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四川“90後”小夥勵誌擺攤創業成功 向母校捐贈300萬元

發布時間:2021-10-28 09:5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四川“90後”小夥(huo) 勵誌擺攤創業(ye) 成功向母校捐贈300萬(wan) 元
2016年,施超以一個(ge) 應屆畢業(ye) 生的身份向母校捐贈10萬(wan) 元。 成都中醫藥大學 供圖

  27日,成都中醫藥大學建校65周年之際,該校2011級中醫學專(zhuan) 業(ye) 校友施超回到母校,捐贈300萬(wan) 元,用於(yu) 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和成都中醫藥大學優(you) 質生源基地建設兩(liang) 項工作的開展。

  施超生於(yu) 1991年,他的父母都是農(nong) 民,家庭經濟並不富裕。高考完,施超整理家中的舊書(shu) 並去家附近的廣場上擺攤。“那個(ge) 暑假我大約每天能賺70元。”施超講述了自己第一桶金的由來。2011年來到成都上大學後,施超也沒放棄圖書(shu) 銷售,趁周末時在學校裏擺攤賣書(shu) 。不知不覺,施超靠擺攤大二時已經攢下了近10萬(wan) 元。後來他在校園裏開了實體(ti) 書(shu) 店。成都中醫藥大學考慮到是學生創業(ye) ,給施超提供了80多平方米的場地並且減免房租。


施超在學校創業(ye) 。 成都中醫藥大學 供圖

  施超介紹,實體(ti) 書(shu) 店並不賺錢,為(wei) 了維持書(shu) 店的運營,他開始去成都的高中銷售課外讀物。“我當時找了10個(ge) 人跟我一起做高中學校的圖書(shu) 銷售,10個(ge) 人分布在不同的省份,這樣我的業(ye) 務就擴展到了上海、江西、湖北等地方。”銷售圖書(shu) 給施超帶來了200萬(wan) 元的經濟收益,到大學畢業(ye) 時,他已經創辦了一家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現如今,他的企業(ye) 投資版圖涉及了文化教育、工業(ye) 製造、數據通信、產(chan) 業(ye) 園區開發運營等多個(ge) 領域。

  此次捐贈不是施超第一次向母校捐贈。2016年施超從(cong) 成都中醫藥大學畢業(ye) 時,恰逢學校60周年校慶,他以一個(ge) 應屆畢業(ye) 生的身份向母校捐贈10萬(wan) 元。“2016年畢業(ye) 時,我以一個(ge) 應屆畢業(ye) 生的身份向母校捐贈10萬(wan) 元,那一次的捐贈儀(yi) 式上,在對未來還充滿很大不確定性因素的時候,我許下豪言,希望在母校70周年校慶的時候可以捐贈100萬(wan) ,今天,也算是提前、超額完成了這個(ge) 目標。”施超表示。


施超向母校捐贈300萬(wan) 元。 成都中醫藥大學 供圖

  畢業(ye) 後,施超一直關(guan) 注母校的發展。2020年,他向成都中醫藥大學三所附屬學校捐贈了總計10萬(wan) 元的圖書(shu) 。施超表示,他計劃選擇成都、綿陽兩(liang) 個(ge) 地市的重點中學及其它學校的主要生源中學,定期開展形式多樣的學術、文體(ti) 、互訪等交流活動,建立長期穩定聯係,完善高中高校貫通培養(yang) 、聯合育人機製,定期邀請中學師生走進成都中醫藥大學,了解中國傳(chuan) 統中醫藥。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