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瀘縣地震安置點:誌願者搭建起“帳篷學校”開課啦
“帳篷學校”裏的興(xing) 趣課。 餘(yu) 靈 供圖
“地震後我們(men) 住在帳篷裏,今天我學習(xi) 了普通話,還和小夥(huo) 伴們(men) 在帳篷裏玩了跳跳棋。”17日,四川瀘州市瀘縣二中城北分校初二年級學生聶陸佳表示。
當天下午,在四川瀘州市瀘縣福集鎮龍腦橋小學的操場上,一所特別的“帳篷學校”正式“開課”。來自四川自貢市“977”愛心公益協會(hui) 的誌願者們(men) 當起了老師,給安置點的孩子們(men) 上起了興(xing) 趣課。
孩子們(men) 在下棋。 餘(yu) 靈 供圖
據介紹,瀘縣地震發生後,自貢“977”愛心公益協會(hui) 的15名誌願者於(yu) 當天率先抵達了福集鎮龍腦橋小學安置點,立即開始了誌願服務活動。誌願者們(men) 協助現場救災人員登記安置點人員信息、分發生活用品等,一直忙到深夜。17日下午,第二批13名誌願者也抵達安置點,並帶來了教學設備和娛樂(le) 器材,同時在這裏搭建了“帳篷學校”,為(wei) 安置點的孩子們(men) 上興(xing) 趣課。
孩子們(men) 在坐搖搖車。 餘(yu) 靈 供圖
“大家很清楚,在安置點裏,孩子們(men) 都無法及時正常上課,有些孩子的家長還要參與(yu) 家園重建。”據自貢“977”愛心公益協會(hui) 會(hui) 長餘(yu) 靈介紹,協會(hui) 曾經參與(yu) 過蘆山地震、魯甸地震的抗震救災誌願者服務工作。為(wei) 此,協會(hui) 誌願者們(men) 搭建了“帳篷學校”,由誌願者各自發揮特長,教孩子們(men) 講普通話、繪畫、唱歌等,並帶著大家做遊戲、下棋、做手工,讓孩子們(men) 在安置點的生活更加充實。
孩子們(men) 開心玩耍。 餘(yu) 靈 供圖
安置點上的群眾(zhong) 紛紛表示,非常感謝誌願者們(men) 的無私幫助,孩子們(men) 在地震中受到了驚嚇,心情還在逐漸恢複。現在,誌願者們(men) 帶來了興(xing) 趣課和玩耍的器材,娃娃們(men) 對學習(xi) 和做遊戲很感興(xing) 趣,他們(men) 笑容也多了,作為(wei) 家長的也很開心。
“搖搖車、彈珠機等都是誌願者無償(chang) 提供的,興(xing) 趣課的教學設備也是我們(men) 自己從(cong) 自貢帶過來的。”餘(yu) 靈稱,經初步統計,龍腦橋小學安置點現有5至16歲的孩子110餘(yu) 名。根據不同年齡階段,誌願者們(men) 會(hui) 提供不同的興(xing) 趣課程供孩子們(men) 選擇。目前,該安置點有兩(liang) 頂帳篷用於(yu) 授課,課程將根據誌願者各自的特長進行安排。“帳篷學校”的開課時間暫定為(wei) 每天早上9點至11點半和下午2點至5點半,直到當地學校複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川台青年東坡故裏吟詩作對 共迎中秋佳節
上香、祭文、行祭拜禮……在三蘇祠,台灣大學生穿上漢服開展了祭拜活動,深入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和禮儀。同時,在趣味拓片活動中,不少學生做了“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字樣的拓片。[詳細] -
跨越兩千多公裏,助學物資抵達四川甘孜
“作為對口援助學校,我們商會會第一時間了解學校情況,並及時跟進。”路橋區峰江商會會長周昌紅說,“我們從支教老師那了解到,甘孜縣民族中學位於高原地區,學習和禦寒物資比較緊缺。 [詳細] -
四川教育廳:瀘縣地震災區全麵排查鑒定確保校舍安全後才能複課
記者17日從四川省教育廳獲悉,四川省教育廳應急工作組會同瀘州市教體局和瀘縣教體局16日晚召開專題工作會,匯總學校受災情況,研究部署教育係統下一步抗震救災工作和複課方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