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進展成效綜述
育才造士,為(wei) 國之本。
自第二十六次全國高校黨(dang) 的建設工作會(hui) 議召開以來,各部門各地區各高校強化傳(chuan) 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的使命自覺,堅持和加強黨(dang) 對高校的全麵領導,為(wei) 培養(yang) 堪當民族複興(xing) 重任的時代新人、培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
堅定幹部師生政治信仰
百年黨(dang) 史,蘊含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的豐(feng) 厚滋養(yang) ,為(wei) 師生傳(chuan) 承紅色基因、築牢理想信念提供生動教材。
教育部聯合有關(guan) 單位製作《全國大學生黨(dang) 史知識競答大會(hui) 》專(zhuan) 題節目,通過豐(feng) 富的內(nei) 容和新穎的形式,為(wei) 各地大學生帶來一堂鮮活生動的思想政治課。
各高校也結合建黨(dang) 百年的曆史節點,開展多樣化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中央戲劇學院、中央美術學院等將黨(dang) 史與(yu) 藝術相結合,以美術作品展覽、戲劇黨(dang) 課等形式呈現黨(dang) 史;西安交通大學開設“西遷精神”通識課程,培育“西遷精神”新傳(chuan) 人;河北大學開設“四史”專(zhuan) 題課程,將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貫穿教學全過程……
各高校還深度挖掘新時代偉(wei) 大實踐中的育人富礦,推動思想政治工作與(yu) 現實緊密結合。
北京大學2020年暑期思政實踐課中,近3000名選課學生奔赴200多個(ge) 教育基地,在田間地頭開展深入學習(xi) ;中央音樂(le) 學院創作30餘(yu) 首抗疫歌曲,激發聽眾(zhong) 精神力量;山東(dong) 農(nong) 業(ye) 大學組織黨(dang) 員專(zhuan) 家帶領研究生,開展“百名黨(dang) 員專(zhuan) 家聯百村”實踐活動。
一堂堂生動的“大思政課”,激發廣大師生的政治熱情,讓他們(men) 在立心鑄魂中堅定了政治信仰。
增強基層組織政治功能
構建充滿活力、覆蓋麵廣的高校基層黨(dang) 組織體(ti) 係,可以不斷增強黨(dang) 支部的戰鬥力和凝聚力。
各高校普遍修訂黨(dang) 委全委會(hui) 、常委會(hui) 和校長辦公會(hui) 等製度,規範院係黨(dang) 組織會(hui) 、黨(dang) 政聯席會(hui) 決(jue) 策製度,實施迎接建黨(dang) 百年“學習(xi) ·診斷·建設”行動,確保黨(dang) 的領導縱到底、橫到邊、全覆蓋。
此外,通過堅持抓基層、打基礎,師生黨(dang) 支部“神經末梢”也得以進一步激活。例如,山東(dong) 、湖南分類製定高校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規範,逐一明確任務、標準,讓基層黨(dang) 組織特別是師生黨(dang) 支部“建有標尺、幹有方向、評有依據”;山西實行黨(dang) 支部聯係點製度,省委教育工委和高校領導班子每名成員聯係一個(ge) 師生支部,幫助解決(jue) 實際問題。
在提升師生黨(dang) 員發展和教育管理工作質量上,各高校明確標準、分類施策,成效顯著——
清華大學成立“青年教師骨幹領航工作站”,建立三級聯係人製度,近3年發展62名骨幹教師入黨(dang) ;鄭州大學、新疆農(nong) 業(ye) 大學緊密服務師生需求,打造黨(dang) 員活動中心、學習(xi) 培訓中心及師生服務中心;貴州師範大學把畢業(ye) 生黨(dang) 支部建成“流動堡壘”,確保畢業(ye) 生黨(dang) 員實習(xi) 實踐期間“離校不離黨(dang) ,流動不流失”。
突出教書(shu) 育人政治標準
教師是教育工作的中堅力量。重視和加強高校教師隊伍建設,對於(yu) 立德樹人至關(guan) 重要。
為(wei) 此,教育部會(hui) 同有關(guan) 部委印發《關(guan) 於(yu) 加強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指導意見》等,明確將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素養(yang) 作為(wei) 首要目標任務。教育部還指導高校完善黨(dang) 委教師工作部門設置、明晰職能職責,壓實高校人才引進過程中政治思想審查、師德師風考察等責任,從(cong) 嚴(yan) 從(cong) 實守好師德關(guan) 。
此外,教育部還委托8個(ge) 省區市、25所高校、92個(ge) 院係開展“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推動各地各高校以3年為(wei) 周期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ti) 係,推動“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落地見效。
在各地,北京師範大學把師德表現、課程教學、輔導員或班主任工作等作為(wei) 教師晉升和考核的基本要求;同濟大學每年組織新進教師、新增研究生導師開展崗前培訓;西北大學在教師招聘引進、培養(yang) 發展、考核評價(jia) 等各環節加強思想政治考察和師德師風考評……
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越來越多的高校教師正努力成為(wei) 黨(dang) 和人民需要的“大先生”。
築牢辦學治校政治根基
中組部、中宣部、教育部召開全國高校黨(dang) 的建設工作會(hui) 議,緊緊圍繞黨(dang) 中央重大決(jue) 策部署,分專(zhuan) 題、有重點、成體(ti) 係推動落實。中組部、教育部還指導高校開展校、院係、支部三級黨(dang) 組織書(shu) 記抓黨(dang) 建述職評議考核工作,實現對全國各類高校的全覆蓋。
遼寧、天津、重慶、四川、安徽、廣東(dong) 、西藏等地也出台務實舉(ju) 措,推動高校促進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責任製、基層黨(dang) 建工作責任製、意識形態責任製落細落實。
各高校還不斷推動黨(dang) 建與(yu) 事業(ye) 發展深度融合,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ti) 製、保障機製改革。其中,天津大學把黨(dang) 建工作成效、黨(dang) 組織和黨(dang) 員作用發揮情況納入事業(ye) 發展規劃和評價(jia) 體(ti) 係;蘇州大學以重大項目組、創新團隊、科研平台等為(wei) 載體(ti) ,實現黨(dang) 的組織和黨(dang) 的工作對高層次人才“雙覆蓋”。
此外,各高校還集聚力量,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高質量發展需求。例如,哈爾濱工業(ye) 大學超前謀劃一批戰略性、儲(chu) 備性技術研發項目,強化航天強國建設“尖兵”使命擔當。西藏民族大學則構建與(yu) 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高度契合的學科專(zhuan) 業(ye) 體(ti) 係,形成高原科學與(yu) 技術優(you) 勢特色學科群。
通過加快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打造支撐國家長遠發展的硬實力,各高校師生聰明才智充分湧流,凝聚起創新發展的強大合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雪域歡歌70載·西藏啟航新時代】民生保障 讓各族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
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經濟社會實現全麵發展,人民生活極大改善,衛生、教育、就業等民生領域快速發展,社會保障能力不斷增強,西藏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不斷提高。[詳細] -
西藏堅持每年將70%以上財力投向民生
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始終秉承愛民、利民、惠民理念,堅持每年將70%以上的財力投向民生,重點向農牧區、弱勢群體傾斜,全力辦好民生實事,使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詳細] -
【雪域歡歌70載 西藏啟航新時代】西藏和平解放70年:日喀則“最大民生”得到妥善解決
社會製度實現曆史性跨越,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係基本建立……和平解放以來,西藏取得了全方位進步。70年的發展,尤其是脫貧攻堅的全麵勝利。[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