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出台多項政策:加強培訓學技能 就業更穩收入增
為(wei) 了提升勞動者職業(ye) 技能,促進高質量就業(ye) ,各地出台多項政策:組織企業(ye) 開展新型學徒製培養(yang) 工作,為(wei) 導師與(yu) 學徒提供津貼,提升培訓積極性;政府撥付專(zhuan) 項資金,用於(yu) 職業(ye) 技能培訓補貼,助力企業(ye) 穩崗;發放電子職業(ye) 培訓券,相關(guan) 人員可結合自身意願,自主選擇培訓模式和內(nei) 容,提升培訓的精準性。
開展學徒製培養(yang)
師徒均可獲津貼
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鑄鍛鋼事業(ye) 部熱處理工王國峰猶記得去年第一次“簽約收徒”時,看著眼前的幾頁師徒協議書(shu) ,望著徒弟許宏宇期盼的眼神,自己的心情也有些激動和緊張:“既然簽了字,拿了津貼,就要對他負責。”
上午10點,是師徒二人約好的現場教學時間。倆(lia) 人寫(xie) 寫(xie) 畫畫,聊個(ge) 不停。放下實訓手冊(ce) ,他們(men) 又套上隔熱服,跨上天車吊籃,下到10多米深的加熱爐裏,排查熱處理設備的溫度誤差。再出來時,師徒二人就像是“剛從(cong) 水裏撈出來的”。
一起出汗,是為(wei) 了堅持“手把手”授課。“現在多出汗,以後才能做到最好,要為(wei) 比武、比賽打好底子。”王國峰手中拿著厚厚一摞“月度教學計劃和教案”,上麵的記錄密密麻麻,每月和每周設置的主題也清晰明了。
“每周至少1次現場教學,每月1次模塊化、分段式線上培訓,每季度1次比武練兵,每半年1次效果評估,每年1次職業(ye) 技能大賽。”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高級經理段海成說,學徒考核、比賽的結果,會(hui) 直接計入導師參評公司級大國工匠、首席技能大師、勞動模範的考核體(ti) 係,學徒製明確了導師責任,也增強了培養(yang) 熱情。
目前,中國一重聯合一重技師學院開發了14類工種的實訓手冊(ce) ;每個(ge) 新員工都配有負責“傳(chuan) 幫帶”的企業(ye) 導師;導師享有每月500元的津貼,學徒通過年度考核後能獲得至少3000元的獎勵津貼;院校導師則會(hui) 每周開設理論性較強的線上課程,讓學徒實現“雙導師”聯合培養(yang) ……
據介紹,今年以來,黑龍江共有86家企業(ye) 、41家培訓機構參與(yu) 了企業(ye) 新型學徒製培養(yang) 工作,組織開展6700名企業(ye) 職工參加近70個(ge) 工種的企業(ye) 新型學徒製培訓,並為(wei) 2840名學徒注冊(ce) 技工院校非全日製學籍。
設培訓專(zhuan) 項資金
援助企業(ye) 穩崗位
早上9點,走進安徽省六安市的星星服裝股份有限公司,一片火熱的生產(chan) 場景映入眼簾。生產(chan) 車間內(nei) ,縫紉工吳厚麗(li) 正在嫻熟地操作機器:“最近公司訂單量大,早上7點半我們(men) 就到崗工作,全力以赴加大生產(chan) ,滿足客戶需求。”
別看吳厚麗(li) 現在動作麻利,技術一流,幾年前剛到公司時,她對服裝縫紉技術一竅不通。“之前都是在一些小廠幹散活,沒接觸過服裝縫紉。後來我到這裏工作時,心裏很沒底,不知道能否勝任。”吳厚麗(li) 回憶。
但入職沒多久,吳厚麗(li) 的疑慮便被打消了。“公司為(wei) 我們(men) 這些新員工組織了崗前技能培訓,既有理論講解,也有生產(chan) 實操。我們(men) 不僅(jin) 學會(hui) 了技術,培訓結束後還能領到800塊錢的補貼。”吳厚麗(li) 高興(xing) 地說:“現在我的操作越來越熟練,收入也逐漸提高,最關(guan) 鍵的是有了一技之長,能在公司穩定工作下去。”
吳厚麗(li) 口中的培訓補貼,其實是六安市金安區發放的“職業(ye) 技能提升行動專(zhuan) 項資金”。“金安區內(nei) 工業(ye) 企業(ye) 較多,但我們(men) 區每年都有大量青壯年外出務工,留在本地的勞動者技能相對不強。為(wei) 滿足企業(ye) 用工需求,必須加強技能培訓。”六安市金安區人力資源管理服務中心主任張峻嶺告訴記者,企業(ye) 開展新員工培訓需要場地、物資、師資,為(wei) 了鼓勵企業(ye) 積極參與(yu) ,政府專(zhuan) 門撥付專(zhuan) 項資金,用於(yu) 職業(ye) 技能培訓的補貼。
六安市金安區人力資源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許袁告訴記者,以脫貧穩就業(ye) 技能培訓為(wei) 例,農(nong) 民合作社在對附近村子的脫貧戶進行農(nong) 業(ye) 技術培訓時,會(hui) 享受一定補貼,比如每招收一名脫貧戶參與(yu) 養(yang) 殖技術培訓,合作社就會(hui) 拿到600元的補貼。培訓一般持續10天,脫貧戶每天也有60塊錢的補貼。“培訓結束後,區裏會(hui) 對培訓人員的資質、數量、培訓成果等方麵進行細致考核,一切符合規定後,再由財政部門將相關(guan) 補貼發放至農(nong) 民合作社和個(ge) 人,保證每一分錢花到實處。”許袁說。
據介紹,“十三五”期間,六安市金安區共開展各類職業(ye) 技能培訓班319期,參訓約18500人,撥付補貼資金1415.74萬(wan) 元,實現就業(ye) 17827人。“今年,我們(men) 預估會(hui) 有大約7000人接受技能培訓,撥付補貼資金800萬(wan) 元。”六安市金安區人社局黨(dang) 組成員楊向東(dong) 說:“下一步,我們(men) 將持續推進技能培訓工作,加大專(zhuan) 項資金的補貼力度,援企穩崗,助力區域經濟發展。”
推行職業(ye) 培訓券
精準發放到個(ge) 人
“前段時間,我去都江堰的工地幹砌築的活,掙了不少錢!”四川眉山工程技師學院2017級建築班學生蔡斌說,利用剛學到的砌築技術,他前往建築工地實習(xi) :“50天不到,賺了1萬(wan) 多元!”蔡斌的消息不僅(jin) 讓父母驚喜,也讓同學們(men) 感到意外。
可他本來學習(xi) 的是建築測量專(zhuan) 業(ye) ,為(wei) 何能到砌築崗位實習(xi) ?麵對同學的疑問,蔡斌給出了答案:“多虧(kui) 了去年參加的砌築工職業(ye) 培訓。”
原來,去年10月,作為(wei) 技術學院在校學生,蔡斌獲得了眉山市人社局發放的電子職業(ye) 培訓券。不久以後,承接職業(ye) 培訓的眉山工程技術學院就為(wei) 他和領到券的同學們(men) 安排了為(wei) 期一個(ge) 月的集中培訓。
蔡斌清楚記得參加培訓的第一天,他打開手機微信的電子社保卡,輕輕一掃,信息對比完成後,很快就完成了報名認證工作。選擇砌築工的培訓,蔡斌有自己的想法:建築測量技術含量高,砌築工的市場需求大,掌握兩(liang) 門技術,以後工作的時候更有競爭(zheng) 力。
與(yu) 眉山市人社局合作,承接職業(ye) 技能提升培訓任務,眉山工程技師學院院長黃健有自己的考慮。“本來我們(men) 就是技術院校,在電力、建築和機械等方麵有技術特長”,黃健說,對獲得職業(ye) 培訓券的市民進行培訓,一方麵發揮了學校的職業(ye) 教育實力,另一方麵也滿足了勞動者職業(ye) 技能提升的需要。
2020年以來,四川積極推行職業(ye) 培訓券試點,將其作為(wei) 職業(ye) 技能提升行動的重要方麵。“我們(men) 利用電子社保卡覆蓋麵廣和直達用戶的優(you) 勢,依托其發放電子職業(ye) 培訓券”,眉山市人社局就業(ye) 創業(ye) 科科長薑茂青介紹,眉山作為(wei) 省內(nei) 的5個(ge) 試點城市之一,已經發放職業(ye) 培訓券2484張,主要覆蓋職業(ye) 院校學生、貧困勞動力和企業(ye) 職工等群體(ti) 。
電子職業(ye) 培訓券如何實現精準發放?薑茂青介紹,四川建立了培訓經辦管理係統,與(yu) 四川省社保、公安、教育、民政等部門的數據關(guan) 聯,從(cong) 而可以掌握勞動者的就業(ye) 狀態、培訓意願等。“這樣就可以篩選出需要培訓的人群,有針對性地發放職業(ye) 培訓券。”薑茂青說。
“有了這套係統,我們(men) 實現了‘機構找人’到‘人選機構’的轉變”,黃健感歎,過去眉山工程技術學院要通過走村入戶、聯係合作企業(ye) 的方式找到需要培訓的群體(ti) 。而今,電子職業(ye) 培訓券精準發放到需要的群體(ti) 。相關(guan) 人員結合各自意願,在相關(guan) 就業(ye) 平台查詢培訓信息後,就可自主選擇培訓模式和內(nei) 容。
薑茂青說,培訓結業(ye) 後,核銷電子培訓券,承訓機構可獲得職業(ye) 培訓補貼。依托新開發的四川就業(ye) 創業(ye) 培訓監管平台,職業(ye) 培訓已經實現線上線下人臉識別、實訓監控、手機定位,可以進行線上抽查,培訓組織、培訓開班、過程監管、補貼申領、資金撥付等環節也已全部納入信息係統監管,保證了培訓真正落地見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觀念一轉天地寬——山南籍大學生白瑪曲珍的就業故事
白瑪曲珍是山南籍大學畢業生,2020年6月從天津農學院畢業,同年11月赴湖北黃石體驗“組團式就業”,今年年初,入職湖北博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司摸清業務門路後。 [詳細] -
莊嚴強調:緊盯目標任務 狠抓責任落實 確保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取得圓滿成效
根據西藏自治區黨委工作安排,10月29日下午,區黨委常務副書記、區政協黨組書記、自治區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莊嚴主持召開自治區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領導小組2021年第5次會議。[詳細] -
搭平台 促就業
為全麵落實西藏自治區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決策部署,近年來,西藏相關部門以創新創業為導向,以產業升級為目標,以政策體係建設為支撐,建立起滿足網絡時代大眾創新創業需求的就業創業服務平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