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西堅參:從奧運火炬護送員到“國門衛士”
圖為(wei) 民警在普蘭(lan) 口岸國門巡邏。 紮西堅參供圖
“一天24小時,每天兩(liang) 班崗,巡邏路程等同於(yu) 一個(ge) ‘半程馬拉鬆’。”紮西堅參是西藏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普蘭(lan) 出入境邊防檢查站(以下簡稱:普蘭(lan) 邊檢站)的一名民警,他用極為(wei) 簡短的一句話向記者講述了普蘭(lan) 邊檢站斜爾瓦執勤點的日常工作。
圖為(wei) 紮西堅參與(yu) 隊友在巡邏途中。 紮西堅參供圖
近日清晨,紮西堅參和往常一樣收拾行李,準備前往斜爾瓦執勤點執勤。在他拿起筆記本的瞬間,一張褪色發黃的照片掉到地上,這讓同樣一旁收拾行李的民警尼瑪國傑好奇不已。
“咦?這不是你嗎?”尼瑪國傑從(cong) 地上撿起照片對紮西堅參說。這是紮西堅參收藏了13年的珍貴照片,記錄著他參與(yu) 護送奧運會(hui) 火炬登頂珠穆朗瑪峰(以下簡稱:珠峰)的難忘經曆。
“這張照片是我和隊友在珠峰護送奧運火炬時留下的合影。”2008年,在奧運火炬護送員選拔中,紮西堅參以優(you) 異的綜合成績脫穎而出,接受了與(yu) 隊友護送奧運火炬登頂珠峰之巔的艱巨任務與(yu) 挑戰。
圖為(wei) 紮西堅參與(yu) 隊友在巡邏途中。 紮西堅參供圖
紮西堅參出生在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自出生起與(yu) 珠峰結下了不解之緣。2008年選拔火炬護送隊員時,他是西藏登山學校的學生。
“那年,我和30多位青年被選上火炬護送員,我們(men) 平均年齡隻有18歲。”紮西堅參告訴記者,2008年5月8日9時17分,他和隊友把奧運聖火成功護送到地球之巔的珠峰頂上。
“從(cong) 那時起,‘攀登精神’融入到我至今以來的工作、生活中。”紮西堅參從(cong) 登山學校畢業(ye) 後,於(yu) 2012年被招收到西藏邊防總隊,成為(wei) 該總隊阿裏支隊普蘭(lan) 機動中隊的新兵。2015年,他自願申請到普蘭(lan) 邊檢站工作,並至今堅守在普蘭(lan) 邊檢站。
圖為(wei) 奧運火炬護送員攀登珠峰(資料圖) 紮西堅參供圖
普蘭(lan) 邊檢站位於(yu) 中國西南邊陲、西藏阿裏地區普蘭(lan) 縣境內(nei) ,與(yu) 中國、印度、尼泊爾三國交界處。紮西堅參作為(wei) 普蘭(lan) 邊檢站斜爾瓦執勤點的“黨(dang) 員先鋒隊”“巡邏隊”隊長,始終堅守在國門口岸一線。
“一定要小心腳下的暗冰,否則會(hui) 很危險。”在日前的一次巡邏任務中,紮西堅參帶著執勤點首次參加巡邏的新民警踏上了巡邏路,“這裏雖早已入春,但滿山的積雪依然銀裝素裹。”
紮西堅參說,巡邏路不僅(jin) 被積雪覆蓋,而且部分陡峭路段的坡度約達70度,“道路崎嶇泥濘,碎石和暗冰都比較多,如果大意了就很容易摔倒,甚至會(hui) 有生命危險。”
“前麵的路很難走,大家一定要控製好步速,一定要踩著前一名的腳印,身體(ti) 保持平衡,呼吸要均勻,千萬(wan) 不要滑倒。”無論如何叮囑,紮西堅參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巡邏隊走到半路時,民警益西旺姆不慎滑落到崖壁上,眼疾手快的紮西堅參一把抓住了他的手,並讓他找到腳下的支撐點用力蹬上。
圖為(wei) 奧運火炬護送員在珠峰腳下的合影(資料圖)
“隊長紮西堅參的冷靜施救,讓滑落崖壁上的隊友轉危為(wei) 安了。”參加此次巡邏的新民警羅郎說,他們(men) 每邁一步,都像是踏過了“鬼門關(guan) ”。
臨(lin) 近旁晚,巡邏隊返回執勤點。回望他們(men) 走過的艱險巡邏路,其中的責任、壓力和內(nei) 心的忐忑,隻有紮西堅參自己心裏清楚。
紮西堅參曾是一名登山愛好者,他在奧運火炬護送中實現攀登世界最高峰的夢想。而在此後數年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在守護國門的工作中,他始終秉持“攀登精神”,讓自己曆練成邊檢一線的“國門衛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拉薩北京實驗中學:厲行節約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為了讓學生養成文明就餐、節約用餐的習慣,自去年7月起,拉薩北京實驗中學在全校推行文明用餐行動,倡導全校師生厲行節約、杜絕餐飲浪費,取得了明顯的效果。[詳細] -
日喀則拉孜縣積極開展“夜校”學習班
今年以來,日喀則拉孜縣為了讓“富口袋”與“富腦袋”實現雙贏,積極開展群眾教育實踐活動,精心製定學習實施方案,開展好“空中”課堂、晚間“識”堂、身邊學堂、線上課堂等四堂課。[詳細] -
山南瓊結縣開展“春風行動”專場招聘會
近日,山南市瓊結縣開展了以“搭建供需平台,促進就業創業”為主題的2021年“春風行動”暨綠色產業園專場招聘會。[詳細] -
國網山南供電公司達瓦次仁:初心不改矢誌奉獻
1993年,20歲出頭的達瓦次仁走上了為千家萬戶帶來光明的電力工作者的工作崗位。人們都稱“電力人”為“光明的使者”,但光鮮背後,“電力人”的艱苦付出,卻鮮為人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