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禁止手機入課堂,手機如何拿得起放得下管得住?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guan) 於(yu) 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ge) 人手機帶入校園。確有需求的,須經家長同意、書(shu) 麵提出申請,進校後應將手機由學校統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王殿軍(jun) 說,現在讓學生學會(hui) 正確使用和管理手機,將來學生走上社會(hui) ,才有可能在麵對更新的事物時做到正確駕馭、合理使用。“學會(hui) 正確使用手機是一門必修課,也是當下教育的一部分。學生手機使用管理折射出學校的管理理念和育人水平,必須堅持‘管’與(yu) ‘教’結合,化危為(wei) 機。”王殿軍(jun) 說。
學校要將手機使用納入日常管理
如何在中小學加強學生手機管理,近年來成為(wei) 擺在廣大教育工作者麵前的難題。智能手機,不僅(jin) 是通信工具,還有上網、遊戲和社交等多種功能。自控力較差的學生,容易沉迷其中,浪費時間,損害視力,甚至接觸到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
據南京市玄武區教育局副局長、南京市第九中學校長張恒柱介紹,管控中小學生在學校使用手機,已成世界共識。意大利、法國、德國、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已經通過立法或者其他形式明令禁止學生將手機帶進校園或者課堂,有的規定在教師和家長的引導下學生才能使用手機,芬蘭(lan) 禁止向初三以下的學生銷售手機。
手機,要管,也要合理地管。
張恒柱說,學校有效管理學生手機,可通過管理、診斷、教育三步法。
一是管理。家長、學生和教師三方一起製定大家認可的手機管理製度,幫助學生養(yang) 成良好習(xi) 慣。學校還可以通過建設優(you) 秀班集體(ti) 的方式,在班集體(ti) 形成比較優(you) 秀的朋輩文化,開展豐(feng) 富的活動,讓孩子放下手機,去做更有價(jia) 值更有意義(yi) 的事情。二是診斷。對那些不能遵規守紀的學生,要了解他無法放下手機的原因和背後的成長訴求。再來,就是教育。張恒柱說,現在不少家長甚至老師簡單地用沒收、摔手機的方式解決(jue) 問題,實際上是在激化矛盾而不是解決(jue) 矛盾。教育方法要入情入理,讓學生真正意識到過度使用手機的危害性和加強管理的必要性。有些辦法可以讓孩子慢慢遠離手機,如增加戶外活動,幫助孩子製定科學的作息時間表等。
家長要及時介入,防微杜漸
《通知》還指出,各校要做好家校溝通,家長應切實履行教育職責,形成家校協同育人合力。
家庭是人發育、成長、生存的首要基地,家長應當言傳(chuan) 身教,注重培養(yang) 孩子良好的生活習(xi) 慣和行為(wei) 習(xi) 慣。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劉長海說,家長要引導子女養(yang) 成閱讀、藝術、運動、實驗、社交等多方麵的興(xing) 趣。冷靜思考是否有必要為(wei) 子女配備手機以及購置怎樣的手機等問題,在賦予子女手機使用的權利時與(yu) 子女約定手機使用時限等具體(ti) 事項,約定臨(lin) 時上交手機的事由和合理流程。
當孩子出現過度使用手機的跡象時,家長應及時介入。他說,值得注意的是,寒假、暑假期間,很多家長將手機當作免費的保姆,放任子女無節製地使用手機,殊不知,手機依賴的壞習(xi) 慣一旦養(yang) 成就需要花費大量的力氣才能糾正。
定好了規則,就要做到規則麵前人人平等。劉長海表示,要求子女做到的,家長首先要做到。家長帶頭遵守規定,主動用閱讀、運動等正能量活動充實自己的生活,讓子女對手機管理規定心服口服,而且能夠為(wei) 子女樹立成長榜樣。
“身處移動互聯時代,麵對智能手機的普及,廣大家長必須與(yu) 時俱進地提升家庭教育智慧,和學校一起引導子女養(yang) 成合理使用手機的好習(xi) 慣。”劉長海強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教育部印發通知: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
為保護學生視力,讓學生在學校專心學習,防止沉迷網絡和遊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詳細] -
國考麵試陸續開始 隨意棄考影響你的誠信檔案
這幾天,多部門密集公布了2021年度國家公務員招錄的麵試公告。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如果隨意棄考有可能進入誠信檔案。[詳細] -
83門課程695個名額 北大清華互開課程再升級
同時上北大和清華,是一種什麽體驗?去年年初以來,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互相開放部分本科課程,互認學分。[詳細] -
教育部提醒:切實加強寒假期間校外培訓場所疫情防控和規範管理工作
近期,我國本土疫情呈零星散發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織疊加態勢,加之春節、寒假將至,校外培訓場所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複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