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建設西藏新征程
春暖花開,萬(wan) 物複蘇。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總結黨(dang) 領導人民治藏穩藏興(xing) 藏的成功經驗,提出了“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等重要論述,形成了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
“努力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西藏”。350萬(wan) 西藏各族兒(er) 女牢記總書(shu) 記殷殷囑托,曆史性消除絕對貧困,落實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大事,在“十四五”開局之年,昂首闊步,邁向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西藏的新征程。
穩定護航發展
陽春三月,“西藏江南”林芝市煙雨朦朧,桃花綻放。一年一度的林芝桃花節,迎來了八方遊客。
“我們(men) 參加了西藏八日遊,既品讀了布達拉宮的文化,又欣賞了高原的自然風光,感受到西藏安定祥和、生機盎然。”河南遊客管育才說。
林芝市巴宜區八一鎮老黨(dang) 員、66歲的翻身農(nong) 奴普布次仁回憶往昔歲月,感慨地說:“我們(men) 有今天的生活,離不開黨(dang) 的領導。我們(men) 要教育後代知黨(dang) 恩、感黨(dang) 恩、跟黨(dang) 走。”
地處祖國邊陲的西藏,是重要的國家安全屏障。西藏實現持續穩定和快速發展至關(guan) 重要。
2013年3月9日,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西藏代表團審議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
2015年召開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把實現社會(hui) 局勢的持續穩定、長期穩定、全麵穩定作為(wei) 硬任務。
近年來,西藏把維護社會(hui) 和諧穩定作為(wei) 首要政治任務,創新開展網格化管理、幹部駐村駐寺,設立便民警務站,不斷完善長治久安機製,群眾(zhong) 安全感滿意度保持在99%以上。
持續和諧的穩定局麵成為(wei) 西藏高質量發展的堅強保障。
2020年,西藏地區生產(chan) 總值突破1900億(yi) 元,增速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列。西藏62.8萬(wan) 貧困人口已全部脫貧。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到雪域高原投資興(xing) 業(ye) ,全區市場主體(ti) 達到36.5萬(wan) 戶,過去5年招商引資累計到位資金2535億(yi) 元。
經濟快速發展推動西藏各族群眾(zhong) 生活更加美好。2020年,西藏城鄉(xiang)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1156元、14598元,同比分別增長10%、12.7%。
西藏自治區社科院當代研究所所長達瓦次仁說:“西藏和平解放以來的發展實踐充分表明,沒有社會(hui) 的和諧穩定,就沒有新西藏。”
生態創造財富
初春的雪域高原,冰雪消融,草長鶯飛,“最美第三極”的生態畫卷再次舒展開來。
青藏高原被譽為(wei) “亞(ya) 洲水塔”,對全球氣候具有重要影響。
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就是對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最大貢獻。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對曆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對世界負責的態度,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護好高原的生靈草木、萬(wan) 水千山,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wei) 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
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廳長羅傑說:“習(xi) 總書(shu) 記對西藏生態保護工作的戰略定位和戰略部署,為(wei) 西藏生態保護工作指明了方向。”
近年來,西藏作出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加快建設美麗(li) 西藏等決(jue) 策部署,製定了《西藏自治區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條例》,全麵推行河湖長製、排汙許可製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製,不斷築牢生態安全屏障。
如今,西藏仍是世界上生態環境質量最好的地區之一:地級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比率99.4%,主要江河湖泊及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草原綜合植被蓋度47%,黑頸鶴增至8000多隻,藏羚羊突破20萬(wan) 隻……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過去5年,西藏共落實各類生態補償(chang) 資金296.3億(yi) 元,借助良好生態培育壯大高原生物、文化旅遊、清潔能源、天然飲用水等綠色產(chan) 業(ye) ,帶動更多群眾(zhong) 吃上了“生態飯”。
數據顯示,過去5年,西藏農(nong) 牧民參與(yu) 鄉(xiang) 村旅遊就業(ye) 8.6萬(wan) 人,年人均增收4300元。2020年,全區天然飲用水企業(ye) 直接帶動就業(ye) 5000餘(yu) 人。
坐落在拉薩西南角隱秘山穀中的達東(dong) 村,貧困發生率曾高達22%。通過探索“鄉(xiang) 村旅遊產(chan) 業(ye) 扶貧”新模式,達東(dong) 村如今成了周末度假遊的網紅打卡地,一批群眾(zhong) 在家門口鼓起了“錢袋子”。
村民索朗頓珠開了一家茶館,旺季每月有3000多元的穩定收入,到年底還有文旅產(chan) 業(ye) 的分紅。他說:“發展鄉(xiang) 村旅遊增強了大家的環保意識,環境好了,來旅遊的人更多,我們(men) 的收入也更多了。”
強邊安居樂(le) 業(ye)
日喀則市定結縣陳塘鎮地處珠穆朗瑪峰東(dong) 南側(ce) ,與(yu) 尼泊爾毗鄰,是我國境內(nei) 夏爾巴人的主要定居點之一。
2018年起,國家電網投入300多億(yi) 元,實施“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電網建設,西藏邊境縣均在覆蓋範圍內(nei) 。2020年9月,夏爾巴人告別了限電生活。
“近幾年,柏油路修到了家門口,特別是接入穩定的大電網後,生活是真方便了。”陳塘鎮陳塘村村民拉巴說,以前沒想過能用上洗衣機,去年村裏多數家庭買(mai) 了洗衣機、電壓力鍋等電器。
拉巴的感受是西藏邊境群眾(zhong) 生活巨變的縮影。
與(yu) 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等國接壤的西藏,邊境地區大都處於(yu) 喜馬拉雅山脈深處,山高穀深,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條件相對艱苦。
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指出,要加強邊境地區建設,采取特殊支持政策,幫助邊境群眾(zhong) 改善生產(chan) 生活條件、解決(jue) 後顧之憂。
為(wei) 此,西藏持續推進興(xing) 邊富民行動,加快邊疆發展,實施以“神聖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為(wei) 主題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高標準建設600多個(ge) 邊境小康村,加快補齊邊境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促進邊境地區繁榮穩定、和諧安寧。
山南市錯那縣勒鄉(xiang) 勒村村民普次,2019年搬進了180多平方米的新房,不僅(jin) 住得寬敞,還經營了民宿。他說:“黨(dang) 的政策好,日子越過越紅火。”
如今,西藏邊境群眾(zhong) 把對黨(dang) 和祖國的赤誠熱愛和感恩真情融入每一寸國土,不斷在邊境一線築牢鋼鐵長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自治區今年計劃帶動轉移就業30萬人以上
近日,西藏自治區印發《關於加大有組織轉移就業和技能培訓力度 促進農牧民持續就業增收的意見》。[詳細] -
西藏自治區今年計劃實現勞務收入50億元
近日,記者從西藏自治區農牧民轉移就業轉型推進組辦公室獲悉,2021年,全區計劃農牧民轉移就業60萬人以上,力爭達到70萬人,實現勞務收入50億元,技能培訓10萬人。[詳細] -
黨史學習教育中央宣講團宣講報告會在拉薩舉行
根據黨中央統一部署,26日上午,黨史學習教育中央宣講團宣講報告會在拉薩舉行。[詳細] -
西藏自治區加快推進戶外運動大區建設
近日,西藏自治區體育局邀請國內著名山地戶外運動專家,在拉薩召開加快推進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發展座談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