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化辦學 促教育均衡發展
通過集團化辦學改革,西寧市城區學校資源得到共享、鄉(xiang) 村學校辦學質量逐步提高,大量城鎮學生回流,滿足了老百姓在家門口上好學的願望,集團化辦學“西寧模式”的探索對於(yu) 城鄉(xiang) 教學資源均衡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9月30日,西寧市教育係統城鄉(xiang) 教育集團化辦學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榮獲第二屆青海省改革創新獎先進集體(ti) 。那麽(me) ,西寧市是通過什麽(me) 方式實現集團化辦學改革的呢?曆時5年的改革,取得了那些成就成效?記者專(zhuan) 訪了西寧市教育係統城鄉(xiang) 教育集團化辦學領導小組組長、西寧市教育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常玉峰。
記者:當時是什麽(me) 原因,讓西寧市走上集團化辦學改革之路?
常玉峰:2016年以前,西寧市所轄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湟源縣、湟中區鄉(xiang) 村學校受多種因素製約,鄉(xiang) 村學校管理理念滯後、師資力量薄弱、德育資源匱乏、校園文化缺失,大量鄉(xiang) 村學生湧入市區或縣城就讀,造成“城鎮擠、鄉(xiang) 村弱”教育發展不均衡現象,西寧主城區大班額及超大班額比例一度超過30%……
針對這一現實,西寧市以問題導向倒逼改革。2016年11月,西寧市城鄉(xiang) 義(yi) 務教育集團化辦學改革啟動,並成立教育係統集團化辦學改革工作領導小組,整合城鄉(xiang) 教育資源,將區域內(nei) 的27所城區優(you) 質中小學、15所鄉(xiang) 村中心校結對形成12個(ge) 教育集團,有效探索了“管理互融、師資互派、教學互通、學生互動,黨(dang) 建共抓、資源共享、文化共育、質量共評”的“四互四共”集團運行模式。
記者:那麽(me) ,具體(ti) 是通過什麽(me) 方式實現教育集團管理互融,帶動農(nong) 村學校管理升級的?
常玉峰:首先是通過體(ti) 製機製改革創新,全麵實施管理互融。改革領導小組建立集團總校上級黨(dang) 組織領導下的理事會(hui) 製度和集團理事會(hui) 領導下的校長負責製,構建集團辦學關(guan) 於(yu) 師資建設、經費保障等“1+9”製度框架體(ti) 係,開展團隊式管理幫扶試點,帶動鄉(xiang) 村學校管理升級。
同時,健全30餘(yu) 項鄉(xiang) 村學校管理製度,進一步優(you) 化集團內(nei) 部管理結構。根據鄉(xiang) 村學校發展需求,在5個(ge) 教育集團選派有豐(feng) 富管理及教學經驗的城區中小學校級領導和中層幹部組成管理團隊到鄉(xiang) 村中心學校就學校製度建設、教學常規、教研管理、學生習(xi) 慣養(yang) 成等進行係統指導和管理幫帶,城鄉(xiang) 一體(ti) 的現代學校管理體(ti) 係得到探索。
記者:當時,鄉(xiang) 村學校與(yu) 西寧市區學校的教學質量差距是比較大的,又是通過什麽(me) 方式讓鄉(xiang) 村學校教學質量快速提升的?
常玉峰:五年來,教育集團通過城鄉(xiang) 教師結對指導、鄉(xiang) 村新聘教師“先跟崗後任教”年訓幫帶等措施,城鄉(xiang) 互派支教跟崗教師600多名,鄉(xiang) 村教師長期和短期跟崗培訓達2萬(wan) 多人次,集團鄉(xiang) 村教師得到全師、全科、全覆蓋且多輪次地指導幫帶。集團鄉(xiang) 村校先後有17名教師獲得國家級獎項,223名教師獲得省、市級各類榮譽,其中9名教師成功入選教育部教師工作司、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hui) 組織實施的“鄉(xiang) 村優(you) 秀青年教師培養(yang) 獎勵計劃”。
同時,西寧市積極籌措資金,建成82個(ge) 城鄉(xiang) 遠程錄播教室,與(yu) 虛擬仿真實驗室、數字圖書(shu) 館、電子備課室等教育信息化建設工程,共同搭建城鄉(xiang) 教師互動交流學習(xi) 平台,實現名師同步課堂、名師教育在線、虛擬仿真實驗室、數字圖書(shu) 館等優(you) 質教育資源集團校全覆蓋。
並通過統一課表、統一進度、統一監測等教學管理機製建立,遠程同步課堂、同步教研和同步培訓等教研指導工作開展,鄉(xiang) 村教師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發生很大改變,課堂教學明顯提質。
記者:除了通過多種渠道提升鄉(xiang) 村學校教育質量,在價(jia) 值觀共育,城鄉(xiang) 學生互動成長等方麵做了哪些工作?如今5年過去了,整體(ti) 改革取得了那些成效?
常玉峰:文化、德育共育是不容忽視的,集團立足鄉(xiang) 村學校地域文化特點,挖掘學校發展固有文化元素,實施鄉(xiang) 村“一校一品”特色文化建設工程,鄉(xiang) 村學校文化建設更具品質、更有特色,質量共評,推進城鄉(xiang) 學校一體(ti) 化發展。同時,在學校思政教育、主題教育活動中同安排、同部署、同組織,約5萬(wan) 人次參加城鄉(xiang) 互動體(ti) 驗和社會(hui) 實踐研學活動,學生眼界格局明顯提升。教育集團“攜手並進、快樂(le) 成長”的德育共育格局逐步形成。
五年來,集團化辦學改革不僅(jin) 幫助鄉(xiang) 村學校實現了管理效能的提檔升級,更實現了縣域內(nei) 教育教學質量的“彎道超車”,先後有近500名在城鎮就讀的鄉(xiang) 村學生回流到鄉(xiang) 村學校就讀。“西寧模式”的集團化辦學改革優(you) 化了城鄉(xiang) 義(yi) 務教育資源配置,鄉(xiang) 村師生精神麵貌發生了巨大變化,辦學質量大幅提升,1.64萬(wan) 名鄉(xiang) 村孩子“上好學”的願望正在逐步實現,也必將實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西寧:封控區學校停課不停學
記者從西寧市教育局獲悉,自10月28日西寧市報告核酸檢測陽性人員以來,西寧市教育係統迅速激活應急指揮體係,根據市疫情防控處置工作指揮部對封控區、管控區、防範區的劃分情況。[詳細] -
青海海東平安4204名滯留在校學生整體安全穩定
連日來,平安區教育局及時同區委區政府以及海東市教育局溝通協調,全麵落實屬地化管理責任,將海東市二中等三所屬地化管理高中疫情防控工作全部納入全區疫情防控工作整體中通盤進行考慮。[詳細] -
青海省開展2021年“金秋招聘月”專項活動
10月27日,記者從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獲悉,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在全省縣級以上城鎮開展2021年“金秋招聘月”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