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重大主題教育要結合學科特點 注重發揮綜合育人效應
24日,教育部舉(ju) 辦2021教育金秋係列新聞發布會(hui) ,教育部教材局局長田慧生在發布會(hui) 現場介紹了統籌謀劃重大主題教育進課程教材的相關(guan) 情況。
據悉,為(wei) 進一步增強課程教材育人導向和育人功能,教育部強化重大主題教育整體(ti) 設計,研究製定了係列重大主題進課程教材指南和指導綱要。
田慧生表示,長期以來,課程教材中重大主題教育有所涉及,但不夠係統、完善,存在碎片化現象,缺乏頂層設計。近年來,各有關(guan) 部門、兩(liang) 會(hui) 代表委員等多次建議加強各類主題教育,如中醫藥文化、京劇、武術、篆刻等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教育,垃圾分類、環境保護、節糧節水節電等生態文明教育,傳(chuan) 染病防治、防艾滋病、防性侵、應急救護等生命安全與(yu) 健康教育,涉及數十個(ge) 方麵。“這些都很重要,但不能麵麵俱到,要避免重複交叉、增加學生負擔,必須加強統籌設計。”
田慧生表示,要“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素養(yang) 導向”,遴選重大主題。在學科安排上,要全科覆蓋、各有側(ce) 重,避免交叉重複。在學段安排上,有序遞進,螺旋上升。
田慧生介紹,重大主題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多個(ge) 方麵,重大主題涉及的概念、理論比較抽象,大中小學生尤其是義(yi) 務教育階段學生認知水平、生活經曆有限,必須加以轉化,不能簡單照抄文件或貼標簽。學生學習(xi) 時間有限,課程門類內(nei) 容總量要控製,不能一一獨立設課。需要“結合學科特點,以有機融入為(wei) 主,注重發揮綜合育人效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銀齡教師支援西部計劃新增7所受援高校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做好2021—2022學年高校銀齡教師支援西部計劃有關實施工作的通知》指出,2021至2022學年將選派300至330名銀齡教師,進一步加強西部高校教師隊伍建設。[詳細] -
兩部門下達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補助預算289.5億元
中國財政部、教育部近日下達2021年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補助資金預算289.5億元(人民幣,下同),支持各地推進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工作。 [詳細] -
傾情育才賦高原——河南大學與藏族學子的故事
穿越近半個世紀的時光隧道,一張珍藏箱底的發黃字條,從塵封已久的檔案裏浮現。字裏行間,溢滿暖暖真情,融匯切切關愛。殷殷囑托,承載著河南大學對一批又一批藏族學子的款款深情。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