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阿裏地區穩步推進鄉村振興

發布時間:2021-12-01 09:15:00來源: 西藏商報


阿裏城區。記者 劉凡 攝

  近日,阿裏地區行署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今年以來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工作開展情況。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阿裏地區認真落實“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鄉(xiang) 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堅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優(you) 先發展、農(nong) 民主體(ti) 地位,不斷深化改革,提高資源配置的有效性,有效推動阿裏地區新發展階段“三農(nong) ”工作高質量發展。

  聚焦防止返貧

  幫助就業(ye) 增收

  今年以來,阿裏地區緊扣堅決(jue) 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任務,重點監測脫貧人口收支和“兩(liang) 不愁三保障”情況,不斷完善監測幫扶措施,建立防返貧“一清單四台賬”,明確監測範圍、對象、程序標準。建立“一對一”上下聯動聯絡機製、完善監測幫扶推進機製、推進監測體(ti) 係規範運行,做到“發現一戶、監測一戶、幫扶一戶、動態清零一戶”。

  在持續做好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監測幫扶的基礎上,阿裏地區對農(nong) 牧民進行全麵重新摸排,分層分類納入幫扶政策範圍,通過持續幫扶消除返貧致貧風險134戶463人。同時,阿裏地區還製發了麵向全體(ti) 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阿裏地區防止返貧監測預警自主申報谘詢卡》,切實建立完善了防止返貧監測預警機製。

  此外,阿裏地區建立了農(nong) 牧民外出務工信息台賬。據了解,今年以來,阿裏地區累計脫貧勞動力和邊緣易致貧人口外出務工4893人,其中,已脫貧勞動力外出務工4886人、邊緣易致貧人口外出務工7人。2021年應屆脫貧家庭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率達84.2%。同時,阿裏地區還開展農(nong) 牧民酒店服務培訓,充分利用阿裏地區各類企業(ye) 、經濟合作組織、扶貧產(chan) 業(ye) 及產(chan) 業(ye) 園區吸納農(nong) 牧民實現轉移就業(ye) 增加收入,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聚焦生態宜居

  完善基礎設施

  目前,阿裏地區7縣縣城空氣優(you) 良天數達到97%以上,主要河流、湖泊水質全部達到或優(you) 於(yu) Ⅲ類標準。實施國土綠化行動,鞏固消除“無樹戶、無樹村、無樹單位”成果。對鄉(xiang) 村基礎設施、產(chan) 業(ye) 建設等一並納入規劃統籌推進,村居村容村貌明顯改善。

  此外,阿裏地區完成30個(ge) 易地搬遷安置點、2101戶易地搬遷安置住房測量和不動產(chan) 登記發證工作。完成30個(ge) 易地搬遷安置點薄弱環節統計,25個(ge) 扶持項目全部列入“十四五”規劃。2021年落實易地搬遷後續扶持項目14個(ge) ,落實扶持資金5284.4萬(wan) 元,加快補齊易地搬遷安置點基礎設施、產(chan) 業(ye) 就業(ye) 短板。

  聚焦生活富裕

  增強民生福祉

  據了解,“十三五”以來,阿裏地區累計實現減貧6124戶23293人,7縣全部摘帽,139個(ge) 貧困村居全部退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3988元,是2015年的1.6倍,年均增長9.9%;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892元,是2015年的1.7倍,年均增長12.4%。近3年來1846名高校畢業(ye) 生實現就業(ye) 。

  同時,實施“拉薩辦高中、地區辦初中”的人才強地戰略,高中毛入學率由2015年的56.97%提升至2020年的91.93%,初中毛入學率由2015年的102.02%提升至2020年的111.81%,義(yi) 務教育鞏固率達85.7%,“5個(ge) 100%”目標全麵實現。“1+7”等級醫院創建穩步推進,“三個(ge) 一批”救治率達100%,免疫接種率達99.83%,孕產(chan) 婦住院分娩率達95.06%,包蟲病患者實現應治盡治。各險種參保總人數21.8萬(wan) 人次,五保老人有意願集中供養(yang) 率和孤兒(er) 收養(yang) 率均達100%。

  下一步,阿裏地區將繼續發揚脫貧攻堅精神,堅決(jue) 落實好黨(dang) 中央和區黨(dang) 委、地委的決(jue) 策部署,以起步就提速、開局就爭(zheng) 先的姿態,補短板、鍛長板,按照科學分類、精準施策的要求,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征程中展現新作為(wei) 、作出新貢獻。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