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大氣氧含量監測站網在青海建成
11月10日,依托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人類活動與(yu) 生物環境安全項目—“生物地球化學循環與(yu) 環境健康”專(zhuan) 題,由青海省氣象局、北京師範大學、青海師範大學聯合建立的高原大氣氧含量監測站網完成站址選擇、設備購置、方案論證等環節,全部建成,計劃2021年12月1日進入正常化監測運行。
據介紹,青海高原大氣氧含量監測站網由25個(ge) 監測站點組成,包含了高寒草原、高寒草甸、高寒荒漠草原、沙漠、戈壁、灌叢(cong) 、森林、農(nong) 田等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地域地貌的生態環境類型,監測要素為(wei) 近地表(離地麵1.5米)空氣中的氧含量,監測時次為(wei) 24小時連續監測。監測數據通過GPRS網絡實時傳(chuan) 輸至青海省氣象信息中心,覆蓋整個(ge) 青海省。
作為(wei) 地球上絕大部分生物賴以生存的物質,氧在生物地球化學循環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青藏高原是世界“第三極”,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空氣稀薄,生態環境極為(wei) 脆弱。
對於(yu) 區內(nei) 人口與(yu) 經濟係統來說,缺氧是極其重要的環境風險因子之一。缺氧環境嚴(yan) 重影響當地居民和外來遊客的生產(chan) 生活、旅遊觀光和家畜飼養(yang) 等活動。
因此,建立青海高原氧含量長期監測網絡和氧含量正常化監測運行業(ye) 務,采集氧含量及其相關(guan) 數據,研究其變化特點及影響因素,定量評估人口和家畜缺氧環境健康效應,研究氧含量時空格局動態變化規律,量化各影響因子貢獻率及人口與(yu) 家畜缺氧環境健康效應,認識青藏高原生物地球化學循環過程與(yu) 氧產(chan) 生機製,並定量評估其人口和家畜環境健康效應,可為(wei) 推動改善高原地區醫療條件,保障高原生態屏障安全,提高當地民眾(zhong) 生活質量和地方家畜飼養(yang) 能力,進而為(wei) 促進高原地區穩定繁榮發展提供重要的理論和現實依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2021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網公益基金西藏行啟動
11月9日,2021年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網公益基金西藏行活動在北京、拉薩兩個會場同步啟動。據介紹,今年活動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愛心直播,“益如繼網”傳遞愛心。 [詳細] -
立行立辦 高原牧區村推進普法教育落地落實
10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簽署第九十八號主席令,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並將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詳細] -
西藏自治區高原生物研究所舉辦公益兒童科普活動
近日,西藏自治區高原生物研究所黨支部聯合諾諾早期教育服務中心舉辦公益兒童科普活動,幫助孩子們開拓視野,了解大自然的規律,激發小朋友們大自然的探索欲望。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