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那曲市索縣打好宣傳教育、建章立製、生態修複組合拳

發布時間:2021-11-25 14:15:00來源: 西藏日報

  水土流失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製約因素,水土資源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途徑。近年來,那曲市索縣多舉(ju) 措加強水土保持國策宣傳(chuan) 教育,建立健全配套製度,並結合實際以鄉(xiang) 鎮為(wei) 重點,積極推廣生態修複工程,取得了明顯成效。

  為(wei) 統籌推進水土保持工作,索縣組派水保工作人員和新時代文明實踐誌願者,開展水土保持國策宣傳(chuan) “六進”活動。在“六進”宣講過程中,水保工作人員和誌願者攜帶宣傳(chuan) 圖冊(ce) 和法律讀本,深入政府機關(guan) 、學校、村居、寺廟、工地、企業(ye) 等,在課堂、田間地頭和項目工地向廣大群眾(zhong) 講解水土保持知識,引導各族幹部群眾(zhong) 增強水土保持法治意識,促進群眾(zhong) 主動在生產(chan) 生活中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

  索縣在加大各族幹部群眾(zhong) 水土保持法律法規宣講教育的同時,積極向各類生產(chan) 建設單位講解水土流失帶來的危害和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義(yi) 務、責任,同時,教育引導相關(guan) 單位在生產(chan) 建設過程中做好水土流失防護,減少人為(wei) 水土流失;加大生產(chan) 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製力度,通過編製的水土保持方案來指導施工單位在建設過程中做好相應的水土保持防護措施,以此來減少人為(wei) 水土流失和加大生產(chan) 建設單位水土保持技術服務與(yu) 指導;做好區域水土資源的綜合利用和調配工作,並對建築棄渣的綜合利用及調配、棄土場的設置和表土的循環利用,做到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在監督管理方麵,全麵落實水土保持“三同時”製度,切實為(wei) 生態文明建設保駕護航。

  與(yu) 此同時,索縣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解決(jue) 水土流失問題,同時,召開專(zhuan) 題會(hui) 議,研究製訂工作計劃,為(wei) 全麵建成與(yu) 全縣經濟社會(hui) 發展相適應的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體(ti) 係和生態環境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 “十三五”時期,索縣水土流失治理重點以鄉(xiang) 鎮為(wei) 主,推進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積極推廣生態修複工程,有效提高水土流失生態綜合治理能力,取得顯著成效。2018年,共造林7578.45畝(mu) ,栽植苗木575116株。2018年重點區域生態公益林造林項目,該項目是索縣史上最龐大的一個(ge) 造林項目,總麵積為(wei) 2517畝(mu) ,總投資1486.3544萬(wan) 元,種植楊樹、柳樹、雲(yun) 杉、沙棘等共計206213株。同年,開展了消除“無樹村、無樹戶”工作,全縣完成118個(ge) 村、5522戶、24131人植樹128551株。榮布鎮、亞(ya) 拉鎮、加勤鄉(xiang) 等成活率達85%以上,江達鄉(xiang) 、熱瓦鄉(xiang) 成活率達75%以上。2018年,新一輪退耕還林項目涉及榮布、亞(ya) 拉、加勤等6個(ge) 鄉(xiang) 鎮、17個(ge) 行政村、21個(ge) 作業(ye) 區,造林麵積2919.45畝(mu) ,共栽植苗木240352株。2019年,開展了2018年森林撫育工程項目1萬(wan) 畝(mu) 。2020年,索縣自然資源局充分利用4月份索縣植樹造林的黃金時期,順利完成了年初預定的各項造林任務。

  索縣境內(nei) 大力開展了植樹造林活動,義(yi) 務植樹種植北京楊、新疆楊47000株,各鄉(xiang) 鎮積極踴躍參與(yu) 植樹造林活動。2021年,為(wei) 持續推進國土綠化,索縣向各鄉(xiang) 鎮、縣直各單位等發放了北京楊、藏川楊10200餘(yu) 株;對2018年生態公益林建設重點區域造林項目進行了補植補造,共計補植苗木1.6萬(wan) 餘(yu) 株,同時,對2018年退耕還林項目進行了補植補造,共計補植苗木1萬(wan) 餘(yu) 株。

  在水土保持生態修複工程中,2018年,實施了索縣若達鄉(xiang) 生態修複工程,治理麵積14.21平方公裏。依靠科技手段加強遙感監管,發揮部門聯動加強方案審批管理,有序提升了水土保持監督管理水平,並拓展水土保持國策宣傳(chuan) 範圍,營造了全民水保的良好氛圍。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