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青海省一批教育大事實事落地
2020年,青海省教育係統聚焦辦好人民滿意教育,聚力教育公平和質量,一大批教育大事實事落地,人民群眾(zhong) 對教育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攀升。
2020年,青海省基礎教育麵貌發生了格局性變化,全省教育係統籌措資金30多億(yi) 元改善辦學條件,學前、義(yi) 教和高中階段生均校舍麵積增幅分別達到1%、5%、4%。全省學前教育毛入園率、義(yi) 務教育鞏固率和高中階段毛入學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青海省45個(ge) 縣(市、區)中已有32個(ge) 實現了學前教育全麵普惠。縣域內(nei) 義(yi) 務教育均衡發展通過國家評估驗收,義(yi) 務教育質量有了根本性改變。普通高中與(yu) 職業(ye) 教育協調發展,資源投入持續擴大,大班額基本“清零”,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任務全麵實現。
教育內(nei) 涵發展和服務能力達到新階段。職業(ye) 教育“雙高計劃”建設培育工作穩步啟動,“1+X”證書(shu) 製度和現代學徒製試點範圍進一步擴大,中職學生參加普通高考全麵放開,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進一步完善。普通本科高校新一輪學位點申報工作拉開大幕,立足省情需求和區域特色,優(you) 化調整學科專(zhuan) 業(ye) 結構,新增設藏藥學等4個(ge) 本科專(zhuan) 業(ye) ,應用型本科專(zhuan) 業(ye) 占比達到60.58%。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全麵推開在線課堂教學改革,開出3923門在線課程,有力保證了“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
高起點推進西寧大學籌建、獨立學院轉設工作,校園規劃、專(zhuan) 業(ye) 設置、學科孵化、人員引進工作並行推進、開局良好。加快學習(xi) 型社會(hui) 和終身學習(xi) 體(ti) 係建設,推動廣播電視大學明確發展定位、豐(feng) 富發展內(nei) 涵。全省高校畢業(ye) 生初次就業(ye) 率89.03%,有力支撐了全省“六穩”“六保”大局。
完善了覆蓋各學段的15年教育資助體(ti) 係,投入資金近20億(yi) 元,80多萬(wan) 名學生受益,實現應助盡助。大力實施推普脫貧,深度貧困區青壯年農(nong) 牧民普通話學習(xi) 全覆蓋,實現應學盡學。開展職業(ye) 技術技能培訓,為(wei) 農(nong) 牧民脫貧致富提供有力支撐。
“三區三州”貧困地區基礎教育資源全覆蓋,省內(nei) 外異地辦班和本專(zhuan) 科扶貧專(zhuan) 項計劃規模穩步擴大,為(wei) 農(nong) 牧區學生提供了更多優(you) 質教育資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省首家智慧生態教學廳建成投運
記者14日從西寧市官方獲悉,“弘揚生態文明,共建綠色校園”生態教學廳日前正式啟動,這是以西寧市建成的青海省首家以學校為載體的智慧生態教學廳。[詳細] -
教學點裏笑開顏
青海玉樹稱多縣珍秦學區秀瑪村教學點,是珍秦學區唯一的教學點,有46名學生,來自周邊的11個村子,學生分一、二兩個年級。[詳細] -
玉樹:三江源生態氣象科普教育基地命名“青海省科普教育基地”
日前,省委宣傳部、省科技廳和省科協聯合命名玉樹藏族自治州三江源生態氣象科普教育基地為“2021-2022年度青海省科普教育基地”。[詳細] -
“農村教育燭光行動”走進青海海西州高級中學
12月11日,海西州政協副主席、民盟德令哈市總支部主委雷海蘭一行來到州高級中學,開展“農村教育燭光行動”捐贈儀式,為州高級中學60名品學兼優的學生發放了3萬元獎學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