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慶祝西南民族大學建校70周年大會在四川成都隆重舉行

發布時間:2021-11-01 10:59:00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薪火相傳(chuan) ,兼收並蓄;革故鼎新,砥礪奮進;七秩風華,共憶崢嶸。10月29日,慶祝西南民族大學建校70周年大會(hui) 在四川省成都市隆重舉(ju) 行。全體(ti) 師生員工、海內(nei) 外校友和關(guan) 心西南民族大學建設發展的各界人士歡聚一堂,以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共襄盛會(hui) 。


圖為(wei) 大會(hui) 現場

  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國家民委主任、黨(dang) 組書(shu) 記陳小江線上出席慶祝大會(hui) 並講話,國家民委副主任、黨(dang) 組成員邊巴紮西及國家民委相關(guan) 部門負責同誌線上出席慶祝大會(hui) 。四川省人大常委會(hui) 副主任包惠,副省長羅強,省政協副主席曲木史哈、祝春秀,省政協第十一屆委員會(hui) 副主席羅布江村,省政府副秘書(shu) 長降初、劉全勝,省教育廳黨(dang) 組書(shu) 記、教育廳廳長鄒瑾,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旭光等領導和嘉賓出席大會(hui) 。


圖為(wei) 大會(hui) 現場


圖為(wei) 大會(hui) 現場

  大會(hui) 在雄壯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西南民族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楊敏宣布慶祝大會(hui) 開始。

  陳小江在講話中強調,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黨(dang) 的民族工作和教育事業(ye) ,對民族院校改革發展寄予殷切期望。西南民族大學要始終牢記初心使命,弘揚優(you) 良傳(chuan) 統,不斷提高辦學治校水平,努力為(wei) 服務黨(dang) 和國家戰略、服務祖國大西南現代化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要牢牢把握社會(hui) 主義(yi) 辦學方向,圍繞“四個(ge) 服務”教育方針,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wei)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重要陣地、培養(yang) 各民族優(you) 秀人才的重要基地、傳(chuan) 承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基地、紮根基層服務祖國大西南建設的重要基地。

  羅強在講話中指出,西南民族大學是培養(yang) 少數民族幹部和專(zhuan) 業(ye) 人才的重要搖籃,承載著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的光榮使命,肩負著推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重任。站在新的曆史起點,希望學校堅持和完善黨(dang) 的領導,賡續紅色血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堅定走內(nei) 涵式高質量發展之路,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始終堅持以師生為(wei) 中心的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國家民族地區戰略需求,努力彰顯辦學特色優(you) 勢,培養(yang) 更多優(you) 秀人才,奮力建設高水平現代化綜合大學。


圖為(wei) 西南民族大學騰飛廣場


圖為(wei) 西南民族大學一隅

  中央民族大學黨(dang) 委副書(shu) 記、校長郭廣生表示,西南民族大學始終與(yu) 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同頻共振、同向同行,以強烈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為(wei) 我國高等教育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中央民族大學與(yu) 西南民族大學都從(cong) 延安走來,同根同源,傳(chuan) 承著共同的紅色基因,擔負著共同的光榮使命,同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紮根中國大地創辦高等教育的生動實踐。希望西南民族大學與(yu) 各兄弟院校精誠合作、深度交融、共同進步,續寫(xie) 友誼與(yu) 合作的新篇章,為(wei) 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作出新的貢獻。

  西南民族大學黨(dang) 委副書(shu) 記、校長劉玉彬在致辭中說, 70年來學校在新中國初升的晨曦裏成長,在改革開放時期跨越式發展,在新時代裏奮進新征程。站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西南民族大學將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認真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努力把學校建成高水平現代化綜合大學,建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示範高校。


圖為(wei) 西南民族大學學生慶祝母校建校70周年

  校友代表,1978級數學專(zhuan) 業(ye) 本科生、北京大學全球健康發展研究院院長劉國恩代表廣大校友線上為(wei) 母校70周年生日送上祝福。他回顧了自己在西南民族大學的求學經曆和感受,感恩母校為(wei) 自己搭建了成長成才的第一道台階,才有後來一路向上的發展機遇。他希望各族學子珍惜母校這束照耀你我的“教育之光”,努力實現人生價(jia) 值。

  教師代表、中國語言文學學院院長王啟濤教授在會(hui) 上發言說,學校永遠是心中最深沉的愛、最亮麗(li) 的色彩。在學校70華誕之時,最想表達的就是對學校的感恩之情,他將繼續堅守教書(shu) 育人使命,接續努力奮鬥,做為(wei) 人師表的典範,續寫(xie) 新的時代華章。

  學生代表為(wei) 70周年校慶獻詞。同學們(men) 飽含深情,向西南民族大學表達最深沉的熱愛和祝福。

  楊敏在主持大會(hui) 時說,我們(men) 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勇於(yu) 擔當、善於(yu) 作為(wei)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高水平現代化綜合大學建設步伐,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圖為(wei) “西南民族大學立德樹人獎”頒獎儀(yi) 式現場

  當日,大會(hui) 還舉(ju) 行了“西南民族大學立德樹人獎”頒獎儀(yi) 式。

  據悉,新中國成立之初,黨(dang) 和國家把創辦民族學院、培養(yang) 少數民族幹部作為(wei) 安邦治國、解決(jue) 民族問題、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重大舉(ju) 措,在毛澤東(dong) 、周恩來、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chan) 階級革命家親(qin) 自關(guan) 懷下,1950年7月,政務院批準在西南建立一所民族學院,揭開了建設西南民族學院的序章。

  1951年3月,西南民族學院黨(dang) 組成立,時任西南軍(jun) 政委員會(hui) 副主席、西南民族事務委員會(hui) 主任王維舟任學院書(shu) 記兼院長。1951年6月1日,西南民族學院(2003年,學校更名為(wei) “西南民族大學”)在成都舉(ju) 行成立暨第一期開學典禮。為(wei) 祝賀學校成立,鄧小平同誌首次為(wei) 學校題詞:“各兄弟民族團結在毛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的周圍,建設一個(ge) 獨立強盛繁榮幸福的新中國。”1952年7月,鄧小平同誌參加了西南民族學院第二期開學典禮,並第二次為(wei) 學校題詞:“團結各民族於(yu) 祖國大家庭的中心關(guan) 鍵之一,是在於(yu) 各民族都有一批熱愛祖國,並能聯係群眾(zhong) 的幹部。”

  據悉,校慶前夕,各級領導同誌、各地政府、社會(hui) 各界朋友、兄弟高校以及海內(nei) 外校友等紛紛通過視頻、賀信、賀電等多種形式向西南民族大學70周年校慶表示祝賀,祝願民大新征程再譜新篇。

  大會(hui) 通過媒體(ti) 平台進行直播,全校師生同上一堂凝聚人心、砥礪前行的“大思政課”,與(yu) 社會(hui) 各界關(guan) 心支持學校事業(ye) 發展的朋友共同見證這一難忘時刻。(新利平台 記者/李元梅 圖片由西南民族大學黨(dang) 委宣傳(chuan) 部提供)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