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川大校長李言榮寄語本科新生:在不同學科之間建立更多關聯、交叉和貫通

發布時間:2021-09-06 16:0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四川大學校長李言榮6日在四川大學2021級本科生開學典禮上表示,希望同學們(men) 在大學期間對自身專(zhuan) 業(ye) 進行深入學習(xi) 的同時,還要盡可能了解和掌握相關(guan) 領域的知識,並能夠在不同學科之間建立更多的關(guan) 聯、交叉和貫通。

  開學典禮期間,李言榮作了題為(wei) 《從(cong) 優(you) 秀走向卓越》的講話。他指出,大學是人生中“從(cong) 優(you) 秀走向卓越”的轉折點。大學生需要在強基礎的同時,能夠“厚通識、寬視野、多交叉”。

  李言榮指出,當今重要科學理論的突破、新的科學理論的產(chan) 生越來越離不開學科的交叉融合。今年上半年,被譽為(wei) “沉睡三千年、一醒驚天下”的三星堆再次進行考古挖掘,其中火爆網絡的金麵具就是在四川大學考古專(zhuan) 業(ye) 師生負責的5號坑中被發掘出來的。與(yu) 過去傳(chuan) 統的考古不同,這次三星堆發掘匯聚了化學、生物、物理、材料、信息技術等多學科人員,他們(men) 利用光譜技術、納米CT機、碳14測定、酶聯免疫等技術來測算出土文物的年代和成分,來掃描和模擬挖掘現場的地下情況,使考古挖掘、研究和保護更加科學、精準。

  在李言榮看來,通識教育應該是在各學科之間搭建的一座四通八達的大橋,應該是超越學科專(zhuan) 業(ye) 教育之上的人的共同屬性、公民的共性、技能的共性和文化的共性知識和能力,這也是未來優(you) 秀公民的根本和大學培養(yang) 的文化人應有的氣質。所以,無論是讀書(shu) 到什麽(me) 學位、從(cong) 事什麽(me) 工作,大學時期多學一點科技史和人類文明史,多了解一點人類的起源以及人與(yu) 自然的關(guan) 係,就能有一種站在人類曆史的高度來鳥瞰世界科技與(yu) 人類文明變化的感覺,就可能真正站在前人尤其是科學巨人的肩膀上。

  “我們(men) 常說,一個(ge) 人視野的寬度決(jue) 定了他優(you) 秀的程度。打開門世界就在眼前,關(guan) 上門眼前就是世界;走出去優(you) 秀的人就很多,關(guan) 上門你就是世界上最優(you) 秀的人。”李言榮說,隻有打開了視野,才能真正地了解世界、不孤陋寡聞,才能真正地了解中國、不妄自菲薄,也才能真正地了解人類、不孤芳自賞,更加理性、從(cong) 容地迎接未來的挑戰。

  李言榮表示,希望同學們(men) 一進大學就要立大誌、立鴻鵠之誌,要誌存高遠、誌在四方。在剛進學校時,如果一時對未來還想不太清楚就以讀研深造為(wei) 目標;在大學的具體(ti) 學習(xi) 過程中,要不斷訓練自己的優(you) 秀,讓優(you) 秀成為(wei) 習(xi) 慣,如果有時想不太明白就緊緊抓住“強基礎、厚通識、寬視野、多交叉”這12個(ge) 字的內(nei) 涵;快畢業(ye) 時隻要繼續保持追求一流、追求卓越的意誌品質,這樣無論從(cong) 事什麽(me) 工作,都會(hui) 與(yu) 眾(zhong) 不同、精彩紛呈的。所以隻要把握住大學中的進校時、學習(xi) 中、畢業(ye) 際這三個(ge) 階段的不同,大學幾年就會(hui) 成為(wei) 同學們(men) 走向卓越的轉折點。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