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清冊 英名常在
巍巍英雄山,鬱鬱翠柏鬆。
在山東(dong) 省濟南市市中區英雄山南麓,一本被珍藏了七十載的濟南戰役《烈士清冊(ce) 》,靜靜陳列在濟南戰役紀念館。
曆經半個(ge) 多世紀,紙張有些發黃,但字跡依舊清晰,一位位烈士的英名無聲記錄著解放戰爭(zheng) 時期的那場著名戰役,鐫刻著先烈們(men) 對黨(dang) 的無限忠誠和對信仰的執著堅守。
1948年9月,為(wei) 了解放濟南,華東(dong) 野戰軍(jun) 將士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衝(chong) 鋒陷陣、英勇殺敵,5000多名指戰員英勇捐軀,壯烈犧牲。
濟南戰役紀念館陳列科副科長周光濤說,這是紀念館目前僅(jin) 存的一本濟南戰役《烈士清冊(ce) 》,1950年由濟南市人民政府編寫(xie) ,裏麵記載了1948年9月16日至24日濟南戰役期間犧牲的1000多名烈士信息,包括烈士姓名、所屬部隊、最初安葬地等。
在濟南戰役中,人民解放軍(jun) 曆經八天八夜浴血奮戰,全殲國民黨(dang) 守軍(jun) 10.4萬(wan) 餘(yu) 人,取得濟南戰役的偉(wei) 大勝利,由此拉開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序幕,成為(wei) 奪取解放戰爭(zheng) 全麵勝利的重要突破。同時,我軍(jun) 也付出了傷(shang) 亡2.6萬(wan) 多人的代價(jia) ,其中5101名烈士長眠在這片土地上。
濟南革命烈士陵園始建於(yu) 1948年10月,在莊嚴(yan) 肅穆的墓區,一座座烈士墓佇(zhu) 立在蒼鬆翠柏間。目前,陵園共安葬1614名革命烈士,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鄧恩銘等23名烈士也安葬於(yu) 此。
周光濤說,戰爭(zheng) 年代受特殊環境條件的限製,很多烈士犧牲的時間、地點和經過均不詳,他們(men) 的親(qin) 屬不知道親(qin) 人安葬在何處,而這本《烈士清冊(ce) 》為(wei) 後期核實烈士信息提供了寶貴佐證,迄今已經幫助烈屬找到200多名烈士的安葬地。
2009年3月28日,山東(dong) 煙台海陽盤石鎮大薛家村的薛仁進一路打聽來到濟南革命烈士陵園,尋找其三叔薛占梅。陵園工作人員仔細翻閱《烈士清冊(ce) 》上的每個(ge) 名字,並對照其他史料和烈士墓區平麵圖逐一排查。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yu) 找到烈士薛占梅的墓地,幫助薛仁進圓了60多年的尋親(qin) 夢。
據《烈士清冊(ce) 》記載,薛占梅為(wei) 華野13縱37師109團戰士,在濟南戰役中犧牲,原安葬地位於(yu) 濟南商埠區四一路。作為(wei) 濟南戰役榮獲中央軍(jun) 委授予榮譽稱號的“濟南第二團”,109團全團2400多人,戰役結束時僅(jin) 剩1200餘(yu) 人。
傳(chuan) 承英烈誌,建功新時代。
這本《烈士清冊(ce) 》記載的烈士英名,每一個(ge) 名字都如一盞革命精神的明燈,引領後人不忘初心、砥礪奮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刻百年模樣 讓“紅船精神”流芳
為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浙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湖畫舫”的傳承人韓鳴華和工人們更是全力以赴製作從10多厘米到10多米不同規格的紅船模型,讓更多的人可以近距離感受南湖紅船之美。[詳細] -
講好百年黨史 激發奮進力量
從3月18日開始,全軍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團分赴部隊,圍繞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主席關於黨的曆史的重要論述特別是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詳細] -
林芝巴宜區邀請十八軍老戰士講述黨史故事
近日,林芝市八一中學、巴宜區消防救援大隊、陸軍駐藏某部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十八軍老戰士彭小毛,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曆向學校師生和部隊官兵講述了黨史故事,開展了黨史學習教育活動。[詳細] -
學好黨史 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永葆黨的生機活力
我們在黨史學習教育活動中,要繼續發揚徹底的革命精神,在黨的自我警示提升教育、政治信念作風教育和黨風廉政建設等三個方麵下好功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