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假期,孩子們在成長
圖為(wei) 寒假期間,一個(ge) 小男孩正在體(ti) 驗VR遊戲的樂(le) 趣。 鄭璐 袁海霞 攝
拉薩市某書(shu) 吧裏,兩(liang) 個(ge) 小女孩正在認真閱讀。 鄭璐 袁海霞 攝
圖為(wei) 山西大學附屬中學師生歡度“雙節”,動手包餃子。 (山西大學附屬中學提供)
學生們(men) 是怎麽(me) 度過2020——2021學年寒假的呢?
近日,記者走訪了一些地方,認識了幾位家長和他們(men) 可愛的孩子們(men) 。在他們(men) 看來,一個(ge) “完美”的寒假不僅(jin) 要調適身體(ti) ,更要過得充實多彩。這不,很多家長帶著孩子加入到“充電”行列中。包括參加趣味數學培訓、閱讀課外書(shu) 籍、外出旅遊、參與(yu) 校園實踐等。讓我們(men) 一起去看看吧。
樂(le) 吉桑姆和白瑪德吉:興(xing) 趣是我們(men) 最好的老師
“小明看一本故事書(shu) ,前3天看了全書(shu) 的七分之四,還剩36頁沒有看,請問他已經看了多少頁?”“這道題埋了一顆‘雷’,前三天這個(ge) 信息其實可以忽略。可直接用36除以(1-4/7),就可以得到正確的答案了。”
在拉薩好學堂教育學校,六年級的小學生樂(le) 吉桑姆和白瑪德吉正在討論之前做過的一道數學題。校長馮(feng) 春林說,兩(liang) 個(ge) 孩子是在這裏認識並成為(wei) 好朋友的。“她們(men) 性格溫和、乖巧,都喜歡上數學課,我們(men) 教得省心,兩(liang) 個(ge) 孩子的進步都很大,解題效率也比較高。我們(men) 希望能夠幫助到更多學生和家庭,作為(wei) 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men) 想在寒假期間,盡一點自己的微薄之力。”
記者看到,來這裏上課的孩子和陪同孩子的家長都需要登記、測量體(ti) 溫,課前課後,工作人員會(hui) 認真進行消殺。每間教室寬敞明亮,各科的老師也在耐心地為(wei) 學生答疑解惑,老師與(yu) 學生也會(hui) 互留聯係方式,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隨時在線上向老師提問,老師們(men) 就像在課堂上一樣,或打字或語音,為(wei) 孩子們(men) 答疑解惑。
馮(feng) 春林告訴記者:“興(xing) 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希望更多孩子像樂(le) 吉桑姆和白瑪德吉一樣,因為(wei) 喜歡某門學科而來上課,而不是一味地為(wei) 了提升成績。因為(wei) 熱愛而學習(xi) ,才會(hui) 很快得到進步,我想,這就是學習(xi) 的真諦吧。”
韓樂(le) 知:閱讀讓我收獲滿滿
“他想了想,然後對我們(men) 說:‘很抱歉,先生們(men) 。今天十分不湊巧,橡麵坊沒有了。不過我們(men) 可以為(wei) 你們(men) 做兩(liang) 份炸牛肉丸,二位需要嗎?’聽見這話,迷亭先生的表情頗為(wei) 惋惜。他給了服務生一些小費,大概有兩(liang) 毛錢,說:‘真是可惜,看樣子白跑一趟,我們(men) 就想吃橡麵坊,你們(men) 想想辦法吧。’服務生答道:‘那好吧,請允許我去和廚師商議一下。’說完就離開了。”
五年級的小學生韓樂(le) 知正在津津有味地讀著《我是貓》裏麵的一個(ge) 片段。他說,《我是貓》這本書(shu) 是作者以一隻貓的視角,來描寫(xie) 人間百態。“這本書(shu) 對於(yu) 我來說,還是有些深奧的,更多的時候,我是想跟隨作者的步伐感受一些新奇、未知的事物。”
韓樂(le) 知告訴記者,這個(ge) 假期,他基本放下了平板電腦、遊戲機,除了寫(xie) 作業(ye) 、打乒乓球,更多的時間留給了閱讀。“遠離電子產(chan) 品的日子並不是很煎熬,取而代之的是閱讀《我是貓》《稻草人》《小王子》《騎鵝旅行記》《福爾摩斯探案集》等書(shu) 籍。閱讀帶給我更多的是思考,比如《小王子》,很多大人也在看這本書(shu) ,有的人說結局是小王子死了,但我覺得他沒有死,小王子回到他的星球,和玫瑰花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還有福爾摩斯這個(ge) 人,我覺得他很帥、很酷,可以偵(zhen) 破很多棘手的案件,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也滿足了我的好奇心、求知欲。這個(ge) 寒假,因為(wei) 閱讀,收獲滿滿。”
索朗德吉:願與(yu) 孩子們(men) 同行
索朗德吉是兩(liang) 個(ge) 孩子的母親(qin) ,她告訴記者,寒假期間,她帶著念初一的女兒(er) 旦增美朵和上小學一年級的兒(er) 子旦增白桑去林芝、山南等地旅行。“魯朗雲(yun) 海位於(yu) 深山老林中,那裏雲(yun) 霧繚繞、溪流蜿蜒,雪山、林海、田園勾畫了一幅恬靜、優(you) 美的‘山居圖’。當孩子們(men) 看到這如詩如畫的風景時,不禁感歎大自然的廣闊和美麗(li) 。我們(men) 也以這種方式把保護環境的理念傳(chuan) 遞給孩子們(men) :正是因為(wei) 對大自然的敬畏和保護,我們(men) 才能看到這麽(me) 珍貴的自然景象和多樣的生物,一定要保護好我們(men) 的碧水青山和金山銀山。”
自古以來,人們(men) 就崇尚鬆柏,讚譽柏樹為(wei) “百木之長”。索朗德吉告訴孩子們(men) ,柏樹素為(wei) 正直、高尚、長壽、不朽的象征,並帶他們(men) 實地觀看高50多米的“巨柏王”。她對孩子們(men) 說:“這棵大柏樹直徑近6米,據說這棵樹的樹齡已有2000多年之久。中醫學認為(wei) ,柏樹全身都是寶,樹脂、樹油、果實、枝節、樹葉均能入藥使用。而我們(men) 常用的藏香,其主料也是由柏樹幹製作而成的,這些天然物質不僅(jin) 能殺滅細菌病毒、淨化空氣,而且具有鬆弛神經、穩定情緒的作用。”
山南的雍布拉康,是西藏曆史上第一座宮殿,也是西藏最早的建築之一。當孩子們(men) 問到“我們(men) 的祖先前輩是如何在那麽(me) 高的山上建造這座宮殿、他們(men) 用的是什麽(me) 先進工具”時,索朗德吉說,他們(men) 用的是智慧和勤勞。“現在小孩子的心思總是讓人猜不透。女兒(er) 性格開朗活潑、有個(ge) 性,兒(er) 子溫暖細心、口才好,我們(men) 想趁著假期多帶他們(men) 出門看看美麗(li) 的自然風光,了解西藏的曆史文化,既是鍛煉身體(ti) ,也是學習(xi) 和增長見識。”
拉珍:再見不僅(jin) 是告別,也意味著重逢
“榮瑪鄉(xiang) 的居民是從(cong) 那曲高海拔地區搬遷過來的,房子建在半山腰上,和煦溫暖的陽光伴著居民們(men) 一天的勞作,我想,在這樣舒服的環境下,大家對生活一定是充滿熱情。離開榮瑪鄉(xiang) 的時候,我在心裏暗暗地說:我們(men) 下次再見。”
寒假期間,西藏民族大學組建重點團隊,開展“三下鄉(xiang) ”社會(hui) 實踐服務活動。作為(wei) 活動的參與(yu) 者和宣講員的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大二學生拉珍感觸頗深。
拉珍告訴記者,這是她上大學以來參加的第一次走村入戶活動。“作為(wei) 一名思政專(zhuan) 業(ye) 的學生,對每一項中央的優(you) 惠政策都耳熟能詳,我們(men) 參加此次三下鄉(xiang) 活動的目的是為(wei) 了讓更多的鄉(xiang) 親(qin) 知道‘惠在何處、惠從(cong) 何來、恩向誰報’。印象最深刻的是村主任的一番話,他說,中央的關(guan) 懷讓他們(men) 走向小康,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即將離開榮瑪鄉(xiang) 的時候,村民為(wei) 我們(men) 一一獻上哈達,他們(men) 沒有說過多煽情的話,但就是那一張張質樸的、掩藏不住的幸福笑臉,格外親(qin) 切和不舍。”拉珍說,“這次活動讓我難以忘懷。我想,‘再見’這個(ge) 詞不僅(jin) 僅(jin) 是告別語,更有下次還會(hui) 相逢的承諾。”
邊巴次仁:雖遠在異鄉(xiang) ,但並不孤獨
“這是長這麽(me) 大以來,第一次遠離山南老家在學校過年,非常想家,腦海裏總是浮現出以前在家過年過節時家人團聚的場景。”山西大學附屬中學西藏班高一學生邊巴次仁說。
邊巴次仁告訴記者,寒假生活緊張而充實,補課結束後,拿到手機的第一時間便是和家裏人視頻聊天,有幾次接通電話都不由自主地掉淚了。“每當我告訴父母在學校裏非常安全時,他們(men) 深感欣慰,並囑托我照顧好自己、刻苦學習(xi) ,要聽老師的話,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勤鍛煉、健康成長。”
在春節、藏曆新年期間,學校為(wei) 邊巴次仁等留校學生準備了美味的節日大餐,並開展了豐(feng) 富多彩的文體(ti) 活動。邊巴次仁感動地說:“雖然想家,但我並不覺得孤單,這次看到這麽(me) 多同學和我一起在學校聯歡,一起參加文體(ti) 活動,特別感動、開心。這段時光我會(hui) 常常憶念。”
山西大學附屬中學西藏班部主任張煜告訴記者,為(wei) 保障西藏班留校學生在學校能度過一個(ge) 健康、充實、愉快的寒假、春節和藏曆新年,讓同學們(men) 在太原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學校在嚴(yan) 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安排了慰問活動和文體(ti) 活動。“西藏班的老師們(men) 就像同學們(men) 的阿爸阿媽一樣,密切關(guan) 注著學生的成長、學習(xi) 和健康情況,春節和藏曆新年期間,學校領導及西藏班的老師們(men) 和同學們(men) 在食堂一起包餃子,在教室一起觀看春晚,讓同學們(men) 感受到了在家過節一樣的溫暖和歡樂(le) 的氣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拉薩SOS兒童村德慶卓嘎:我對孩子永遠隻有愛
德慶卓嘎出生在拉薩堆龍德慶區的一個農民家庭。2000年9月,德慶卓嘎做了一個決定——來到拉薩SOS兒童村做一名職業媽媽,從此,她承擔起了5號家庭數名孩子的撫教工作。[詳細] -
頓珠:平凡人的堅毅創業夢
頓珠,曾是比如縣茶曲鄉郭那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今年40歲的他,雙目幾近失明,在談起他的創業路,談起現在的好生活,頓珠眼裏閃爍著堅毅的目光。[詳細] -
山崖上的足球場 西藏墨脫的“新年禮物”
“未來,公共體育場館區域將是縣城一處新的城市活動中心,甚至可以將林芝市乃至自治區級的比賽引入墨脫,打造藏東南的體育產業和高原康養中心。”墨脫縣縣長魏長旗說。[詳細] -
“95後”男孩南加巴鄧的足球生活
有一位名叫南加巴鄧的“95後”小學教師,2020年畢業於西藏民族大學體育教育專業,畢業後,他決定返回老家昌都市洛隆縣,當上了馬利鎮第二小學的老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