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拉薩市恩惠苑社區有個家門口的“補習班”

發布時間:2021-01-18 09:41:00來源: 西藏商報

  近日,“自治區青少年綜合服務平台”正式在拉薩市城關(guan) 區恩惠苑社區掛牌,這標誌著社區青少年綜合服務跨上新的台階。恩惠苑社區於(yu) 2017年12月9日成立,居住著藏、漢、回等759戶3276名易地搬遷群眾(zhong) 。本著方便居民安心就業(ye) 、輔助兒(er) 童學業(ye) 需求,結合搬遷居民大部分是“文盲”的情況,恩惠苑社區以“陽光教育”“悠貝親(qin) 子”“恩海學堂”等活動為(wei) 載體(ti) ,累計為(wei) 1500餘(yu) 名青少年學生開展功課輔導。

  近日,記者來到恩惠苑社區“陽光教育”室,映入眼簾是寬敞的房間、各種書(shu) 籍和數台電腦。恩惠苑社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邊珍介紹,雖然居民自搬遷過後,住宿條件和生活條件等方麵都有了巨大的改善,但教育問題的重要性還是不容忽視。

  搬遷居民大部分來自農(nong) 牧區,所以在語言溝通、子女教育問題等方麵較為(wei) 吃力,為(wei) 了解決(jue) 這些實際問題並讓搬遷居民更好地適應城市生活、教育子女,恩惠苑社區成立“社區學校”、搭建學習(xi) 平台,贏得了政府的充分認可和廣大居民群眾(zhong) 的普遍讚譽。

  吹笛子、播音主持、少兒(er) 編程、街舞……每周六就是恩惠苑社區兒(er) 童學習(xi) “技能”的時間。在誌願者的教學下,兒(er) 童們(men) 學著各種“技能”,課堂氛圍活潑輕鬆,很是熱鬧。

  秉承著“陽光社區”教育的辦學理念,即“為(wei) 每個(ge) 社區兒(er) 童提供高質量的教育服務,減少教育資源不公平所造成的教育成果差異化”,每周六,拉薩海雕視角教育谘詢有限公司義(yi) 務承辦恩惠苑社區兒(er) 童和青少年的課外教育輔導活動,並將“陽光社區”教育項目拓展到恩惠苑社區。

  “2019年,海雕公司對‘陽光社區’教育活動進一步轉型升級,按照社區居民、兒(er) 童的需求和意願將‘陽光教育’轉型為(wei) 吹笛子、播音主持、街舞等課程活動,而2020年以來通過摸索了解又對‘陽光社區’教育課程進行了創新升級,開設趣味英語、藏文書(shu) 法、自護教育等課程,累計為(wei) 450餘(yu) 名搬遷青少年兒(er) 童提供了優(you) 質的教學平台,同時孩子們(men) 也能在這裏學習(xi) 少兒(er) 編程和看電影。”邊珍說。

  除了針對兒(er) 童的“陽光社區”教育外,恩惠苑社區還有“恩海學堂”誌願服務項目,主要以社區青少年為(wei) 服務對象,采用“研支團+團幹部+誌願者”協作機製為(wei) 服務對象提供關(guan) 於(yu) 學業(ye) 輔導、自護教育、思想引領、心理輔導等方麵的服務,旨在拉近農(nong) 村學生與(yu) 城鎮學生學習(xi) 上的差距。

  在共青團拉薩市委員會(hui) 的大力支持和共青團城關(guan) 區委員會(hui) 的指導下,拉薩市青年誌願者協會(hui) 組織河海研支團、小青稞誌願者在每周末定期為(wei) 搬遷青少年舉(ju) 辦“恩海學堂”教育援助課堂。課堂教學包括基礎課程作業(ye) 、學校周末作業(ye) 、自主訓練等內(nei) 容,並有兩(liang) 位老師巡回進行問題解答,通過這種以教脫貧的方式,提升社區孩子的素養(yang) ,切實為(wei) 450餘(yu) 名有需要的農(nong) 牧民隨遷子女提供幫助和服務。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