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把書念下去”的大白話老道理

發布時間:2021-04-21 13:55:00來源: 新華社

  “我走了很遠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將這份博士學位論文送到你的麵前”“把書(shu) 念下去,然後走出去,不枉活一世”……真實的經曆、平實的語言,中科院一位博士4年前寫(xie) 在博士論文中的“致謝”部分,近日在網上引發不小的追捧。這篇《致謝》不僅(jin) 表達了一位寒門學子改變人生軌跡的故事,也在重新為(wei) 常說的“讀書(shu) 改變命運”提供注解。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yun) 之誌。細究作者的人生軌跡,並沒有跳脫這句勵誌名言的邏輯,老道理仍管用。在這個(ge) 不少人把“內(nei) 卷”掛在嘴上,把“比廢”落實在行動中的時代,一句簡單又直白的“把書(shu) 念下去,然後走出去”之所以直抵人心、引發共鳴,起碼說明許多人並不像大家想象中的那麽(me) 頹廢,他們(men) 心中還有夢。

  窮且益堅?還是“躺平任嘲”?其實是這代年輕人精神世界的兩(liang) 麵。這幾年,“985廢物”“小鎮做題家”的故事屢屢刷屏,看似年輕人不堪重負,其實更多的是以自嘲的方式減壓。或許,那位博士在奮鬥的過程中也在很多關(guan) 口大呼“心態崩了”,但他最終拿出勇氣和耐心,克服困難和挑戰,扼住了命運的喉嚨。

  與(yu) 時代共舞,自嘲之外,自強、自勉、自省仍是主流,誰說一代不如一代?

  其實知識就是知識,熄滅理想之火的,並不是讀過的書(shu) ,而是那種“學曆就是一切”“不成功就廢掉”的功利心態。

  把書(shu) 念下去,不枉來時路,歸來皆少年!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