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近七成鄉村學校的教師、家長表示需要課後服務

發布時間:2021-12-03 14:07: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雙減”落地以來,各地開展了豐(feng) 富多樣的課後服務工作。課後服務解決(jue) 了許多家長的接送難題,也豐(feng) 富了孩子們(men) 的校園生活。但對於(yu) 一些鄉(xiang) 村學校而言,課後服務還可能存在課程資源不夠豐(feng) 富、師資欠缺等問題。

  鄉(xiang) 村學校的課後服務開展情況如何?在課後服務實施過程中遇到了什麽(me) 困難?近日,中國教育報微信公眾(zhong) 號開展了線上調查,共有4100多名網友參與(yu) 。結果顯示,近七成鄉(xiang) 村學校的教師、家長表示,鄉(xiang) 村學校需要課後服務,其中超四成表示非常需要。超六成鄉(xiang) 村學校的教師、家長表示,學校的課後服務參與(yu) 率在75%以上。

  “鄉(xiang) 村學校開展課後服務具有特殊性,不能一味複製城區學校的做法。”中國陶行知研究會(hui) 農(nong) 村教育實驗專(zhuan) 委會(hui) 理事長、四川省閬中市教育局原局長湯勇建議,鄉(xiang) 村學校開展課後服務要因地製宜、因校製宜。孩子是否參加,要充分征求家長意見,不能“一窩蜂”;在課後服務時間上,要根據孩子回家路途的遠近因人而異,宜長則長,宜短則短,不能在課後服務時間上搞“一刀切”。

  課後服務除了基礎托管外,關(guan) 鍵在於(yu) 學生素質提升。如今,很多城區學校的課後服務開設了豐(feng) 富多樣的社團課程,那麽(me) ,鄉(xiang) 村學校的開展情況如何?調查顯示,除了常規的作業(ye) 輔導答疑外,近六成的鄉(xiang) 村學校開設了素質拓展類課程,體(ti) 育和藝術是開設最多的種類。

  摔跤、花式籃球、古箏、書(shu) 法……位於(yu) 江西省武功山風景名勝區的麻田中心學校開設了19門課後服務特色課程。在校長朱誌輝看來,山區孩子普遍缺乏自信,培養(yang) 他們(men) 的藝體(ti) 特長,就能給他們(men) 人生更多出彩的機會(hui) ,對孩子身心健康發展至關(guan) 重要。

  調查顯示,在鄉(xiang) 村學校開設的素質拓展類課程中,結合鄉(xiang) 土資源開設的學校不足一半。“鄉(xiang) 村學校課後服務不需要追求‘高大上’,而是應該充分挖掘本地資源,將鄉(xiang) 土文化、民間藝術、民俗活動,作為(wei) 鄉(xiang) 土特色課程融入課後服務中去。”湯勇表示。

  海南省海口市靈山鎮中心小學挖掘本土傳(chuan) 統文化教師,將海南八音器樂(le) 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引入課後服務,開發了“八音基礎與(yu) 審美修養(yang) ”“八音技藝與(yu) 創新精神”“八音表演與(yu) 鄉(xiang) 土文化”等特色課程,深受學生們(men) 喜愛。

  湯勇認為(wei) ,可以把開展課後服務當作係統整理、挖掘鄉(xiang) 土文化的重要契機,讓孩子們(men) 在參與(yu) 這些具有濃鬱鄉(xiang) 土氣息的活動中留下鄉(xiang) 音,記住鄉(xiang) 愁,紮下鄉(xiang) 根,傳(chuan) 承和弘揚好鄉(xiang) 村文化。

  針對鄉(xiang) 村學校課後服務存在的問題,調查顯示,目前最大的短板是師資短缺。在鄉(xiang) 村學校音體(ti) 美教師結構性短缺的背景下,如何充實課後服務師資力量?

  湯勇認為(wei) ,對於(yu) 專(zhuan) 業(ye) 性比較強的民間藝術、民俗活動,如果學校教師難以勝任,完全可以從(cong) 民間聘請鄉(xiang) 賢藝人、能工巧匠、非遺傳(chuan) 承人,以及具有資質與(yu) 特長的社會(hui) 專(zhuan) 業(ye) 人員或誌願者,讓更多主體(ti) 參與(yu) 到課後服務中。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師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新翠建議,鄉(xiang) 村學校可引進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科技館等有關(guan) 力量,也可通過政府購買(mai) 服務等方式引進第三方專(zhuan) 業(ye) 力量。在引進社會(hui) 機構時需明確準入標準,應該由政府出台指導意見或者機構白名單供學校選用,加強對課程質量的監管,建立評估和退出機製。

  網友觀點

  @劉少華:冬春季節天黑得早,部分孩子家校距離遠,加之鄉(xiang) 村公路大都路窄無燈,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希望教育部門考慮季節性因素與(yu) 地方差異,不要對課後服務時間“一刀切”。

  @Alu:鄉(xiang) 村學校留守兒(er) 童偏多,課後音體(ti) 美教育對孩子們(men) 的成長至關(guan) 重要。孩子們(men) 也很盼望這些學習(xi) ,但硬件和師資是當前的最大困難。

  @陳少嶺:課後服務不能簡單理解為(wei) 放學以後的事,而應結合學校、社區、本地區或者較近地區的資源狀況,全麵培養(yang) 學生,共同培養(yang) 學生,讓教育成為(wei) 全社會(hui) 的大事。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