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招聘不限畢業院校”能否帶來職教春天

發布時間:2021-11-05 15:37: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近日,人社部印發《關(guan) 於(yu) 職業(ye) 院校畢業(ye) 生參加事業(ye) 單位公開招聘有關(guan) 問題的通知》。通知要求,事業(ye) 單位公開招聘要樹立正確的選人用人理念,破除唯名校、唯學曆的用人導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為(wei) 導向、以崗位需求為(wei) 目標的人才使用機製。不得將畢業(ye) 院校、國(境)外學習(xi) 經曆、學習(xi) 方式作為(wei) 限製性條件,切實維護、保障職業(ye) 院校畢業(ye) 生參加事業(ye) 單位公開招聘的合法權益和平等競爭(zheng) 機會(hui) 。

  這一通知引發熱烈解讀。不少人認為(wei) ,此舉(ju) 釋放出支持職業(ye) 教育發展的明確信號,將有效拓寬職校生的就業(ye) 道路,幫助他們(men) 打開事業(ye) 單位的大門。這也體(ti) 現了不拘一格、人盡其才的選人用人標準。

  確乎如此,重視職業(ye) 教育就應該拿出實招、啃下硬骨頭,打通出口進而傳(chuan) 遞給前端以美好的願景。不然,若總是口頭強調職業(ye) 教育重要,而職校學生卻在最重要的求職就業(ye) 問題上被迎頭堵截,就難言“職業(ye) 教育的春天到了”。

  此次人社部明確要求各地在事業(ye) 單位招聘中破除唯名校、唯學曆的用人導向,給職校生以機會(hui) ,鼓勵引導職校生投身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事業(ye) ,同等享受艱苦邊遠地區基層事業(ye) 單位公開招聘傾(qing) 斜政策,無疑是一次用人政策的重大改革。

  不過,也應該看到,做到“招聘不限畢業(ye) 院校”,隻是實現就業(ye) 公平第一步。從(cong) 現實看,要真正做到對職業(ye) 教育“一視同仁”“不拘一格”,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者,人社部的通知能否在各地、各部門落地落實,需要時間,也需要主事者觀念的改變。從(cong) 以往諸多改革的實踐看,有時一紙通知並不能使“大門洞開”。有了相關(guan) 政策,或者說政策為(wei) 職校生開了口子,接下來,需要的是盡快轉換成用人單位的自覺意識與(yu) 剛性規則,體(ti) 現到招人用人的實際行動中。而這,顯然要困難得多。需要膽識,更需要魄力。

  再者,政府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乃至企業(ye) 為(wei) 什麽(me) 熱衷於(yu) 名校、高學曆?這裏邊當然不排除有麵子問題,單位能夠招到眾(zhong) 多高學曆人才,也是其實力和吸引力的體(ti) 現。但除此之外,也應該承認,高學曆人才仍有其自身優(you) 勢。從(cong) 現有學科設置、培養(yang) 目標、評價(jia) 標準等諸多方麵看,旨在養(yang) 成“專(zhuan) 才”的職校生,從(cong) 整體(ti) 競爭(zheng) 力上看,仍與(yu) 名校甚至是普通高校的畢業(ye) 生有差距,這也是一種基本現實。

  無視這些,無視能力提升,隻是空泛地喊平等,並無意義(yi) 。換言之,名校生、高學曆人才在職場受寵,似乎也並不違背以品德和能力為(wei) 導向、以崗位需求為(wei) 目標的人才使用機製。

  還有,從(cong) 目前的教育管理效果看,職業(ye) 院校的教育質量、人才培養(yang) 模式,也有待進一步提升。如何讓職業(ye) 教育跟得上政策善待,跟得上社會(hui) 期待,跟得上時代前進的節拍,恐怕還需要相關(guan) 從(cong) 業(ye) 者、主管部門下大力氣。要讓家長、學生和社會(hui) 明白:大家選擇職校,不是無奈,而是一種主動作為(wei) 。

  社會(hui) 公平是社會(hui) 進步的基石和前提,不拘一格使用人才是重要體(ti) 現。唯其如此,才會(hui) 實現人才奔湧、事業(ye) 繁榮。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