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草原新牧民的直播間:讓更多的人享用天然食材
初冬時節,牛羊肉最為(wei) 肥美,或清燉、或紅燒,無論哪種做法,都會(hui) 令人有種立馬就想大快朵頤的衝(chong) 動。如何讓更多人享用到青海格爾木產(chan) 的草膘牛羊肉,郭勒木德鎮新牧民那木正通過網絡直播,向全國各地的朋友推銷這些純天然的食材。
布置直播間、調試後台、測試網絡……那木和他的團隊正在為(wei) 直播做最後的調試。為(wei) 了更精準地定位消費粉絲(si) ,團隊特意將直播時間定在每日下午1點至4點之間。
“家人們(men) ,這是我們(men) 格爾木的草膘犛牛肉,黃膘犛牛肉,它們(men) 喝的是昆侖(lun) 山的礦泉水,吃的是海拔3000米的高原牧草……”直播一開始,身穿蒙古族服飾的那木用詼諧的開場就引來許多粉絲(si) 的點讚。
隻見直播間裏,他一邊和網友互動,一邊結合格爾木蒙古族人文曆史、自然風情,詳細介紹自己牧場的牛、羊、犛牛的育種、養(yang) 殖、屠宰等環節。
作為(wei) 一個(ge) “90後”,那木跟許多牧區返鄉(xiang) 大學畢業(ye) 生一樣,經曆了城市與(yu) 牧區的“徘徊”。
那木說,“在城市工作和牧區生活之中,我選擇了後者,自主創業(ye) 售賣家鄉(xiang) 牛羊肉。麵對高速發展的互聯網經濟,創業(ye) 初期,我將售賣的牛羊肉放在了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裏。等高原草膘牛羊肉受到認可並積累了一定客源後,便搶準時機,將自己的‘那木牧場’轉戰到如火如荼的短視頻及直播行列。”
短短一個(ge) 月,那木通過短視頻和直播,逐漸打開了格爾木高原牛羊肉的銷路,通過網絡直播把高原牛羊肉賣到更遠的地方。
“客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購買(mai) 牛羊肉的部位,直播間下單,後台確定訂單後就會(hui) 現場分割、打包,短短四個(ge) 小時的直播就賣掉了七隻羊。”那木說。
“與(yu) 創業(ye) 初期微信朋友圈賣牛羊肉相比,‘直播帶貨’無形中增強了我與(yu) 消費者的信任度,‘麵對麵’介紹牛羊肉,‘麵對麵’講述格爾木的風土人情,不僅(jin) 拓寬了銷售渠道,也讓全國各地的人們(men) 從(cong) 短視頻裏看到格爾木的牛羊、格爾木的草原、格爾木的牧場。”那木說。
來自格爾木的新牧民那木,是一位淳樸的“90後”草原人,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來自格爾木牧民的淳樸與(yu) 率真。他告訴記者,“後期直播間有更大起色後,會(hui) 發動更多的牧民投身推廣家鄉(xiang) 牛羊肉的行列,讓消費者在品嚐天然綠色草原美味的同時,也讓當地牧民成為(wei) 真正的受益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2021年“京藏連心”愛心義診活動在拉薩舉行
北京第七批援藏醫療隊、拉薩市人民醫院、西藏北京商會、北京大學西藏校友會共同主辦的2021年“京藏連心”愛心係列義診在西藏拉薩市柳悟新區柳梧街道康樂社區居委會展開。 [詳細] -
雪域邊陲深山裏的求學故事
西藏自治區阿裏地區劄達縣楚魯鬆傑鄉,距離拉薩2000多公裏。3年前大雪封山的冬季,新華社記者曾在這裏蹲點調研半年。近日,記者再次走進這個邊陲小鄉,尋訪這裏發生的點滴變化。 [詳細] -
建好便民“小廁所” 做足惠民“大文章” —移動公廁為群眾帶來便利
小廁所,大民生。廁所關係著人民生活品質,展示著一座城市的精細化服務,更體現著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近年來,拉薩市公廁從收費改進為24小時免費開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