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進項目為青海三江源牧民提供健康福利
圖為(wei) 啟動儀(yi) 式現場。青海大學醫學部營養(yang) 健康促進中心 供圖
12月8日,由青海省格爾木市衛健委和青海大學醫學部、西安交通大學全球健康研究院、中國營養(yang) 學會(hui) 肥胖防控分會(hui) 和青海省營養(yang) 學會(hui) 聯合舉(ju) 辦的“2021年青海省格爾木市‘鄉(xiang) 村振興(xing) ·健康生活’健康促進項目”在格爾木市正式啟動,該項目將為(wei) 長江源區和黃河源區的搬遷牧民提供健康福利。
青海省營養(yang) 學會(hui) 理事長、青海大學醫學部營養(yang) 健康促進中心主任彭雯介紹,“鄉(xiang) 村振興(xing) ·健康生活”是一項政府主導、專(zhuan) 業(ye) 機構支持、學術界參與(yu) 、全民動員的全民健康促進活動。前期工作中,研究團隊發現,經曆快速城鎮化的當地農(nong) 牧民群體(ti) 中存在肥胖、慢性病高發的現象,而這些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如膳食的西方化、體(ti) 力活動的減少密切相關(guan) 。有限的受教育程度、欠佳的健康素養(yang) 成為(wei) 阻礙人群健康狀況提升的障礙。該項目希望通過多種手段,培養(yang) 牧民群體(ti) 的主動健康意識,提升健康素養(yang) ,進一步夯實“健康扶貧”項目成果,助力健康鄉(xiang) 村和健康中國建設。
圖為(wei) 醫務人員為(wei) 牧民進行檢查。青海大學醫學部營養(yang) 健康促進中心 供圖
該項目將通過健康調查、免費體(ti) 檢、可穿戴設備、移動健康等手段,給長江源村和昆侖(lun) 民族文化村的高原農(nong) 牧民帶來健康福利,促進慢性病的早預防、早篩查、早治療,同時探索適合農(nong) 牧民群體(ti) 的健康幹預手段。
長江源村和昆侖(lun) 民族文化村位於(yu) 青海省格爾木市郊,分別居住著長江源區和黃河源區的搬遷牧民。在生態移民、遊牧民定居、扶貧搬遷等政策引導下,越來越多的高原牧民過上了城鎮生活,衛生服務條件也明顯改善,鎮衛生院為(wei) 居民建立了健康檔案。然而,突然豐(feng) 沛的物質條件帶來了肥胖和慢性病的高發,而欠佳的健康素養(yang) 使得慢性病的防控成為(wei) 挑戰。
格爾木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張海東(dong) 說,格爾木獨特的自然地理條件,使得各類高原病和地方病多發,對於(yu) 各民族的健康教育以及健康促進顯得尤為(wei) 重要。該項目將深入推進國民營養(yang) 宣傳(chuan) 及合理膳食行動,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造福當地百姓。
“該項目符合國家重大需求,減少健康不均衡,減少重點人群中慢性病的發生,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也可能為(wei) 其他國家做出成功範例。”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全球健康研究院院長、慢病防控領域的知名專(zhuan) 家王友發指出,西安交通大學全球健康研究院團隊將積極參加該項目,提供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力和經費支持,促進項目的推進,共同打造人才培養(yang) 和創新實踐高地。
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慢病中心教授王麗(li) 敏表示,全國範圍內(nei) ,慢性病導致的死亡占所有死亡原因的近90%,目前西部及農(nong) 村居民正逐漸成為(wei) 肥胖和慢性病的高危人群。青海省和全國相比,目前慢性病的患病率不屬於(yu) 前列,但疾病的知曉、控製狀況不佳,吸煙流行,紅肉攝入多,蔬菜水果攝入不足。隨著經濟進一步發展,這些因素都將繼續助長慢性病的疾病負擔,期望這個(ge) 項目成為(wei) 西部高原地區健康工作中政府、專(zhuan) 業(ye) 機構、學術、社會(hui) 領域良好合作互動的典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中國首部《格薩爾神話研究》專著出版發行
據了解,《格薩爾神話研究》由完瑪加著作,目前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發行,這也是中國首部《格薩爾神話研究》專著出版發行。 [詳細] -
西藏傳統建築攝影實踐活動助力兒童美育教育
近日,西藏傳統建築攝影實踐活動在拉薩市八廓街古建大院禮賓府·八廓空間內開展,活動獲得了眾多小朋友們的歡迎及家長們的一致認可。[詳細] -
拉薩市總工會開展2021年助學救助金兌現活動
為切實解決困難職工實際生活問題,做好困難家庭常態化幫扶工作,12月7日,拉薩市總工會開展2021年助學救助金兌現活動,把黨和國家的溫暖送到困難職工手中。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