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之花綻放校園——拉薩市第七中學民族團結故事小記
在拉薩市西郊,坐落著一所寄宿製學校——拉薩市第七中學(以下簡稱市七中)。多年來,該校始終以民族團結進步為(wei) 己任,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將其細化於(yu) 日常教學,讓民族團結之花綻放校園、香滿校園。
市七中共有教職工87人,漢族和藏族教師無論在思想上、工作上,還是在生活上,總能維護民族團結,真心對待彼此。長期以來,他們(men) 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誼,形成了共同進步、互相幫助、全心全意維護團結、維護祖國統一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並在不斷繼承、保護和發揚。
樹民族團結集體(ti) 好形象
市七中的教師們(men) 政治立場堅定,始終堅持學習(xi) 和宣傳(chuan) 馬克思主義(yi) 民族觀,認真貫徹落實黨(dang) 的各項民族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始終與(yu) 黨(dang) 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刻理解和領悟“三個(ge) 離不開”思想。八年級語文教師曲珍是一名黨(dang) 員,阿旺拉宗是教研幹事和班主任,普布擁宗和詹波是學校的中層幹部,他們(men) 經常與(yu) 其他老師聚在教研室交流工作。通過集中學習(xi) 等形式,進一步樹牢“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
平日裏,教師呂慧萍和梁瀾還會(hui) 跟曲珍和阿旺拉宗學習(xi) 藏語。她們(men) 從(cong) 藏語最基礎的數字開始學起,盡管吃力,但麵對曲珍和阿旺拉宗兩(liang) 位老師的教學熱情,堅持了下來。經過刻苦學習(xi) ,現在呂慧萍和梁瀾已經能用一些簡單的藏語和藏族同學交流了。
讓民族團結之花開滿校園
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每當呂慧萍、梁瀾等幾位青年班主任遇到問題時,藏族老師們(men) 都會(hui) 積極建言獻策,主動幫助她們(men) 幾位漢族青年教師解決(jue) 問題。除了積極配合工作之外,藏族老師還主動擔任班級的副班主任,對班級的日常管理工作親(qin) 力親(qin) 為(wei) 。
一次,呂慧萍病倒了。普布擁宗老師很著急,專(zhuan) 門跑去藥店買(mai) 了藏藥,並磨成粉送到呂慧萍家裏。見她什麽(me) 食物都吃不下,普布擁宗還專(zhuan) 門做了清湯麵條,叮囑呂慧萍一定要吃幾口。呂慧萍吃著麵條,眼眶濕潤了。她說:“麵條雖然清淡無味,但裏麵卻飽含了普布擁宗對我的濃濃情意,真的很感動。”
“天山雪鬆根連根,藏漢人民心連心。”市七中民族團結工作的紮實開展,有效推動了學校各項事業(ye) 蓬勃發展。“民族團結教育是愛國主義(yi) 教育的重要內(nei) 容,在民族地區中小學開展民族團結教育,不僅(jin) 可以幫助廣大青少年從(cong) 小樹立民族團結意識,還可以培養(yang) 廣大青少年的愛國主義(yi) 情操,對於(yu) 增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具有極為(wei) 重要的現實意義(yi) 。”市七中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劉占石說。
學為(wei) 人師,行為(wei) 世範;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學校是教書(shu) 育人的地方,老師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在這樣一個(ge) 充滿愛和溫暖的民族大家庭裏,學生們(men) 也將成為(wei) 維護民族團結的主力軍(jun) ,綻放出更加絢麗(li) 多彩的民族團結之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拉薩北京實驗中學組織學生參觀自然科學博物館
當日上午10時,在帶隊老師的引導下,近200名學生有序進入自然科學博物館。大家在博物館一樓大廳集合後,按照班級分成兩組,在講解員和老師帶領下參觀科技館。[詳細] -
西藏拉薩市堆龍德慶區通嘎社區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永遠跟黨走”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
近日,堆龍德慶區羊達街道通嘎社區舉辦“舊貌換新顏、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背後家鄉的變化”為主題的慶祝建黨10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主題道德講堂活動。 [詳細] -
西藏拉薩市墨竹工卡縣舉辦黨史學習教育擂台賽
為進一步加強黨員幹部思想政治教育,激發廣大黨員幹部的愛黨、愛國熱情,近日,西藏拉薩市墨竹工卡縣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麵的黨史學習教育擂台賽,以趣味的形式促進黨員幹部切實學懂弄通黨史知識。[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