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西藏林芝市察隅縣卡地村多年生水稻試種取得初步成功

發布時間:2021-10-25 09:40:00來源: 西藏日報

  近日,西藏農(nong) 牧學院從(cong) 雲(yun) 南農(nong) 業(ye) 大學農(nong) 學院引進的多年生水稻在察隅縣下察隅鎮卡地村試種取得初步成功。

  西藏農(nong) 牧學院第十批駐下察隅鎮卡地村工作隊自入駐以來,堅決(jue) 把鄉(xiang) 村振興(xing) 作為(wei) 工作的重中之重,入駐第一天就與(yu) 村“兩(liang) 委”班子召開座談會(hui) ,了解卡地村基本情況及村產(chan) 業(ye) 發展情況,並開始入戶調研,詳細了解村民生產(chan) 生活狀況,深入探究村民所思所想所盼,為(wei) 後續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掌握重要的民情資料。

  通過座談、走村入戶調研,駐村工作隊了解到,卡地村搬遷後預留有70多畝(mu) 水稻種植地,但因農(nong) 田灌溉水源不足、村民缺乏科學種植水稻技術等原因,卡地村從(cong) 搬遷至今未能有效地發揮水田種植優(you) 勢。

  鑒於(yu) 周邊已有水稻種植成功且下察隅鎮具有得天獨厚的亞(ya) 熱帶氣候和肥沃的黑土地等優(you) 勢,深思熟慮後,駐村工作隊決(jue) 定借助農(nong) 業(ye) 高校平台和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積極與(yu) 全國農(nong) 科學子聯絡。經多方調研和商討,最終與(yu) 雲(yun) 南農(nong) 業(ye) 大學農(nong) 學院院長取得聯係溝通,決(jue) 定在卡地村試種多年生水稻。

  據專(zhuan) 家介紹,多年生水稻是水稻育種的一個(ge) 創新,隻需栽種一次,就可連續收割兩(liang) 季或通過越冬後收割幾年,其間不需要再購種、育秧、犁田、耙田、插秧,突破了傳(chuan) 統水稻的耕作方式,極大程度地減少了勞動力投入,降低了稻農(nong) 的勞動強度,能最大限度地將農(nong) 民從(cong) 繁重的田間勞動中解放出來,從(cong) 事其他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並且多年生水稻產(chan) 量相對穩定,能實現水稻的輕簡化生產(chan) 。這種多年生水稻對農(nong) 民來說,具有節省購種、育秧、犁耙田的優(you) 勢,利潤增加對種糧農(nong) 民來說意義(yi) 重大,同時免耕技術對保護農(nong) 田生態環境,促進農(nong) 業(ye) 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yi) 。

  鑒於(yu) 多年生水稻的重要性和在西藏引種的重要意義(yi) ,在收到雲(yun) 南農(nong) 業(ye) 大學農(nong) 學院院長無償(chang) 提供的2個(ge) 多年生水稻品種後,駐村工作隊立即落實、規劃田塊,進行翻地、整地、種子消毒、種子催芽等工作,確保水稻能趕上插秧階段的正常生長進程。從(cong) 5月17日正式播種以來,駐村工作隊堅持科學種植,精心開展澆水、施肥、除草、防治病蟲害等田間管理工作。目前,試種水稻已進入灌漿後期,多年生水稻第一次在西藏試種取得初步成功。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