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九成受訪青年坦言父母對自己進行過打擊式教育

發布時間:2021-10-28 10:38: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九成受訪青年坦言父母對自己進行過打擊式教育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對孩子進行打擊式教育,希望能夠讓孩子謙虛、上進。但過度打擊,卻往往給孩子帶來過大心理壓力,適得其反。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hui) 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2006名18-35周歲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高達90.6%的受訪青年坦言父母對自己進行過言語上的打擊式教育,45.4%的受訪青年表示持續到中學。59.7%的受訪青年認為(wei) 打擊式教育會(hui) 導致孩子缺乏自信,容易自我否定。

  45.4%受訪青年表示父母的打擊式教育持續到中學

  “我所理解的‘打擊’是挖苦、貶低,喜歡和別人比較,挫傷(shang) 孩子的積極性,不喜歡正麵鼓勵。比如已經得了98分,家長卻說隔壁的小孩拿了100分。”上海社會(hui) 科學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長楊雄說。

  28歲的山東(dong) 女生胡夏已經結婚,她表示,母親(qin) 在日常生活中就經常對她表示不滿,“你看那個(ge) 誰誰家的孩子多厲害,你再看看你。”胡夏說,母親(qin) 對她在家務、學習(xi) 和工作各方麵進行打擊,一直持續到現在。

  廣東(dong) 東(dong) 莞高中生李同(化名)今年17歲。他感慨,雖然自己成績一直在班上前幾名,高中進了尖子班也是前十名,但母親(qin) 從(cong) 小就沒怎麽(me) 誇過他,“如果考得好,我媽就說‘又不是拿滿分’‘考試題目太簡單了’,要是考得不理想那就更沒好聽的了。還好我爸對我比較鼓勵,沒有過分苛刻”。

  安徽蕪湖市民高強的女兒(er) 13歲,在讀初中,他直言,自己就踐行打擊式教育,即便以後孩子工作了,也仍將持續。平時女兒(er) 考試取得了好成績,自己其實非常高興(xing) ,但會(hui) 說“沒什麽(me) 可驕傲的,小心成績退步”,希望能夠進一步督促。“有次鋼琴老師表揚她了,回來跟我說,我當時就表示,是老師鼓勵你而非你真這麽(me) 好,還需再努力”。

  在高強看來,這種模式好像是中國傳(chuan) 統的家庭教育模式,“就像我們(men) 的父輩對待我們(men) 一樣,即便心裏認可,嘴上也一定很嚴(yan) 厲”。

  90.6%的受訪青年表示父母平時對自己進行過言語上的打擊式教育,其中30.8%坦言經常。交互分析發現,男性(32.8%)經常受父母打擊式教育的比例較女性(28.6%)偏高;一線城市受訪青年(34.4%)比例最高,其次是二線城市(32.1%)。

  父母的打擊式教育持續到什麽(me) 時候?45.4%的受訪青年表示持續到中學,21.4%持續到大學,12.0%持續到小學,4.8%持續到研究生,4.1%持續到工作和成家,7.2%直言一直存在。

  父母為(wei) 何選擇打擊式教育?52.2%受訪青年認為(wei) 是防止孩子驕傲自滿

  “打擊式教育也許會(hui) 打擊孩子的興(xing) 致,但青少年的自覺性不夠,需要家長這麽(me) 做。”高強表示,家長總要做“惡人”,“例如我女兒(er) 成績提高了,她自己就洋洋得意,如果我再表揚她,就怕她放鬆,不如潑一盆冷水,讓她時刻律己。就像任何時候我都要求她寫(xie) 完作業(ye) 才能出去玩,沒有例外。雖然女兒(er) 有時會(hui) 不高興(xing) ,但我覺得必須有規則”。

  胡夏認為(wei) ,父母崇尚打擊式教育的理念是錯誤的,是欠缺科學教育觀念的體(ti) 現,“他們(men) 就認為(wei) 孩子不能慣著,慣著就是溺愛,也不能誇,誇了就會(hui) ‘翹尾巴’。但正當的誇獎是能對孩子起到正麵作用的。我認為(wei) ‘棍棒底下出孝子’這種理念是錯誤的”。

  為(wei) 什麽(me) 一些父母會(hui) 在言語上打擊孩子?52.2%的受訪青年指出,父母認為(wei) 這樣能夠防止孩子驕傲自滿,47.7%的受訪青年指出是父母希望孩子能多自省自查,43.9%的受訪青年覺得是父母為(wei) 了督促孩子向優(you) 秀的人學習(xi) ,40.3%的受訪青年認為(wei) 是父母隻看到了孩子的缺點,無視優(you) 點,31.5%的受訪青年認為(wei) 是家長間的“攀比”心理作怪,20.6%的受訪青年感到父母想通過打擊孩子來樹立家長權威。

  40.2%受訪青年直言打擊式教育會(hui) 引起反感和逆反心理

  父母對孩子的打擊式教育通常實際效果如何?40.2%的受訪青年直言會(hui) 引起反感和逆反心理,33.7%的受訪青年坦言會(hui) 導致孩子自卑,20.2%的受訪青年感到能夠激勵上進,5.9%表示沒什麽(me) 改變。

  胡夏也表示,每當父母對她進行打擊,她都想反抗,但父母總是一副“爸媽怎麽(me) 說你都要聽著”的態度壓製,時間久了心裏就很抵觸,“不知道要怎麽(me) 才能表達自己的想法”。胡夏感慨,隨著年齡增長,已經映射到了別的事情上。“比如,小時候長期被訓不敢反抗,長大之後在生活工作中,事情明明可以商討,但總會(hui) 選擇退一步”。

  “沒結婚之前,我一直處於(yu) 不太與(yu) 父母溝通的狀態,等到結了婚,也成了媽媽,才漸漸可以體(ti) 諒父母的一些心理,才願意主動接近他們(men) 。”胡夏說。

  “我至今仍記得,小學時第一次數學拿了滿分,回家超高興(xing) 地跟我媽講,結果她上來就問我,班上有多少個(ge) 100分,我說有6個(ge) 。我媽瞬間變臉,說題目簡單顯示不出真實水平。”李同坦言,本來很開心的,被媽媽這麽(me) 一說心情立刻降到冰點。“我媽老打擊我,我甚至有時都感覺不那麽(me) 喜歡學習(xi) 了,因為(wei) 學好了也得不到她肯定”。

  李同告訴記者,即便他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但每到出成績那天,就是他最不想回家的時候,“沒有一點取得成績的喜悅,更沒什麽(me) 激情。我本來就是比較自覺的人,媽媽打擊式地教育我,其實副作用很大,讓我特別容易不自信”。

  父母的打擊式教育對受訪青年產(chan) 生了什麽(me) 影響?59.7%的受訪青年坦言導致缺乏自信,容易自我否定,46.5%的受訪青年表示性格叛逆,自暴自棄,36.1%的受訪青年指出影響了親(qin) 子關(guan) 係,也有29.3%的受訪青年感到能時刻警醒自己,追求進步。(陳子禕對此文亦有貢獻)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拉薩市開展勞動教育落實勞動育人

    W020211028351777581779.jpg
    為全麵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發揮勞動育人功能,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今年4月,市教育局青少年實踐基地聯合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專家,首次嚐試開展了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實踐項目。[詳細]
  • 廣西實施教育提質振興三年行動計劃

    日前,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印發《廣西教育提質振興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廣西將用3年時間,實施教育“十大計劃”,補齊教育發展短板,促進廣西教育高質量發展。 [詳細]
  • 寧夏實現疫情發生地區在線學習全覆蓋

    日前,記者從寧夏教育廳獲悉,根據寧夏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要求,自10月22日起,發生疫情的地方中小學、幼兒園暫停線下教育教學活動,進行線上教學。[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