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在農村中小學校設置3000多個服務機構為愛護航
記者1日從(cong) 寧夏教育廳獲悉,為(wei) 解決(jue) 農(nong) 村留守兒(er) 童和單親(qin) 家庭學生課業(ye) 輔導等問題,寧夏為(wei) 農(nong) 村中小學校設置了3000多個(ge) “留守兒(er) 童之家”“心理谘詢室”,通過親(qin) 情電話、視頻聊天等方式,保障留守兒(er) 童與(yu) 父母的情感交流,定期舉(ju) 辦心理健康、安全教育專(zhuan) 題輔導,組織開展“愛心媽媽”“愛心爸爸”誌願活動,保障留守兒(er) 童安全有保障、學業(ye) 有指導、情感有撫慰。
據悉,寧夏教育廳聯合相關(guan) 部門研究製定了30餘(yu) 項政策措施,把解決(jue) 好農(nong) 村留守兒(er) 童和困境兒(er) 童就學問題作為(wei) 促進教育公平、為(wei) 民辦實事的重要內(nei) 容,構建兩(liang) 類兒(er) 童就學服務保障體(ti) 係,切實保障每一名兒(er) 童平等接受義(yi) 務教育的權利。
在改善就學條件方麵,寧夏近五年累計投入項目建設資金近100億(yi) 元統籌推進縣域內(nei) 城鄉(xiang) 義(yi) 務教育學校建設、教師編製配備、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和基本裝備配置“四個(ge) 統一”,在西部地區率先以省為(wei) 單位實現縣域義(yi) 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目標。鄉(xiang) 鎮寄宿製學校和農(nong) 村小規模學校辦學條件達到基本要求。全麵推動落實特殊教育二期提升計劃,投入9000多萬(wan) 元,為(wei) 13所特殊教育學校配置康複設備,建設隨班就讀資源教室104間,保障4543名殘疾兒(er) 童隨班就讀,對1277名實施了送教上門,全區殘疾兒(er) 童入學率達到95%以上。
同時,寧夏完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和留守子女義(yi) 務教育長效保障機製,堅持“以流入地政府為(wei) 主、以公辦學校為(wei) 主”原則,建立以居住證為(wei) 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開展綠色入學通道,實行一站式服務,保證進城務工隨遷子女100%在公辦中小學就讀的訴求,依法保障接受義(yi) 務教育權益。
此外,學前教育階段,寧夏對城鄉(xiang) 低保兒(er) 童和殘疾兒(er) 童按1500元/生·年的標準免除保教費,按900元/生·年的標準補助夥(huo) 食費;對孤兒(er) 、殘疾兒(er) 童或其他原因造成家庭經濟特別困境的兒(er) 童,按1000元/生·年的標準補助保教費。義(yi) 務教育階段,寧夏對農(nong) 村建檔立卡學生和困境學生寄宿生按照小學1000元/生·年和初中1250元/生·年的標準進行補助。近三年,累積下達資助資金13.4億(yi) 元,共有45萬(wan) 名留守兒(er) 童和困境兒(er) 童享受到了這項教育惠民政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兒童節,他們和邊境派出所民警一起過
在“六一”國際兒童節來臨之際,林芝邊境管理支隊達木邊境派出所組織民警與駐地政府人員一同前往轄區小學,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與小學生們共慶“六一”。[詳細] -
百年風華勵初心 高歌前行承使命
時光流轉,歲月如歌。黨史學習教育正在西藏自治區山南市如火如荼的開展。[詳細] -
拉薩教育係統開展師生才藝係列比賽
近期,拉薩市教育係統開展以“石榴籽 ·百年足跡 ·魅力綻放”為主題的師生才藝係列比賽活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