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師範專業持續保持熱度 “師範熱”需要冷思考

發布時間:2021-08-13 16:34:00來源: 廣州日報

  師範分數線飆升了——飆到什麽(me) 水準?用“進逼清北、碾壓985”來形容,並不為(wei) 過。據媒體(ti) 報道,在天津、浙江、雲(yun) 南等省市,部屬師範院校的專(zhuan) 業(ye) 組投檔線飄紅。以天津市高考提前批錄取情況為(wei) 例,211高校華中師範大學的錄取分數線高達692分,隻比北大的705分低13分,這分數足以“碾壓”一眾(zhong) 985高校;211高校東(dong) 北師範大學分數線也高達687分,與(yu) 北京大學相差僅(jin) 18分,不輸東(dong) 北任何一所985高校。

  實際上,“師範熱”已經持續多年。統計顯示,2018年各地高考成績排在本省前30%的畢業(ye) 生,報考師範專(zhuan) 業(ye) 的比例平均是18.3%;2019年則提高到33.4%,翻了近乎一倍。其中,比例最高的兩(liang) 個(ge) 省份高達55.3%和49.8%,意味著高考成績排在本省前30%的畢業(ye) 生,超過半數或者接近半數報考師範專(zhuan) 業(ye) 。回想過去師範專(zhuan) 業(ye) 曾和“農(nong) 地礦油”等冷門專(zhuan) 業(ye) 相提並論,不少地方師範院校還要降分錄取,其中的冷熱對比令人感慨。

  師範分數線飆升,改變了生源質量,有助於(yu) 提升師範生的培養(yang) 質量。從(cong) 客觀上來看,這是社會(hui) 進步使然。如今,尊師重教已是全民共識,公眾(zhong) 對教育師資越來越看重,“師範熱”釋放出積極的就業(ye) 信號。然而,看待“師範熱”需要多維視角。從(cong) 某種程度上說,為(wei) 了師範專(zhuan) 業(ye) 持續保持熱度,當下需要“冷思考”。

  為(wei) 什麽(me) ?因為(wei) ,從(cong) 整體(ti) 看,“師範熱”的背後存在著冷熱不均。一些地方師範院校招生還是遇冷,甚至有“掉檔”現象。與(yu) 經濟發達地區中小學吸引知名高校畢業(ye) 生爭(zheng) 相應聘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經濟欠發達地區中小學還會(hui) 遭遇招聘難。而要改變這些現狀,仍需依靠持續不斷的改革創新,來大力推進義(yi) 務教育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從(cong) 今年起,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與(yu) 地方師範院校采取定向方式,每年為(wei) 脫貧縣和中西部陸地邊境縣中小學校培養(yang) 1萬(wan) 名左右師範生。這將從(cong) 源頭上改善中西部欠發達地區中小學教師隊伍質量。

  從(cong) 長遠看,填補教師需求缺口需要一個(ge) 過程。盡管教師需求量未來仍處在穩定的增長期,但教師需求缺口除了體(ti) 現在“數量不足”,還體(ti) 現在“質量不足”上。更何況,師範院校“招錄熱”不能和“從(cong) 教熱”畫等號。從(cong) 專(zhuan) 業(ye) 能力養(yang) 成到真正形成職業(ye) 認同,培育師範生需要“靜待花開”。彌補師資質量上的缺口並非一朝一夕可以解決(jue) 。

  百年大計,教育為(wei) 本。要讓“師範熱”持續熱下去,需要不斷深化教育改革,推動義(yi) 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xiang) 一體(ti) 化,提升教師社會(hui) 地位和職業(ye) 成就感。唯有如此,“師範熱”方能源源不斷轉化為(wei) 推動教育事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動力。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