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青少年心理健康“防護牆”這樣築

發布時間:2021-08-19 16:22:00來源: 工人日報

  近年來,青少年自傷(shang) 事件屢見媒體(ti) 。不少人對於(yu) 生活、學業(ye) 中遭遇的挫折、困難,會(hui) 心理失衡,引發心理健康問題。守護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已成為(wei) 十分迫切的社會(hui) 課題。如何築好“防護牆”,精準地向飽受心理問題困擾的他們(men) 伸出援手?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guan) 於(yu) 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從(cong) 源頭管理、過程管理、結果管理、保障管理四個(ge) 方麵綜合施策,進一步提高學生心理健康工作針對性和有效性,切實加強專(zhuan) 業(ye) 支撐和科學管理,提高心理危機事件幹預處置能力,提升學生心理健康素養(yang) 。

  《通知》明確,高校要麵向本專(zhuan) 科生開設心理健康公共必修課。中小學要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納入校本課程。同時注重安排形式多樣的生命教育、挫折教育。培育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及早分類疏導各種壓力,針對學生在學習(xi) 、生活、人際關(guan) 係和自我意識等方麵可能遇到的心理失衡問題,主動采取舉(ju) 措,避免因壓力無法緩解而造成心理危機。

  “通過納入課程、安排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識和技能,樹立自助互助求助意識,培養(yang) 學生珍視生命、熱愛生活的心理品質,學會(hui) 理性麵對挫折和困難,全方位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教育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根據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青少年抑鬱檢出率為(wei) 24.6%,其中,重度抑鬱的檢出率為(wei) 7.4%。隨著年級的增長,抑鬱的檢出率呈現上升趨勢。

  現實中,當學生感受到心理困境時,往往求助無門。針對這個(ge) 問題,《通知》提出,高校要強化心理谘詢服務平台建設,做好常態化心理谘詢服務。縣級教育部門要建立區域性的中小學生心理輔導中心。教育部門、各級學校與(yu) 精神衛生醫療機構應加強協同合作。高校按師生比不低於(yu) 1:4000比例配備心理健康教育專(zhuan) 職教師,每校至少配備2名,每所中小學至少要配備1名專(zhuan) 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縣級教研機構要配備心理教研員。

  精準施援,提升發現處置能力,能夠提早發現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的苗頭,對出現高危傾(qing) 向苗頭的學生及時給予幹預幫扶。《通知》強調,要強化日常預警防控。高校要健全完善“學校—院係—班級—宿舍/個(ge) 人”四級預警網絡,重點關(guan) 注學生是否遭遇重大變故、重大挫折及出現明顯異常等情況。

  “針對學生在學習(xi) 、生活、人際關(guan) 係和自我意識等方麵可能遇到的心理失衡問題,主動采取舉(ju) 措,可以有效避免因壓力無法緩解而造成心理危機。輔導員、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在人際交往、戀愛情感、集體(ti) 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個(ge) 別談話、團體(ti) 輔導等,幫助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交友觀、戀愛觀,及早分類疏導各種壓力。”該負責人表示。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