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永拉姆:真抓實幹,帶領鄉親過上幸福好生活
近年來,在三江大地上,一大批有為(wei) 中青年走上了創新創業(ye) 的道路,他們(men) 為(wei) 昌都經濟社會(hui) 的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提供了不竭動力。同時也為(wei) 眾(zhong) 多貧困群眾(zhong) 致富增收,提供了良好的就業(ye) 環境。
澤永拉姆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今年45歲的澤永拉姆是昌都市卡若區日通鄉(xiang) 瓦列村宗嘎秀然農(nong) 畜產(chan) 品合作社負責人。
在此之前,澤永拉姆是卡若區日通鄉(xiang) 的一名代課老師,教書(shu) 育人十三載,有一天在老家瓦列村,她看見村民在為(wei) 奶製品銷售而發愁,她感到很疑惑,因為(wei) 瓦列村的奶製品在整個(ge) 昌都有著很好的口碑,但由於(yu) 沒有集中銷售渠道,加上消息閉塞,導致一部分村民的奶製品製作完工卻出現了滯銷的情況,了解到情況後,澤永拉姆萌生出了成立合作社的想法。
2015年底,澤永拉姆帶著滿滿的希望前往村委會(hui) ,說出了她想創建一個(ge) 牧場的想法,希望能得到政府的支持,但是,當時由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自主創辦的微小企業(ye) 還不多,辦法也不成熟,再者發展奶牛養(yang) 殖業(ye) 雖然家家戶戶都有一定的經驗和技術,可是大規模的養(yang) 殖技術方麵還存在很多空白,所以並沒有及時得到滿意的答複。
澤永拉姆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她獨自一人前往昌都市詳細了解了市場需求量以及城鎮居民的想法,同時積極與(yu) 農(nong) 牧局、獸(shou) 防站等單位協商,爭(zheng) 取技術支持。
通過不懈努力,澤永拉姆獲得了政府和企業(ye) 的扶持。2016年正式建立了日通鄉(xiang) 瓦列村宗嘎秀然牧場,2017年成功申辦了日通鄉(xiang) 瓦列村宗嘎秀然農(nong) 畜產(chan) 品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昌都市婦聯為(wei) 使宗嘎秀然能更好更快發展,下撥資金11萬(wan) 元用於(yu) 基礎設施建設。
目前,瓦列村宗嘎秀然牧場占地麵積約2500平方米,總投資金額達200萬(wan) 元,有奶牛170餘(yu) 頭,每日所生產(chan) 的酸奶、牛奶、奶渣等奶製品供不應求,產(chan) 品不僅(jin) 銷往昌都市區,因不斷擴大的品牌效應,如今產(chan) 品也銷往市區之外,月收入達6萬(wan) 元。
創業(ye) 致富不忘本,作為(wei) 瓦列村的一員,澤永拉姆不忘初心,盡自己所能給予群眾(zhong) 力所能及的幫助,誰家有困難,隻要傳(chuan) 到澤永拉姆那裏,她都會(hui) 主動給予幫助。
“澤永拉姆不僅(jin) 幫我們(men) 解決(jue) 了很多困難,還為(wei) 我的兒(er) 子斯郎頓珠對接了一份開挖掘機的工作,每月可以拿到4000多元的工資,她是我們(men) 一家人的大恩人。”布四郎流著淚說。瓦列村建檔立卡戶布四郎,由於(yu) 身患殘疾,且患有慢性疾病,需長期治療,家庭條件非常艱苦,澤永拉姆在了解他的家庭實際情況後,多次給予幫助,讓他的生活更加便利。
每天上午九點半,次仁德西都會(hui) 準時來到昌都市農(nong) 牧局門前的售貨亭開始一天的工作,一直到下午六點半下班。對於(yu) 次仁德西來說,這份工作十分輕鬆,每個(ge) 月還有3000元的收入,這是他們(men) 一家四口主要的經濟收入。因此,她特別感激給她提供這份工作的澤永拉姆。
宗嘎秀然合作社建成運營以來,澤永拉姆通過集體(ti) 幫扶、個(ge) 人幫助等措施,為(wei) 合作社成員購置了4萬(wan) 元的生活物資;為(wei) 務工人員發放了約50萬(wan) 元的勞務費用;為(wei) 敬老院先後三次送去了約3萬(wan) 元的慰問品。
同時,澤永拉姆始終堅守自己的的初心和使命,辦企業(ye) 就是為(wei) 了讓群眾(zhong) 能過上好的生活。這些年,她帶動了瓦列村1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致富,每年人均純收入增加約2000元,在合作社還開辦了奶牛養(yang) 殖、奶製品加工培訓班,為(wei) 20餘(yu) 名群眾(zhong) 提供了技能培訓,讓他們(men) 得技術、創增收。
從(cong) 艱苦的創業(ye) ,到現在發展到了一定規模,對一個(ge) 農(nong) 村婦女來說是了不起的成就。在日通鄉(xiang) 澤永拉姆也頗有名氣,但她從(cong) 不滿足於(yu) 現狀,她努力向那些比她強、事業(ye) 辦的比她規模更大的同行看齊,不斷奮進。
作為(wei) 一名隻有高中學曆的共產(chan) 黨(dang) 員,她在管理好企業(ye) 運作的同時,自覺加強個(ge) 人學習(xi) 。為(wei) 了使自己跟上社會(hui) 發展節奏,及時了解信息,她購買(mai) 了電腦,並請朋友教她操作,通過上網查詢,開闊自己的視野和眼界。如今,宗嘎秀然農(nong) 畜產(chan) 品合作社不僅(jin) 適應了市場的需求,也帶動了周邊的群眾(zhong) 增收致富。
雖然許多人勸她:畢竟隻是一個(ge) 女人,應該享享清福,把“大權”交給丈夫。但她總是說:“女人更應該自立自強,我從(cong) 這麽(me) 多年的創業(ye) 經曆中感受到了充實和快樂(le) ,我不僅(jin) 要提高自我,更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帶動更多的婦女致富。”正是這種精神支持著她,推著她不斷向前,用實際行動詮釋巾幗不讓須眉,致富不忘感恩的初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達瓦卓瑪:堅守“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念
達瓦卓瑪的孩子中,有的繼承了父親衣缽成為教師,有的成為公職人員、有的成為企業職工,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用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成為了村民羨慕的小康家庭。[詳細] -
尼吉拉姆:身殘誌堅說幹就幹的致富帶頭人
尼吉拉姆,身體的缺陷和學業未成並沒有讓她自暴自棄,隨著年齡的增長她意識到想要美好生活,就需要自己去爭取和努力…… [詳細] -
頓珠:平凡人的堅毅創業夢
頓珠,曾是比如縣茶曲鄉郭那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今年40歲的他,雙目幾近失明,在談起他的創業路,談起現在的好生活,頓珠眼裏閃爍著堅毅的目光。[詳細] -
做好生態大文章 高原學子回鄉創業勁頭足
為改變惡劣的生態環境,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西藏山南市隆子縣人以戰天鬥地的精神氣,打響了一場保衛家園、植樹防沙的戰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