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高校教師“亞健康”問題不容小覷

發布時間:2021-12-16 15:06:00來源: 光明網

  “高校教師總體(ti) 生理健康狀態不容樂(le) 觀,且呈逐年加重趨勢;多重職業(ye) 負荷也對他們(men) 生理疾病檢出率產(chan) 生不同程度的顯著影響。”近日,在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hui) 高等教育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2021年年會(hui) 暨“十四五”期間高等教育強國建設專(zhuan) 題研討會(hui) 上,一項針對教師學術職業(ye) 負荷和健康狀況的調研課題負責人分享了他們(men) 的發現。

  高校教師,在人們(men) 的傳(chuan) 統印象中,工作穩定、時間自由、社會(hui) 認可度高,似乎是一項“理想的工作”。但是,如果你身邊有親(qin) 朋密友是高校教師,那麽(me) 這種認知很可能會(hui) 被顛覆。高校教師工作雖然穩定,但是科研和教學壓力巨大,特別是對青年教師來說,承擔大量給本科生、研究生的授課任務往往隻意味著完成基礎工作量,在此之外還得搞科研、發文章、申課題、出專(zhuan) 著,這些幾乎都成了高校教師考評的“標配”。在那些實施“非升即走”製度的高校,如果在聘期內(nei) 工作業(ye) 績不達標,別說“升”無可望,不“走”已屬僥(jiao) 幸。

  在種種有形無形壓力之下,高校教師隻能按照考核指揮棒,不斷壓縮個(ge) 人的“自由時間”。從(cong) 工作日授課之餘(yu) ,到周末,再到寒暑假,許多高校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為(wei) 避免轉崗而疲於(yu) 奔命是普遍現象,其中不少都在疲於(yu) 奔命的工作中犧牲健康。南方某省曾對高校教師健康狀況進行調研,結果表明該省高校教師隻有約10%處於(yu) 基本健康狀態,約20%處於(yu) 各種疾病狀態,在剩下70%屬亞(ya) 健康狀態的人群中,又約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屬重度亞(ya) 健康,即處於(yu) 疾病的邊緣狀態。

  與(yu) 一些純粹體(ti) 力勞動的從(cong) 業(ye) 者不同,高校教師既消耗腦力又需付出體(ti) 力,許多還承擔著“非升即走”的沉重工作壓力,由此帶來多方麵的健康隱患。一則調研顯示,由於(yu) 長期站立授課、熬夜搞科研等,許多教師患有不同程度的職業(ye) 病,其中慢性咽喉炎、靜脈曲張、痔瘡、頸椎病、呼吸道疾病、亞(ya) 健康成為(wei) 困擾教師的六大職業(ye) 疾病。

  在這些教師常見的職業(ye) 病之外,高校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也不容樂(le) 觀。一方麵,聘期考核的苛刻條件,對許多高校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來說,已經構成焦慮感的根源之一;另一方麵,近年來高校學生的抑鬱症等心理問題高發,本文開篇的調研就指出,研究生培養(yang) 與(yu) 高校教師亞(ya) 健康之間呈正比例相關(guan) 。在研究生培養(yang) 規模不斷擴大、研究生素質良莠不齊的大背景下,高校教師承擔著對研究生論文的指導壓力和連帶責任,加劇了這些高校教師的焦慮、敏感、憂鬱程度。

  人是發展的目的,健康是一切的前提。誠然,高校教師麵臨(lin) 的這種係統性壓力,是整個(ge) 高校學術生態環境使然,往大了說,也是一個(ge) 社會(hui) 進步和保持活力的需要,但這種壓力應當維持在一個(ge) 合理的限度,正如一根皮筋,抻長是目的,抻斷則是悲劇,這是發展的目的與(yu) 手段、原則與(yu) 方法、過程與(yu) 結果相統一的必須,也是高等教育頂層設計和高校考評製度安排需要慎重考量的地方。對高校教師個(ge) 人而言,更應該在埋頭拉車的同時偶爾仰望星空,這樣就不會(hui) 輕易迷失方向。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藍寶”誌願者關愛“小候鳥”

    今年以來,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基礎設施分公司的“藍寶”誌願隊先後組織40餘名誌願者到這所小學,為該校留守兒童和農民工隨遷子女送去關愛。[詳細]
  • 教育部:確保師生安全有序流動、健康平安過節

    16日記者從教育部獲悉,教育部印發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和高校紮實做好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工作。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和高校要在屬地統籌下,妥善做好學校寒假放假安排。[詳細]
  • 甘肅開放大學綜合改革進一步深化

    青海省印發《甘肅開放大學綜合改革方案》。《方案》旨在深化甘肅開放大學綜合改革,推動全省廣播電視大學體係整體轉型為開放大學,建設我省終身教育、在線教育、靈活教育、對外合作的重要平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