她人生的重要轉折點。[詳細] -
拉薩第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清潔供暖低碳生活
隨著“暖心工程”的實施,使用天然氣這一清潔能源取暖、做飯逐漸成為拉薩市民群眾的生活習慣。[詳細] -
達娃次仁:學好技能好致富
在帶動周邊群眾分紅增收的同時,達娃次仁不僅向他們傳授藏香豬的養殖技術,還引導周邊群眾樹立起脫貧的誌氣、挺起致富的腰板,真正激發出持久的脫貧致富動力。[詳細] -
激勵匠人匠心 支撐製造強國
12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在廣州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向大賽的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參賽選手和廣大技能人才致以誠摯的問候。[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