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合肥化解職校教師“本領恐慌”

發布時間:2021-11-02 15:16: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職業(ye) 院校教師上機器不但得會(hui) 操作,還得跟上時代,來活就能幹。業(ye) 界發展一日千裏,教師們(men) 整日在學校裏悶著,怎麽(me) 能教出一流工匠?”近日,安徽汽車工業(ye) 學校汽車服務係主任盛國超對記者說。

  市級政府統籌、職業(ye) 院校教師進企業(ye) 實訓、實訓結果納入考核,7年累積職業(ye) 教育與(yu) 城市產(chan) 業(ye) 發展的蝶變效應。安徽省合肥市2015年啟動的市級政府統籌下的職業(ye) 院校教師進企業(ye) 實訓這一切實舉(ju) 措,具有明確的問題導向,並取得了不錯的實踐效果。

  20多年前,從(cong) 本科院校畢業(ye) 的盛國超在企業(ye) 短暫工作過一段時間後,來到安徽汽車工業(ye) 學校。他深知,教學中的演示示範技能和技術實踐操作能力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而由於(yu) 缺乏企業(ye) 生產(chan) 的實操培訓,校級培訓又難以解決(jue) 實踐崗位和專(zhuan) 業(ye) 不匹配、管理服務不到位等諸多局限,長期與(yu) 業(ye) 界脫軌的盛國超心頭時時被壓抑感籠罩。

  2015年,合肥市啟動職業(ye) 院校教師進企業(ye) 實訓活動,當年便計劃組織約200名教師按照專(zhuan) 業(ye) 進行分組,深入不同企業(ye) 進行為(wei) 期一個(ge) 月的實踐鍛煉。“隻有在企業(ye) 一線,才能獲取最前沿的業(ye) 界信息,了解最新設備的操作流程,才能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裏,教學的著力點應該放在哪裏。”連續7年暑假,隻要有機會(hui) ,盛國超就推掉一切事務參加實訓活動。

  一年一次,一次就要來200多人。企業(ye) 要派專(zhuan) 人對接指導,製定培訓方案,還得讓不熟悉生產(chan) 的教師們(men) 上生產(chan) 線,直接操作設備,帶來不可避免的軟硬件損耗。這對重視效率、追求利益的企業(ye) 來說,積極參與(yu) 活動的動力在何處?同樣連續7年參與(yu) 此項活動的安徽風之星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總監葛學亮道出了其中的關(guan) 鍵。

  “企業(ye) 最需要的是影響力,有了知名度,不僅(jin) 有了員工,產(chan) 品還有了出路。”葛學亮坦言,每年來企業(ye) 深度進修的教師就是企業(ye) 品宣代言人。“一名教師回去,麵對的是上百名學生,上課、實訓必然會(hui) 時不時談及在企業(ye) 研修的經曆。這些學生以後大部分會(hui) 從(cong) 事汽車相關(guan) 生產(chan) 經營業(ye) 務,他們(men) 不是我的員工,就是我的客戶,對於(yu) 企業(ye) 來說,這是花費最少、投放最精準的定向品牌宣傳(chuan) 。”

  如果說收獲未來無法估量的潛在資源是撬動企業(ye) 自我動力的第一把“斧頭”,那麽(me) 機製保障則為(wei) 這把“斧頭”的持續發力提供了不竭的動能。

  2015年,與(yu) 第一屆職校教師進企業(ye) 活動相配套,合肥市成立了市級現代職業(ye) 教育集團,成員單位包括政府部門、行業(ye) 企業(ye) 和中職學校、高等院校。借助該集團,合肥市還委托合肥學院專(zhuan) 門成立了合肥職業(ye) 院校教師能力發展中心,統一安排活動的各環節,開創了政府主導、高校承辦、校企聯手的教師到企業(ye) 實踐創新模式。

  7年來,合肥市委、市政府相繼出台《合肥市職業(ye) 院校教師隊伍建設實施辦法》《關(guan) 於(yu) 組織開展職業(ye) 院校專(zhuan) 業(ye) 課教師暑期到企業(ye) 實踐的通知》等文件,將教師到企業(ye) 實踐活動作為(wei) 重要內(nei) 容列入其中,並每年撥付職業(ye) 教育專(zhuan) 項經費開展此項工作,對集團成員企業(ye) 進行職業(ye) 院校實習(xi) 實訓基地考核,把承擔教師到企業(ye) 實踐活動列入考核指標,政府購買(mai) 服務,減少校企負擔。有政府做媒,集團內(nei) 的職業(ye) 院校和企業(ye) 得以形成呼吸與(yu) 共的命運共同體(ti) 。

  7年來,合肥市累計已有1400多名職業(ye) 院校教師參與(yu) 到此項活動中,促進了全市“雙師型”教師數量和質量的提升。據不完全統計,單是職業(ye) 院校教師與(yu) 企業(ye) 共同開發的橫向課題研究數目,便由2016年的9項躍升至2020年的48項。

  職業(ye) 院校和企業(ye) 的深度融合也促進了合肥市相關(guan) 重點產(chan) 業(ye) 的發展。近兩(liang) 年,合肥市職業(ye) 院校與(yu) 企業(ye) 已共同培育物聯網技術等產(chan) 學研聯盟12個(ge) 、教師創新團隊31個(ge) ,圍繞合肥市12條重點產(chan) 業(ye) 鏈,高端裝備製造等產(chan) 業(ye) 教育聯盟已經組建,實行學校和企業(ye) 雙牽頭。今年,合肥市現代職業(ye) 教育集團成員企業(ye) 提出了41項橫向課題,市域內(nei) 院校143個(ge) 團隊積極認領課題,幫助企業(ye) 解決(jue) 難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