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山野的教師節
天高雲(yun) 淡,秋風習(xi) 習(xi) 。9月10日,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的草原上,牧草已漸次泛黃。正帶領學生在草原上觀測牧草生長情況的青海大學教授董全民,收到了一份別樣的教師節禮物——幾朵草原上現摘的龍膽花。
當天,同樣在野外作業(ye) 的青海民族大學教授林鵬程,帶著三名學生在海拔3300米的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麥秀林場內(nei) 爬坡越坎,穿梭在林中采集標本。
9月10日是教師節。青藏高原上,不少老師帶領學生將廣袤自然作為(wei) 課堂,在忙碌、充實、幸福中度過這個(ge) 屬於(yu) “園丁”的節日。
50歲的董全民是青海大學畜牧獸(shou) 醫科學院副院長。清晨8點,陽光遍灑在草原上,董全民與(yu) 學生拿著工具,走進祁連縣默勒鎮老日根村,探訪種植在這裏的試驗田。
海拔3600米的祁連草原上,董全民自己帶領團隊正在開展“智慧型草地生態係統管理項目”試驗。他們(men) 租用了幾十戶牧民的圈舍種植牧草,觀測研究不同海拔家庭牧場中牧草生長情況。
“現在正是燕麥草成熟的季節,我們(men) 要查看這些燕麥的長勢,同時看看是否有蟲害、鼠害。這對以後發展家庭牧場,是非常重要的評價(jia) 指標。”董全民說,在野外風餐露宿,忍受高原反應,他和學生們(men) 都早習(xi) 以為(wei) 常,“研究畜牧業(ye) ,就要把論文寫(xie) 在大草原上。”
作為(wei) 青海民族大學藥學院院長,55歲的林鵬程帶著學生,正在林場內(nei) 采集手掌參藥物標本,研究藥材生長情況。
“手掌參塊莖稍扁,形如手掌,藏語裏叫旺拉,這是手掌參非常重要的特點。”指著幾株手掌參標本,林鵬程在山林裏一邊喘氣,一邊給學生們(men) 現場教學。
林鵬程長期致力於(yu) 青藏高原藏藥現代化的科學研究。“帶著學生到高海拔地區開展藏藥材資源調查、藏藥材標本采集製作等工作,在培養(yang) 學生科研能力的同時,也能磨煉學生不畏艱險、吃苦耐勞、勇於(yu) 擔當的工作精神。”林鵬程說。
山高林密,信號不佳,林鵬程偶爾爬到高處,手機不斷響起信息提示音。“肯定是你們(men) 師兄師姐給我發祝福信息了,看到大家的成長,這是對老師最好的回饋。”林鵬程笑著說。
時近正午,查看完十幾戶牧民種植的牧草後,青海大學女博士李彩弟從(cong) 包裏小心翼翼地拿出一捧淡紫色的龍膽花,送給老師董全民,“雖然這些樸素小花都是野外現摘的,卻代表著我們(men) 對老師最敬重的感恩。”
在麥秀林場,林鵬程倚靠著山石休息,拿起手機回複學生的信息:“謝謝同學們(men) 的祝福,青海獨特的生態環境,造就了世界上高海拔地區物種、基因最集中的地區,這裏是生態科技工作者的工作場所與(yu) 實踐課堂,願我們(men) 在山水之中,都能學有所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多元展示科普活動 助推全民科學素質全麵提升
據介紹,接近地氣、聯係群眾、普惠民生的“全國科普日”青海係列科普活動,在助力生態文明、推動鄉村振興、服務人民美好生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和喜愛。[詳細] -
青海首家校園食品快速檢測室正式投入使用
現場進行快速檢測,且設備完善,可對蔬菜的農藥殘留、生豬製品的瘦肉精及餐具清潔度等項目進行快速檢測並對外公示,有效提高了對食品安全隱患的篩查和處置能力。 [詳細] -
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資助青海三江源困難學生
記者13日從青海省甘德縣委宣傳部獲悉,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12日為地處三江源腹地的青海省甘德縣13名困難學生進行資助,每名學生資助2000元(人民幣,下同)。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