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作業減量增效,校外培訓壓減 推動“雙減”政策落實落細

發布時間:2021-11-04 15:08:00來源: 《人民日報》

  下午4點多,湖北武漢江岸區惠濟路小學,操場上一群學生正跟著體(ti) 育老師運球,教學樓裏音樂(le) 鑒賞、健康科普等項目也在進行,不同年級的學生憑興(xing) 趣和需求參與(yu) 。到了放學時分,一名家長告訴記者:“學校辦起課後服務,解決(jue) 了我不能按時接孩子的問題。”

  今年暑期,中辦國辦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減輕義(yi) 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e) 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提出總體(ti) 要求和工作目標。3個(ge) 月以來,各地相關(guan) 部門和中小學校結合本地實際完善措施,推動“雙減”政策落實落細。

  “雙減”,首先是減輕義(yi) 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ye) 負擔。記者從(cong) 教育部了解到,目前超過94%的學校絕大部分學生能在規定時間內(nei) 完成作業(ye) 。但是,作業(ye) 少了,質量卻不能降,時間短了,效果卻不能減。

  3個(ge) 月來,不少地方創新探索作業(ye) 管理減量增效。江西南昌市京安學校嚴(yan) 格落實作業(ye) 時長要求,學生作業(ye) 以“悅”為(wei) 重點,包括悅讀、悅跑、悅動——每天回家閱讀優(you) 秀書(shu) 籍,至少運動10分鍾,做一項家務。“既不給家長增添額外負擔,又能讓孩子全麵提升綜合素質。”該校校長陳英說。

  實現作業(ye) 負擔“減”下去,關(guan) 鍵是課堂教育教學質量“增”上來,讓學生在校內(nei) 學會(hui) 學足學好。教育部陸續出台有力舉(ju) 措:貫徹落實《義(yi) 務教育質量評價(jia) 指南》;出台《關(guan) 於(yu) 加強義(yi) 務教育學校考試管理的通知》,強化科學評價(jia) 引領;遴選建設一批全國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激發辦學活力;部署開展“基礎教育精品課”遴選活動,完善《國家中小學網絡雲(yun) 平台建設方案(2021—2025年)》,為(wei) 教師提供優(you) 質教育資源和共享互動平台……

  提供課後服務是“雙減”政策落地的重要一環。7月,教育部出台《關(guan) 於(yu) 進一步做好義(yi) 務教育課後服務工作的通知》,要求“一校一案”製定課後服務方案。據介紹,截至10月底,全國14.3萬(wan) 所應開展課後服務的義(yi) 務教育學校中,99%的學校提供了課後服務,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xi) 回歸了校園。

  在校時間延長了,如何幫助學生用好這段時間?記者采訪了解到,大多數學校課後服務由基礎性托管和拓展性托管兩(liang) 部分組成。其中,基礎性托管主要是學生自主完成作業(ye) ,老師進行課業(ye) 輔導。

  在一些地方,開展課後服務延長了教師的工作時間,增加了一定工作量。新問題如何解決(jue) ?不少地方進行了有益探索。為(wei) 分擔教師壓力,有的學校在管理上加強統籌,調動更多教師,避免部分教師工作量過大。還有的則聘請退休教師、社會(hui) 專(zhuan) 業(ye) 人員等補充師資。一些地方探索推出關(guan) 愛舉(ju) 措:吉林長春市吉大附中力旺實驗小學通過采取彈性上下班製、開設教師子女課後托管班等方式,讓教師能夠安心、放心地開展課後服務工作;浙江杭州市丁蘭(lan) 實驗中學給參與(yu) 課後服務的教師安排了特別的“關(guan) 愛假”。

  課後服務解決(jue) 了部分家長接孩子難的問題。一些學校在下午5:30後開展延時托管,讓晚下班的家長少了後顧之憂。為(wei) 滿足不同家庭對課後服務的不同需求,一些學校推出課後服務智能平台。在上海靜安區中山北路小學,學校每周向家長發放課後服務征詢單,家長自主選擇參加。與(yu) 此同時,學校每月進行一次服務項目調整,實現課後服務動態預約和彈性選擇。

  堅持從(cong) 嚴(yan) 治理,全麵規範校外培訓行為(wei) 。“雙減”政策發布以來,麵對校外培訓資質審批、培訓服務管理、從(cong) 業(ye) 人員管理等方麵的頑疾,各級各相關(guan) 部門逐一破解。來自教育部的監測顯示,培訓市場野蠻生長現象得到有效遏製。在12.8萬(wan) 個(ge) 線下學科類培訓機構中,壓減率超過40%;263個(ge) 線上學科類培訓機構中,壓減率近50%。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