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海底珊瑚亮相西藏犛牛博物館
圖為(wei) 正在參觀珊瑚展的西藏小學生。 謝牧 攝
9月28日,“吉彩祥光——浙江自然博物館院藏珊瑚精品展”在西藏犛牛博物館拉開帷幕,此次展覽由浙江省文物局、拉薩市文化局聯合主辦,浙江自然博物院、西藏犛牛博物館共同承辦。
位於(yu) 青藏高原南巔邊緣的喜馬拉雅山地區,曾經也是一片汪洋大海,地殼上升讓山脈從(cong) 海裏湧現出來,在喜馬拉雅山陡峭的崖壁上、幽深的山穀裏,已經發現許多古海洋動植物化石,其中就包括珊瑚。
圖為(wei) 正在參觀珊瑚展的西藏小學生。 趙延 攝
在國慶來臨(lin) 之際,西藏、浙江兩(liang) 地以珊瑚為(wei) 媒介,展出來自東(dong) 海之濱的珊瑚、魚類、貝類等標本200餘(yu) 件,讓西藏人民領略“海洋瑰寶”的千姿百態和科學文化,構建起東(dong) 海之濱和世界屋脊的友誼之橋,接力續寫(xie) 浙藏一家親(qin) 的新篇章。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文化局黨(dang) 組副書(shu) 記、局長拉巴旺堆在開幕式上說,博物館作為(wei) 文化交流和傳(chuan) 播的公共平台,要不斷拓展和創新發展思路,加強館際間的交流與(yu) 合作,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舉(ju) 辦交流展覽,把不同地區的文化、不同特色的展覽傳(chuan) 遞給觀眾(zhong) ,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走出展櫃,走近觀眾(zhong) 。
圖為(wei) 西藏小學生用畫筆描繪海底生物。 趙延 攝
西藏犛牛博物館將和浙江自然博物院一同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文化多元性上密切合作,讓兩(liang) 地文化相通、相承,實現資源共享和文化深度交流,攜手傳(chuan) 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ou) 秀文化,進一步實現中華民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深度交融,促進兩(liang) 地之間的深度融合。真正做到讓文物活起來,讓展覽動起來,讓博物館聯起來。
據了解,此次展覽精選了浙江自然博物院收藏的200餘(yu) 件珊瑚、貝類等標本,從(cong) “認識珊瑚”“珊瑚家族”以及“珊瑚與(yu) 人類的關(guan) 係”等三個(ge) 方麵係統闡釋珊瑚這一“海洋瑰寶”的前世,展期至11月12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拉薩市教育局青少年實踐基地組織林周縣中學生參觀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
參觀前,工作人員在館內大廳為同學們帶來了精彩的科普表演。隨後,90名學生分為3組分別進行參觀。在自然科學博物館,學生了解到了祖國科學技術發展的偉大成就和雪域高原獨特的生態文明。[詳細] -
西藏自治區全區青少年代表參觀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成就展
在慶祝建黨10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以及西藏自治區全區第31個民族團結月之際,共青團西藏自治區委員會舉辦了“石榴籽一家親·民族團結我踐行”教育實踐營活動。[詳細] -
2021年西藏自治區全國科普日活動在那曲啟動
9月11日,2021年西藏自治區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儀式在那曲市那曲大廈廣場舉行,活動圍繞“百年再出發,邁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主題開展,將持續7天。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