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我市兩處西藏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掛牌
圖為(wei) 在尼木縣革命烈士陵園舉(ju) 行的自治區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掛牌儀(yi) 式現場。 拉薩融媒記者 玉珠多傑攝
12月14日,新命名的自治區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尼木縣革命烈士陵園和林周農(nong) 場紅色遺址集中掛牌儀(yi) 式在尼木縣革命烈士陵園舉(ju) 行,尼木縣幹部群眾(zhong) 、公安幹警、學生等200餘(yu) 人參加掛牌儀(yi) 式。
儀(yi) 式宣讀了《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hui) 宣傳(chuan) 部關(guan) 於(yu) 新命名一批西藏自治區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的通知》,並分別向尼木縣委、林周縣委負責人頒授尼木縣革命烈士陵園、林周農(nong) 場紅色遺址自治區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牌匾。
據介紹,此次掛牌是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yi) 教育實施綱要》和區市黨(dang) 委的貫徹落實意見,持續深化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加強思想政治建設,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傳(chuan) 承優(you) 良革命傳(chuan) 統,推進我市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工作的一項重要舉(ju) 措。
“今天,我們(men) 在尼木縣舉(ju) 行自治區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集中掛牌儀(yi) 式,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是中華民族的精神高地,在黨(dang) 史學習(xi) 中發揮著重要的陣地作用。下一步,我們(men) 要繼續管理好、運用好、建設好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使其在群眾(zhong) 教育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市委宣傳(chuan) 部宣教科科長其美江才說。
尼木縣革命烈士陵園、林周農(nong) 場紅色遺址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承擔起弘揚愛國主義(yi) 精神、教育人民群眾(zhong) 的光榮使命,通過廣泛組織開展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yi) 教育和革命傳(chuan) 統教育,進一步激勵動員廣大黨(dang) 員幹部群眾(zhong) ,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為(wei) 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拉薩凝聚強大精神力量。“我們(men) 將進一步發揮引領作用,全力以赴講好紅色故事,強化宣傳(chuan) 教育功能,讓紅色基因在尼木熱土代代相傳(chuan) 。”尼木縣退役軍(jun) 人事務局局長平措說。
隨後,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參加掛牌儀(yi) 式的各界人士滿懷敬仰之心依次參觀尼木縣革命烈士陵園,大家肅立在烈士陵園內(nei) 向英勇犧牲的先烈們(men) 默哀致敬,認真聆聽革命先烈英勇事跡,瞻仰了烈士墓和圖片實物。大家紛紛表示,對以往的曆史事件有了更清晰的了解,更加敬仰革命英烈的無畏精神,會(hui) 加倍珍惜革命前輩用生命換來的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通過參觀烈士陵園,共同追憶緬懷為(wei) 革命事業(ye) 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我們(men) 從(cong) 他們(men) 身上汲取到奮發的力量,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將堅定理想信念,勇於(yu) 擔當,自覺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始終保持忠誠、幹淨、擔當的政治品格,為(wei) 尼木縣持續和諧穩定添磚加瓦。”尼木縣公安局幹警蔣程龍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兩路”精神紀念館正式掛牌西藏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據介紹,“兩路”精神紀念館展館麵積為500平方米,目前共有44塊展板、28個陳列櫃、80餘件展品,以及修築康藏、青藏公路紀錄片等視頻資料。[詳細] -
西藏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兩路”精神紀念館全新掛牌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區黨委宣傳部為持續深化黨史學習教育,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激發愛國熱情、提振精神力量。[詳細] -
一堂特殊的黨課
“兩路”精神紀念館是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近期命名的16家西藏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占地約500平方米,共有44塊展板、28個陳列櫃、80餘件展品,以及修築川藏、青藏公路紀錄片等視頻資料。[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