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專碩學製“2變3”,給人才培養多點時間

發布時間:2021-09-30 10:10:00來源: 科技日報

  3年的專(zhuan) 碩基本上跟學碩達到了同樣的培養(yang) 周期,多一年時間進行學習(xi) 與(yu) 實踐,實踐型人才就可以更好地確定未來工作方向,科研型人才也可以選擇繼續深造。如果是二年製專(zhuan) 碩,想要達到這種效果很難。

  近日,河北師範大學等高校相繼發布公告,明確延長部分專(zhuan) 業(ye) 的專(zhuan) 碩(專(zhuan) 業(ye) 學位研究生)培養(yang) 年限,學製從(cong) 2年變為(wei) 3年。查閱部分高校近年來的招生簡章,科技日報記者發現,學製“悄悄”從(cong) 2年變為(wei) 3年的專(zhuan) 碩還不少。

  截至目前,華中科技大學、鄭州大學等多所雙一流高校,都將一些專(zhuan) 碩專(zhuan) 業(ye) 原本2年的培養(yang) 年限,調整為(wei) 3年。為(wei) 什麽(me) 要讓專(zhuan) 碩學生多讀一年?這一年裏,專(zhuan) 碩學生能學到什麽(me) 新的東(dong) 西?從(cong) 2年變3年,專(zhuan) 碩培養(yang) 能否上一個(ge) 台階?

  不少高校都開始為(wei) 專(zhuan) 碩“加時”

  相關(guan) 資料顯示,通常為(wei) 人熟知的專(zhuan) 碩2年、學碩3年,事實上是其各自的最短學製,也就是最短修業(ye) 年限。而各專(zhuan) 業(ye) 的修業(ye) 年限,一般由學院或學校自行決(jue) 定並向其主管部門報備。從(cong) 學製來說,全日製專(zhuan) 碩修業(ye) 年限一般為(wei) 2—3年;而全日製學碩修業(ye) 年限一般為(wei) 3—5年。

  通常,除了醫學、法學等專(zhuan) 業(ye) 的專(zhuan) 碩要讀3年,其他專(zhuan) 業(ye) 的專(zhuan) 碩大多讀2年。有高校研究生招生辦公室表示,三年製的專(zhuan) 碩將是大勢所趨。

  高校調整學製的方式主要有3種:

  一是批量調整,如河北師範大學今年8月下旬在官網發布公告稱,2022年起該校教育碩士專(zhuan) 業(ye) 學位類別下的小學教育、學前教育、職業(ye) 技術教育等7個(ge) 專(zhuan) 業(ye) (領域)學製擬調整為(wei) 3年。

  二是少量微調。如鄭州大學2019年招生簡章中,圖書(shu) 情報專(zhuan) 碩學製為(wei) 2年,2020年起調整為(wei) 3年;2020年新聞與(yu) 傳(chuan) 播專(zhuan) 碩學製2年,2021年起變為(wei) 3年。

  三是全麵調整。如中南大學收緊了專(zhuan) 碩畢業(ye) 年限的“彈性”。該校2019年之前碩士研究生實行三年製彈性學製,優(you) 秀碩士生可申請提前畢業(ye) 。2020年起,碩士研究生學製3年,優(you) 秀碩士研究生可以提前半年申請畢業(ye) 。

  延長培養(yang) 周期有助於(yu) 人才“達標”

  濟南大學教授李金屏表示,上世紀末中國高校擴招。得益於(yu) 此,許多原來上不了大學的人有機會(hui) 進入高校,改變了人生命運。但大學生數量的增多,也對研究生人才培養(yang) 提出了挑戰。

  “人很多,人才很少,想招到能用的學生非常困難。”這十多年,李金屏在與(yu) 企業(ye) 合作過程中,總能聽到不少中小企業(ye) 在招聘人才時發出這樣的感歎。

  在人才培養(yang) 達不到人才需求的標準時,專(zhuan) 碩二年製的培養(yang) 周期就顯得太短了。“技術含量稍高的項目,2年時間都不夠用,大的項目幾乎不可能交給這類學生,他們(men) 隻能做那種短平快的小項目,但是這種項目對學生的經驗要求又特別高……”李金屏表示,專(zhuan) 碩學製調整為(wei) 3年,可以較為(wei) 完整地做完一個(ge) 項目,對學生能力的提升不可小覷。

  對此,就職於(yu) 某考研培訓機構的徐經理也表示,3年的專(zhuan) 碩基本上跟學碩達到了同樣的培養(yang) 周期,多一年時間進行學習(xi) 與(yu) 實踐,實踐型人才就可以更好地確定未來工作方向,科研型人才也可以選擇繼續深造,“如果是二年製專(zhuan) 碩,想要達到這種效果很難。”他說。

  李金屏告訴記者,多年的實踐發現,二年製專(zhuan) 碩的培養(yang) 質量不能令人滿意。部分導師不願意指導二年製專(zhuan) 碩,怕給他們(men) 的項目無法在期限內(nei) 完成。

  2年,對於(yu) 許多專(zhuan) 碩學生來說“太趕了”,能力還沒培養(yang) 出來就將畢業(ye) 。李金屏說,他所教授的計算機技術專(zhuan) 碩為(wei) 二年製,第一個(ge) 學期學習(xi) 理論課,上課密度非常高,每天都在往前趕。第二個(ge) 學期就要開題和開始做研究,僅(jin) 有6個(ge) 月的有效科研時間,許多學生的項目做得比較粗淺。第三個(ge) 學期剛過一半學生就開始忙著找工作、考博士、寫(xie) 畢業(ye) 論文。這一係列倉(cang) 促的學習(xi) 實踐,導致學生上崗後難以達到用人單位的要求。

  徐經理也對記者表示,以應用心理學專(zhuan) 碩為(wei) 例,第一年在校內(nei) 教學,第二年就出去實習(xi) ,如此短的培養(yang) 周期,導致就業(ye) 單位對專(zhuan) 碩畢業(ye) 生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沒有足夠的信心。徐經理稱,由於(yu) 上述情況較為(wei) 普遍,目前國內(nei) 大多數院校已將應用心理學專(zhuan) 碩,從(cong) 原來的二年製改成三年製。

  除了部分文史類專(zhuan) 碩,濟南大學自2016年起,就開始把二年製的理工科專(zhuan) 碩逐步改為(wei) 三年製。經過幾年實踐,李金屏明顯感受到,學生能學到更多,知識更成體(ti) 係,有效科研時間更多,能力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升。僅(jin) 從(cong) 他所在的電子信息專(zhuan) 業(ye) 來說,“這種三年製的專(zhuan) 碩,不但實踐能力普遍提高,還對生產(chan) 企業(ye) 一線情況更加了解,能夠與(yu) 企業(ye) 有效交流,解決(jue) 他們(men) 的技術難題。”李金屏很自豪,現在學校的專(zhuan) 碩不僅(jin) 進入企業(ye) 待遇高,因科研能力強而讀博士的也不少。

  培養(yang) 年限一樣也要避免同質化

  從(cong) 考研培訓講師到區域經理,徐經理的感受是,2014年之前,二年製專(zhuan) 碩常被外界視為(wei) “速成”“培養(yang) 質量不如學碩”;2014年之後,專(zhuan) 碩開始成為(wei) 更多本科畢業(ye) 生的選擇方向。

  這幾年,“把論文寫(xie) 在祖國大地上”的呼聲高漲,在國家政策傾(qing) 向於(yu) 加大專(zhuan) 碩人才培養(yang) 的背景下,專(zhuan) 碩成了報考熱門。李金屏透露,他所在的濟南大學信息學院這2年學碩和專(zhuan) 碩招生人數之比約為(wei) 1∶2。

  延長專(zhuan) 碩培養(yang) 年限,也有讓專(zhuan) 碩與(yu) 學碩看起來“更加相似”、同質化現象突出的隱患。幾位受訪者一致認為(wei) ,當前國內(nei) 專(zhuan) 碩與(yu) 學碩的整體(ti) 培養(yang) 過程本質上一樣,這有利有弊。“2年變3年,會(hui) 加速人才培養(yang) 的同質化。”徐經理坦陳,當前學碩、專(zhuan) 碩整體(ti) 培養(yang) 方案沒有太大差異,常見的是一位導師每年帶四五個(ge) 碩士,專(zhuan) 碩和學碩一起開展常規學習(xi) ,導師以相同的標準要求他們(men) 。

  李金屏直言,專(zhuan) 碩進行學術訓練是必要的。“學術和實踐二者相輔相成,專(zhuan) 碩沒有理論基礎,做不好實踐,更難以解決(jue) 好實際問題。學碩如果完全不接觸實際情況,也不可能把理論推上新的高度。”他表示,隻不過兩(liang) 者有所側(ce) 重,絕對不應完全一致。

  不過,各個(ge) 高校也可以依據自身情況,選擇不同的培養(yang) 方式,來避免學碩、專(zhuan) 碩同質化問題。記者了解到,擁有頂尖生源、博士點多、全國排名前30位的高校,大多數仍舊保留二年製專(zhuan) 碩。在李金屏看來,這些高校2年改3年的需求並不迫切,因為(wei) 適合做科研的苗子可以選擇直博,這就能解決(jue) 二年製專(zhuan) 碩學生能力培養(yang) 和項目跟進不夠充分的問題,還能避免學碩、專(zhuan) 碩培養(yang) 同質化。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