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今年日喀則力爭建30家轉移就業基地

發布時間:2021-03-23 08:47:00來源: 西藏日報

  2020年,日喀則市委、市政府將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作為(wei) 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重要內(nei) 容,高位謀劃,提早部署,全力推動,全市實現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24.04萬(wan) 人,創收29.82億(yi) 元。今年將繼續建強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基地,力爭(zheng) 全市建成轉移就業(ye) 基地30家,並且依托基地力爭(zheng) 實現1萬(wan) 名以上農(nong) 牧民高質量穩定就業(ye) 。

  去年全市開展技能培訓472期

  為(wei) 穩定就業(ye) 形勢,鞏固脫貧成果,日喀則市委、市政府把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全力推進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工作,2020年,全市實現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24.04萬(wan) 人,創收29.82億(yi) 元,並成立31家勞務派遣公司、1662家勞務合作社、1547個(ge) 村居勞務經紀人以及125家縣級、38家市級、9家自治區級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基地,實現了轉移就業(ye) 從(cong) “單打獨鬥”向“聯合作戰”轉變。

  日喀則市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日喀則市著眼提高農(nong) 牧民就業(ye) 能力、就業(ye) 水平,以日喀則市公共職業(ye) 技能服務中心為(wei) 主體(ti) ,以各級各類培訓機構為(wei) 支撐,全麵加強農(nong) 牧民技能培訓。同時,整合現有培訓資源,廣泛開展種養(yang) 殖、木工、廚師等實用技能培訓,並且根據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需要,對林下資源采摘等19個(ge) 工種進行培訓備案,讓群眾(zhong) 學得進、用得上、就好業(ye) 。

  2020年,全市開展技能培訓472期,培訓25061人,培訓後就業(ye) 率達80.12%。同時,依托企業(ye) 、勞務派遣機構等市場主體(ti) ,深入開展“以工代訓”116期,培訓5738人,開展“訂單定崗”技能培訓58期,培訓3125人。

  打造建築、運輸等就業(ye) 品牌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日喀則市將引導各縣(區)根據本地自然特點、人文環境、主導產(chan) 業(ye) 、特色經濟,在認真分析當前就業(ye) 市場競爭(zheng) 力和市場占有率的基礎上,依托勞務合作社、派遣公司等,結合本地工程項目、產(chan) 業(ye) 發展、城鎮建設需求,重點打造建築、運輸、家政、民族手工藝等就業(ye) 品牌,通過加強技能培訓、加大宣傳(chuan) 力度等措施拓寬就業(ye) 品牌水平和知名度。

  同時,在現有工作的基礎上,探索搭建線上線下信息服務平台、建立用工餘(yu) 缺調劑平台,廣泛發布需求信息,提供就業(ye) 推薦、職業(ye) 介紹、政策谘詢等一站式免費服務,成為(wei) 培育日喀則市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服務新亮點。

  “我們(men) 將繼續建強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基地,力爭(zheng) 2021年日喀則全市建成30家轉移就業(ye) 基地,並依托基地力爭(zheng) 實現1萬(wan) 名以上農(nong) 牧民高質量穩定就業(ye) ,使之成為(wei) 農(nong) 牧民規模化轉移就業(ye) 的固定渠道。”該負責人說。

  支持有創業(ye) 意願的農(nong) 牧民創業(ye)

  針對日喀則市群眾(zhong) 在阿裏就業(ye) 人數多但跟蹤服務不到位等情況,該負責人介紹,將在阿裏設立日喀則籍農(nong) 民工服務驛站,擇優(you) 選擇1家勞務派遣公司提供市場化運作,進一步提升跨市地組織化程度和水平。“目前那曲、拉薩的服務站正在招投標,廣東(dong) 惠州服務站、江蘇揚州服務站也已經掛牌。”同時,大力支持有創業(ye) 意願的農(nong) 牧民創業(ye) ,對農(nong) 牧民首次創辦小微企業(ye) 或從(cong) 事個(ge) 體(ti) 經營,且所創辦企業(ye) 或個(ge) 體(ti) 工商戶自登記注冊(ce) 之日起正常運營6個(ge) 月及以上的,給予一次性創業(ye) 補貼。

  “此外,我們(men) 還將依托公共職業(ye) 技能實訓基地,進一步爭(zheng) 取援藏資金和人才優(you) 勢,著力打造日喀則第一所技工學校,並結合全市產(chan) 業(ye) 發展和勞動力市場變化,設置電商類、建築類、旅遊類、服務類等專(zhuan) 業(ye) ,形成以特色專(zhuan) 業(ye) 為(wei) 龍頭,以亮點專(zhuan) 業(ye) 為(wei) 側(ce) 重點,學製專(zhuan) 業(ye) 、短期培訓專(zhuan) 業(ye) 並重,各專(zhuan) 業(ye) 全麵協調發展的格局。”該負責人說。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