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專業人才 積極回報社會
助力脫貧攻堅,聚焦創新創業(ye) ,積極回報社會(hui) ……近年來,深圳職業(ye) 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深職院”)結合自身辦學特點,緊扣國家發展主題,在培育專(zhuan) 業(ye) 人才、服務企業(ye) 、回報社會(hui) 方麵作出了獨特的“深職貢獻”。
助力脫貧攻堅
為(wei) 助力脫貧攻堅,深職院曾先後對新疆喀什、廣西河池與(yu) 百色、雲(yun) 南昭通、貴州畢節、廣東(dong) 河源、江西吉安、西藏拉薩等地開展職業(ye) 教育東(dong) 西協作和精準幫扶。
近年來,深職院不斷敞開大門,麵向退役軍(jun) 人、下崗職工、農(nong) 民工和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等群體(ti) 進行專(zhuan) 門招生,讓一批又一批的貧苦學子、有誌青年掌握一技之長。
在河源市和平縣下澗村,深職院圍繞解決(jue) 該村農(nong) 產(chan) 品結構單一、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匱乏等突出問題,整合學科、市場、產(chan) 業(ye) 等方麵資源,大力發展綠色農(nong) 業(ye) 栽培技術,實現生產(chan) 、銷售及電子商務推廣的整體(ti) 設計和運營。“在深職院的幫助下,家門口的路修好了、綠道建起來了。村民有了技術,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更足了。”家裏曾是下澗村貧困戶的深職院畢業(ye) 生黃麗(li) 思說。
深職院從(cong) 2019年開始麵向雲(yun) 南省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招生,精心挑選了“計算機網絡技術”等實用性非常強的7個(ge) 專(zhuan) 業(ye) ,並派出專(zhuan) 門團隊到當地走村串戶,招生組跑遍了昭通的山鄉(xiang) ,確保“一人不漏、一分不少”,把相關(guan) 政策和補助落到實處。目前,深職院已麵向雲(yun) 南省建檔立卡家庭招生2批,2019年錄取1393人,其中昭通籍837人;2021年錄取585人,其中昭通籍341人。
來自昭通的唐雪梅就讀於(yu) 機電一體(ti) 化專(zhuan) 業(ye) ,她在家鄉(xiang) 務農(nong) 的父母為(wei) 了供唐雪梅和哥哥上學陷入貧困。深職院不但為(wei) 他們(men) 免除學雜費,還提供生活補貼和交通補貼。通過在深職院的學習(xi) ,唐雪梅具備了在智能生產(chan) 線工作的能力。如今,唐雪梅的目標就是畢業(ye) 後回雲(yun) 南當一名從(cong) 事職業(ye) 教育的教師。
聚焦創新創業(ye)
作為(wei) 國家“雙高”計劃A檔建設單位,深職院把創新型人才作為(wei) 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目標,專(zhuan) 門組建創新創業(ye) 學院,著力提升學生“技術創新”能力,推動社會(hui) 經濟由要素投入向技術創新驅動的跨越。
目前,深職院設立了百萬(wan) 創新基金和百萬(wan) 創業(ye) 基金,重點支持具有自主核心技術的項目,引導學生基於(yu) 創新開展創業(ye) 。校內(nei) 建立了5800平方米的學生創意創業(ye) 園,年均接納50個(ge) 學生創業(ye) 團隊經工商注冊(ce) 以獨立法人資格開展創業(ye) 實踐活動。學生自主創業(ye) 熱情高漲,應屆畢業(ye) 生創業(ye) 率達4.4%,畢業(ye) 三年內(nei) 創業(ye) 率更是高達12.7%。
學生群體(ti) 通過創新創業(ye) 實現增收,有助於(yu) 全社會(hui)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深職院雙創學院副院長黃偉(wei) 賢告訴記者,學院麵向全校開設“創新思維”公共基礎課程,培育學生的創新力。同時,通過微觀裝配實驗室和大學生創意園等平台與(yu) 載體(ti) ,幫助學生把創意轉化為(wei) 產(chan) 品。
過去,深職院的老師們(men) 往往忙於(yu) 發論文。如今,他們(men) 更多在忙於(yu) 啟發學生創新創業(ye) 。而校內(nei) 導師與(yu) 校外導師結合的製度,也促進了專(zhuan) 業(ye) 培養(yang) 與(yu) 社會(hui) 投資的對接,最終服務於(yu) 以學生為(wei) 主體(ti) 的雙創事業(ye) 。一些學生雙創團隊,與(yu) 故宮博物院等機構合作,打造出屬於(yu) 自己的文創IP。黃偉(wei) 賢表示,學校提供兩(liang) 年免租金的優(you) 惠政策,為(wei) 學生創新創業(ye) 提供基礎保障;孵化期間,學院更是提供全過程、全要素的孵化服務,讓學生們(men) 的創業(ye) 有資源、有方向、有鞭策,有陪伴;同時,通過三階段成長評估的動態跟進,激勵學生創業(ye) ,更好融入真實的市場競爭(zheng) 。學校已然成為(wei) “中小微企業(ye) 的搖籃”,每年逾300餘(yu) 所小微企業(ye) 從(cong) 這裏出發,源源不斷地為(wei) 社會(hui) 輸送創新動能。
匯聚力量回報社會(hui)
近5年,華為(wei) 、比亞(ya) 迪等14家企業(ye) 相繼參與(yu) 深圳職業(ye) 技術學院辦學,共同設立了14個(ge) 產(chan) 業(ye) 學院,為(wei) 職業(ye) 教育投入人、財、物。與(yu) 此同時,深職院基金會(hui) 積極與(yu) 各類公益基金會(hui) 、慈善組織、愛心企業(ye) 合作,設立“公益金百萬(wan) 行·深職院助學金”“創想實踐教學基金”“聯通獎學金”等多項有特色的獎助學金。學校收到各類捐贈項目共計64項,累計捐贈金額1421.32萬(wan) 元,發放獎助學金共計574萬(wan) 餘(yu) 元,受助學生3527名。
“首屆百名中國高等職業(ye) 教育之星”深圳唯一獲獎者文雪斐,是深職院2000級汽車電子專(zhuan) 業(ye) 畢業(ye) 生,現任深圳市匯職機動車駕駛培訓有限公司董事長,也是深職院校友總會(hui) 會(hui) 長。他表示,自己的創業(ye) 之路,得到了母校很多支持。文雪斐說:“從(cong) 一點一滴的小事開始慢慢幫,有時不需要太多的語言。”如今,校友總會(hui) 除了帶動校友們(men) 每年對唐氏綜合征患兒(er) 等進行慈善捐助外,還不斷盤活校友資源,為(wei) 深圳市乃至廣東(dong) 省內(nei) 外的公益慈善事業(ye) 作貢獻。
除了為(wei) 企業(ye) 提供回饋社會(hui) 的平台,學校還發揮高職院校的培訓優(you) 勢,及時為(wei) 珠三角技能人才加油充電。為(wei) 鼓勵已經走向社會(hui) 的學生繼續學習(xi) ,深職院開展大學生“回爐”教育服務,近三年學校完成職業(ye) 技能鑒定與(yu) 職業(ye) 資格認證等各類考試42萬(wan) 人次,近6000名繼續教育大專(zhuan) 課程班畢業(ye) 生回校學習(xi) 培訓專(zhuan) 項技能。體(ti) 現出“學校”“企業(ye) ”“勞動者”對接的良性循環,也實現了“產(chan) 學研用”一體(ti) 化發展。目前,學校已累計培養(yang) 技術工人15萬(wan) 餘(yu) 名。
深職院黨(dang) 委書(shu) 記楊欣斌說,學校為(wei) 畢業(ye) 生提供全方位的技能培訓,讓勞動者們(men) 通過技能實現增收,就是要從(cong) 深層次體(ti) 現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的價(jia) 值分配導向。今後,深職院將繼續幫扶困難群體(ti) 、創新辦學舉(ju) 措、匯聚各方力量,提高經濟增長的就業(ye) 帶動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學黨史 辦實事 求實效
在“三區”人才計劃項目的支持下,農科所和畜牧所聯合在農科所駐點村拉孜縣拉孜鎮夏雜村開展技術培訓、結對幫扶等,切實為民辦實事。在收割季,農科所“三區”科技人員為夏雜村送去了37台側掛式收割機,並就收割機如何使用進行了...[詳細] -
西藏自治區藏醫藥管理局舉辦全區藏醫藥標準化、科技骨幹培訓
來自西藏藏醫藥大學、全區各藏醫醫療機構、部分職業技術學校、部分藏藥生產企業及民營藏醫院的藏醫藥科研技術骨幹共計50餘人參加此次培訓。[詳細] -
青海2022年度校園引才係列活動動員部署會召開
會議指出,開展校園引才係列活動,是落實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破解我省人才匱乏難題、優化人才結構的重要舉措。會議強調,要清醒認識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校園引才工作麵臨的挑戰和機遇。[詳細]