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篇:三江歡歌迎巨變
昌都市茶馬廣場夜景。
怒江“72拐”。
芒康縣曲孜卡鄉(xiang) 居民在采摘李子。
“西藏解放第一村”——江達縣崗托村。
昌都阿旺羊。
洛宗特色產(chan) 品開發公司糌粑餅幹加工流水線。
左貢葡萄酒產(chan) 業(ye) 加工流水線。
冰雪然烏(wu) 湖。(圖片均為(wei) 資料圖片)
1950年10月19日,西藏第一麵五星紅旗在昌都升起,為(wei) 西藏和平解放創造了條件、鋪平了道路。70年砥礪奮進,70年華麗(li) 嬗變,勤勞、智慧、友善的78萬(wan) 藏東(dong) 各族人民守望相助、攜手同心,共同創建了一個(ge) 經濟高質量發展、社會(hui) 和諧穩定、民族團結和睦、民眾(zhong) 安居樂(le) 業(ye) 的藏東(dong) 明珠。
橫斷山脈連綿巍峨,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並行奔騰,位於(yu) 滇川青藏四省區交界地帶的昌都,曾是茶馬古道重鎮,也是今日川藏、滇藏公路的必經之地。從(cong) 國道317線經由四川進入西藏,第一站便是“西藏解放第一村”——江達縣崗托村。
隨著川藏公路全線貫通、金沙江大橋建成,國道317線在崗托村連通了金沙江兩(liang) 岸,崗托村的區位優(you) 勢不斷凸顯。2012年,在專(zhuan) 項資金的扶持下,崗托村實現道路暢通。許多村民瞅準機會(hui) ,跑物流、開民宿,風風火火地搞發展,讓錢袋子越來越鼓。
崗托村村民澤旺平措家的房子挨著金沙江,觀景視野極佳,擁有開民宿的絕佳條件。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和其他村民的帶動下,澤旺平措也吃上了“旅遊飯”。2018年,崗托村3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摘帽。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昌都聚焦“兩(liang) 不愁、三保障”目標,嚴(yan) 格落實“五個(ge) 一批”“六個(ge) 精準”,因村因戶因人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因致貧原因施策,把精準扶貧貫穿脫貧攻堅工作全過程。累計整合資金268億(yi) 元,實施脫貧攻堅,全市3.84萬(wan) 戶19.46萬(wan) 名貧困群眾(zhong) 實現脫貧,11縣(區)全部脫貧摘帽。
交通,改變了崗托村的麵貌,也改變了藏東(dong) 大地昔日出行全靠人背馬馱、走騾馬驛道的落後狀況。70年來,國家、自治區持續加大對昌都城鄉(xiang) 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規劃實施了川藏聯網工程、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等一大批重點項目,大力推進以農(nong) 牧區水、電、路、氣、訊、郵政、廣播電視、優(you) 化環境為(wei) 主的綜合整治工程,基礎設施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城鄉(xiang) 麵貌發生了巨大變化。
如今,昌都全市公路通車總裏程達到1.9萬(wan) 公裏,縣(區)通暢率達100%,鄉(xiang) 鎮通達率、通暢率分別達100%、96.8%,行政村(居)通達率、通暢率分別達100%、75.2%,自然村通達率達61.8%。1995年建成的昌都邦達機場先後開通了昌都至拉薩、成都、重慶、西安、蘭(lan) 州5條直達航線,架起了昌都連接祖國各地的空中走廊。
1951年1月20日,昌都冬學成立,時有學生60餘(yu) 人。同年5月1日,在冬學基礎上正式成立昌都小學(昌都市實驗小學的前身),這是西藏現代教育的起點,也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西藏創立的第一所現代學校,從(cong) 此,昌都各族群眾(zhong) 結束了沒有權利接受教育的曆史。
一直以來,昌都市緊緊圍繞“培養(yang) 什麽(me) 人、怎樣培養(yang) 人、為(wei) 誰培養(yang) 人”這一根本問題,瞄準意識形態這個(ge) 靶心,全麵加強意識形態領域教育。深入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新時代好少年”等主題教育,讓師生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不斷增強“五個(ge) 認同”。
如今,昌都市有各級各類學校659所,已經建立了包括學前教育、義(yi) 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職業(ye) 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在內(nei) 的現代民族教育體(ti) 係。截至2020年底,全市在校學生達15.4萬(wan) 人,教職工11736人。
以前,“看病難、看病貴”是昌都人民的一大痛點。為(wei) 此,昌都市下大力氣抓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這個(ge) 薄弱環節,深入推進“農(nong) 牧民健康促進行動”,婦幼保健工作得到全麵加強,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達1499個(ge) (含村衛生室),擁有床位3031張,衛生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3921人,並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城市。
70年來,藏東(dong) 人民始終堅持繁榮發展昌都,抓牢發展第一要務,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chan) 力,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連續多年保持高位增長,經濟總量實現持續快速增長。2020年,昌都市生產(chan) 總值完成252.9億(yi) 元,是1959年0.37億(yi) 元的684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8.3億(yi) 元,是1959年0.01億(yi) 元的1826倍;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3041元,是1959年19元的686倍……
70年光輝曆程,70載輝煌成就。展望未來,藏東(dong) 兒(er) 女攜手創造美好生活,書(shu) 寫(xie) 壯麗(li) 新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勇於嚐試,遇見更好的自己
今年24歲的澤仁巴姆來自西藏昌都,2019年7月,畢業於山東大學,畢業後曾在拉薩一家私企就職,但因工作地點調動原因,她辭了職。後因疫情原因,一直閑在家中。 [詳細] -
昌都市稅務局舉行 “A級納稅人”授牌儀式
為鼓勵企業誠實守信,依法納稅,近日,昌都市稅務局舉行2020年度“A級納稅人”授牌儀式,為昌都市轄區85家“A級納稅人”企業授牌。[詳細] -
西藏高校教授專家走進昌都 “送教”進基層
連日來,西藏大學“2021年度科技活動周”科普下鄉活動走進昌都,深入職業學校、企業、高中開展科普講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