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學子“重走長征路”:紅色文化不隻是老輩“專屬”
圖為(wei) 實踐隊員正在采訪老紅軍(jun) 後代黃華。 王心茹 攝
“我之前覺得‘紅色文化’和青年人格格不入,老一輩人才會(hui) 喜歡,到了當地以後才發現這隻是我的刻板印象。”西北師範大學傳(chuan) 媒學院學生楚玉珂說,能夠用所學的傳(chuan) 媒知識傳(chuan) 播紅色文化,於(yu) 他而言是一種別樣的體(ti) 驗。
今年暑期,西北師範大學傳(chuan) 媒學院組織了一支社會(hui) 實踐隊伍赴江西、廣西重走長征路,楚玉珂正是實踐隊伍的一員,每到一處長征遺址,他都會(hui) 和隊友配合錄製一期“青年大學習(xi) ”短視頻,介紹當地的紅色革命文化。
正值暑假,在瑞金市紅井景區,每天前來參觀的遊客數量絡繹不絕,其中不乏年輕人和孩童們(men) 的身影。交談中,楚玉珂發現,在這些參觀的遊客中,很多都來自江西省。“紅井景區在田園風光景色中融入紅色文化旅遊資源,對於(yu) 年輕人來說是一種很好的吸引力,遺憾的是有很多外地人並不了解。”
作為(wei) 廣播電視編導專(zhuan) 業(ye) 的學生,楚玉珂希望用短視頻的形式去宣傳(chuan) 當地紅色資源,讓更多人看到紅色文化魅力。重走長征路的過程中,每到一個(ge) 紅色旅遊景點之前,他和隊友們(men) 都會(hui) 召開一場“編前會(hui) ”,商量第二天“青年大學習(xi) ”的拍攝計劃。
“青年大學習(xi) ”每期視頻在兩(liang) 分鍾左右,主要依靠出鏡講述和現場同期聲完成敘事,出鏡記者在鏡頭前解說紅色遺址的曆史故事,並配以實物空鏡頭和曆史史料,讓觀眾(zhong) 更直觀地了解紅色景區。
七月的江西,氣候潮濕炎熱,隊員們(men) 在戶外拍攝時經常汗流浹背,一旦進入拍攝狀態,扛著相機的隊員們(men) 就必須保持一個(ge) 姿勢一動不動。“最難的是跟鏡頭拍攝,出鏡記者在畫麵中往前走,我們(men) 就必須往後撤退,攝像機不能出現任何晃動,還需要保持一定的運動節奏,對體(ti) 力和毅力是一種極大挑戰。”拍攝人員劉富坤說。
在該團隊努力之下,以於(yu) 都、瑞金、興(xing) 安三處紅色革命聖地為(wei) 拍攝對象的“青年大學習(xi) ”已創作完畢,媒體(ti) 平台播放量已近千餘(yu) 次。
“很多年輕人其實對紅軍(jun) 長征的這段曆史很感興(xing) 趣,隻是有時候枯燥的宣講方式讓他們(men) 很難接受,而這種形式很新鮮,以同齡人身份去講述曆史,大家更容易接受。”紅軍(jun) 長征出發紀念館講解員黃華說。
為(wei) 了讓視頻內(nei) 容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帶隊老師董新宇會(hui) 要求隊員們(men) 每到一處地方,都要積極和當地民眾(zhong) 進行交流互動,采訪收集紅色故事。
實踐隊員們(men) 開展了英雄故事會(hui) 、紅色觀影、尋訪紅軍(jun) 長征見證者等活動,並邀請當地遊客一同參與(yu) ,互相分享各自熟知的英雄故事。戍邊英雄陳紅軍(jun) 、紅軍(jun) 戰士們(men) 的故事被一一講述,隊員們(men) 也去采訪老紅軍(jun) 的後代,尋找更多不被人所了解的長征故事。
楚玉珂將這些過程融入到視頻製作內(nei) ,讓受眾(zhong) 在了解紅色革命聖地的過程中,體(ti) 驗到當地厚重的紅色文化曆史,在真實的故事講述中尋找共鳴,對紅色旅遊景點產(chan) 生興(xing) 趣。
“我們(men) 的實踐時間很短,但以後的時間還很長,我們(men) 會(hui) 把這種方式延續下去,讓紅色革命遺址成為(wei) 更多人的打卡點,讓長征精神感染到更多人。”他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甘肅省蘭州市首次選聘“金城首席科普專家”
根據蘭州市科協日前出台的《“金城首席科普專家”選聘管理辦法(試行)》,蘭州市首次選聘“金城首席科普專家”。 [詳細] -
甘肅省擬新增21個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
經各高校遴選推薦、專家評審等程序,省教育廳8月12日公布了擬新增的21個甘肅省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名單,並於8月12日-16日公示。 [詳細] -
甘肅省蘭州市教育局公布舉報電話 嚴查有償補課和收受禮金
根據此次專項整治工作要求,市教育局向全市公布了市級和各區縣教育行政部門的投訴舉報電話,對舉報的教師有償補課和收受禮品禮金等案件堅決一查到底,對查實的案件嚴肅處理。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